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性肌肉酸痛丨為何隨著健身年限的增長,酸痛感變得越來越小?

2020-12-21 小方愛舉鐵

延遲性肌肉酸痛,相信剛接觸健身的你一定忘不了這種感覺,練後第二天的肌肉酸痛感甚至生活難以自理,但這種酸爽總是讓人慾罷不能,很多人也把這種延遲性的肌肉酸痛感作為健身訓練後有效的評斷標準。

無酸痛,就代表著健身效果不佳嗎?肌肉就不增長嗎?為什麼你會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的情況?這和你的訓練效果有什麼樣的關係?為什麼隨著你健身年限的增長,這種延遲性肌肉酸痛感變得越來越弱呢?

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你想要了解的,如果你現在還把延遲性肌肉酸痛感作為評判健身是否有效的標準,那或許這篇文章會改變你的看法。

什麼是延遲性肌肉酸痛?

簡單來說當你接觸健身訓練後,在訓練後的6-8小時肌肉會有一種持續性的酸痛感,這種酸痛感會在24-72小時內達到頂峰。持續的時間通常是在7天以內,如果超過了7天那你需要考慮是否是傷病的可能。

關於延遲性肌肉酸痛產生的原理有很多種說法,有的人認為是肌肉痙攣,有的人認為是肌肉炎症的表現,或許又是代謝廢物堆積在肌肉內暫時無法排出等等。

其實對於健身者而言我想更多的會去相信這是肌肉纖維撕裂損傷的表現,是肌肉撕裂後在修復損傷生長。這也正是很多人會去把延遲性肌肉酸痛當作訓練是否有效的標準原因。

肌肉增長的原理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要先了解下肌肉增長的原理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肌纖維損傷,肌肉纖維損傷的確佔其中之一;

二就是你訓練時肌肉所承受的張力,你肌肉推起重量時產生的機械張力,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訓練;

三是代謝壓力,也就是營養補充。

關於肌纖維損傷這一點,你還需要了解一個概念——超量恢復。

簡單來說當你肌肉受到一定刺激訓練之後,你的肌纖維損傷,然後你的身體得到及時的營養補充,就會有一個超量恢復,這樣會更容易讓你的肌肉得到生長,尤其是在健身初期。

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延遲性肌肉酸痛是判斷訓練是否有效標準:當訓練過後產生的肌肉酸痛,是因為肌肉受到了機械張力,讓你的肌纖維損傷,引發了酸痛感,然後這種酸痛感的消失是因為你營養補充,恢復休息,讓肌肉得到的超量恢復。

是不是感覺這樣很符合邏輯?其實我個人也認可延遲性肌肉酸痛,是因為肌纖維損傷,但是很多人把肌肉酸痛太過於神話了,認為無酸痛訓練就無效,太多人以偏概全,只把訓練後的肌肉酸痛當作肌肉生長訓練有效的必要條件。

但是你不要忘記了,肌纖維損傷只不過是你肌肉生長的條件之一,並不是全部,你要考慮的更多,比如:訓練方式,營養補充,休息恢復等等。

要知道酸痛感的持續和你身體的恢復有很大聯繫,你可能營養補充不到位,恢復不到位,這種酸痛會持續很長時間,但你缺少休息,營養,你的肌肉就可以得到生長嗎?答案是否定的。

從訓練實際情況出發,延遲性肌肉酸痛還和你的訓練方式,訓練強度,訓練形式有關,比如:當你長時間不鍛鍊,突然一鍛鍊,那這種酸痛感就會很強烈!從大重量長間歇換成中低重量低間歇等等也會讓你酸痛感強烈。

這可能更多是因為身體無法適應你現在的訓練刺激,也並不是代表著你肌肉增長,甚至是訓練有效。

如果判斷你訓練是否有效,我想延遲性肌肉酸痛感這一點太過於片面,更多的還是要靠效果說話,比如這一段時間你訓練能力是否有提高?能不能用更重的重量完成更多次數?體重是否增長,肌肉圍度是否變大等,長期規劃下來才是正確的,不要因小失大。

再來說一說隨著你訓練年限的增長,延遲性肌肉酸痛感會越來越小,甚至沒有,這是為什麼?

肌纖維損傷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和肌纖維損傷有關,上面說過,肌肉酸痛是因為肌肉纖維損傷帶來的,隨著你健身時間的增長,只要你是系統的訓練,那你肌肉的增加量是會逐年遞減的,這很正常,每個訓練者都有這樣的情況。

健身年限的增長,增加肌肉量會一年比一年少,那自然訓練後產生的肌肉纖維損傷和你一開始是不能相比較的,那延遲性肌肉酸痛的減少也是合理的。

當然還要考慮你的訓練量,適應性,還有一個就是離心收縮,有研究表明離心收縮可以製造更多的肌肉酸痛,我們一個一個的來講一下。

訓練量如果你的訓練量,訓練強度長時間保持同一種的話,那肌肉酸痛越變越小也是正常的,你不可能長時間保持同一個訓練量,都會有延遲性肌肉酸痛感的存在。

但是你去增加訓練量訓練強度,那就不一樣了,比如你去增加你組數,次數,重量,從原有的10組增加到20組,原有次數8-12次,增加到20多次等。

增加訓練量的確可以給你帶來更多的延遲性肌肉酸痛,但是你試想一下到了你目前的訓練年限,肌肉增長已經變得很困難了,再去增加這些訓練量除了肌肉酸痛,真的能讓你肌肉再次得到有效的增長嗎?

