一個朋友問我:「在中小學,能評上副高職稱的教師,一般是處於哪個年齡段的教師?」我對他說:能否評上高級職稱,和年齡並非完全掛鈎,但和高級職稱的名額、個人的「人脈資源」和業務能力等方面是息息相關的。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小學教師職稱的級別:三級教師,處於職稱鄙視鏈的最底端;二級教師(以前叫小學一級教師),因一級職稱評聘名額的限制,很多人到中年的老師多年掙扎在初級線上;一級教師(以前叫小學高級教師),一所偏向老齡化的學校,遍地都是這種款式的教師;副高(以前叫小中高,或者叫小學中學高級教師)職稱,在中學並不鮮見,但在小學階段算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正高級教師,能夠評上這種職稱的老師,哪個不是「師中龍鳳」?
據我了解,2018年,我們福建地區正高級教師職稱的名額只有91個——整個福建省只有這麼幾個名額,基層學校(特別是農村基層學校)又有幾個人會有這樣的殊榮?在大部分中小學,教師職稱的極限是副高。
那位朋友所說的「高級教師」,就是中小學職稱中的副高,畢竟正高對於很多中小學教師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當然,要評上副高的難度也不容小覷:據我所知,我們鎮的19所小學的六百多名老師中,已經評上副高職稱的老師不到10個人。
如果你處於一個有著大量高級職稱(副高)名額的地區任教,那麼只要你的業務素質(寫論文、搞課題、搞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不差,想要評上高級職稱,或許不惑之年,或許知天命之年都就可以評上。也就是說,佔據高級職稱評聘的「天時」(生若逢辰,同時評聘高級職稱的時機剛好)、「地利」(身處海量高級職稱名額的學校)、「人和」(和職稱評聘的相關人員和睦相處),那麼一般情況下,在你40-50歲的時候很可能就可以評上高級職稱(副高)。
同樣,如同你只懂得「低頭趕路」埋頭教書而不懂得「抬頭看路」多整一些職稱評聘的「硬體」,比如省級論文、縣區級公開課之類的,那麼就算職稱的名額擺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夠拿到手。當然,如果你們學校沒有高級職稱的指標,那麼哪怕你耗盡「洪荒之力」也不一定能評上高級(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