或許可能會有取決於你現在的狀態,但是我想你可能更多的會面臨恢復不足,影響到你下次的訓練狀態和訓練質量,可能突然的增加訓練量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如果你想讓肌肉增長那麼這個訓練量增加一定是:逐漸的增加循序漸進的增加整體的訓練量。

最簡單訓練量的增加就是持續加重,而且這個加重的量每次也不會很大,加上你訓練適應性的提高,慢慢的這種延遲性肌肉酸痛感也會變得越來越少。

訓練的適應性這點顧名思義也很好理解,就是你長時間持續一種訓練方式,那你的身體就會去適應這種訓練方式,當身體適應了這種方式之後,那延遲性肌肉酸痛感自然就會降低。

如果你換了一種訓練方式,比如:縮短間歇,增加次數,增加重量,突然的慢跑變成快跑,那你訓練後延遲性肌肉酸痛就會變強。

但是對於增長肌肉為目標的健身訓練者,一般是不會頻繁的更換訓練方式的,一種訓練方式往往會持續幾個月,那持續的這段時間內,你身體的適應性是會增加,自然延遲性肌肉酸痛的感覺就會減少。

另外還要再說一下訓練年限,隨著你健身時間增加,即使是切換了訓練方式,新的訓練模式也一樣會很快被適應,因為本身你對肌肉刺激基本上圍繞增肌訓練方式就是那幾種,你健身年限的增長身體適應性也會在增長,那慢慢的肌肉酸痛感也會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是沒有。

離心收縮更多的注重動作離心下放重量的階段,那對延遲性肌肉酸痛感的製造會更有利,而且離心收縮相比於向心收縮對肌肉有更多刺激,效果會更好。

離心收縮簡單理解就是下放重量的階段,平常訓練如果你有控制下放階段的習慣,那在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必要去刻意的增加離心收縮的時間,並不是下放的越慢越好,如果你每一個動作都去刻意放慢下放的時間,即使你會得到明顯延遲性肌肉酸痛感,但這個持續時間並不會很長,因為隨著適應性提高這種酸痛感也會慢慢消失,你可能想我再去放慢下放的時間不就好了,酸痛感不又強烈了。

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你想一下隨著你下放時間的增加,那必然你訓練使用的重量也會明顯的下降,無疑是減少你的強度;或許你又會去增加重量減少時間,那對神經系統的效率恢復也會有影響,影響到你接下來的訓練。

這樣操作的話想必你更多的是為了追求練後的酸痛感,而不是去關注你的肌肉是否在進步,本末倒置的做法,再者說了像一些增力訓練,爆發力訓練他們根本不在乎肌肉是否有酸痛感,他們的訓練也會讓肌肉得到一定的生長。

並不是沒有延遲性肌肉酸痛就代表著你訓練不到位,肌肉沒有增長,沒有進步。

總結:

對於延遲性肌肉酸痛感我更建議你平常心去看待,在健身初期出現為了追求心理滿足感和安全感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已經練了很久還在糾結有無延遲酸痛感,那我想真的就沒有必要了。

你可能會因為過度去追求這種延遲性肌肉酸痛感,不斷的去變化新的訓練形式,導致身體不斷適應新的東西,有些形式還可能是不利於肌肉增長的,進而導致你進步停滯。

其實對於你執行的訓練計劃來說,只要你可以這段時間內持續性的加重,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這個計劃就是有效的,你需要對這個計劃有足夠耐心,有無酸痛感並不重要。

延遲性肌肉酸痛感也不是不好,只不過你不需要刻意的去追求,我更建議把重心放在訓練,營養補充,以及休息上,做好這些酸痛感也會大大減輕,肌肉也會得到更好的進步。

小方愛舉鐵!每天分享健身知識,助你練就好身材!歡迎關注,謝謝大家!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什麼延遲性肌肉酸痛?肌肉酸疼,代表肌肉在生長嗎?
    今天想來跟大家聊聊的是:延遲性肌肉酸痛。 很多剛開始健身的小夥伴,相信感觸會比較深吧。尤其在健身那天,如果我們練的是腿,練完之後不會有很大的酸疼反應。但是,疼痛感會在當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就開始襲來。筆者最深的感受是今天練完腿,第二天都是不想下床的。
  • 延遲性肌肉酸痛找上了我
    原創 談萌萌、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延遲性肌肉酸痛找上了我疫情期間,大部分人都宅在家裡,戶外運動或去健身房鍛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在如今新冠病毒肆虐的情況下,運動更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當延遲性肌肉酸痛時該怎麼吃才能緩解
    當你熱衷於健身或是各項運動的隔天,都會體會到肌肉所帶來的酸痛感,這個酸痛感有個專有名稱叫延遲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of muscle
  • 健身後第2天肌肉不酸痛等於白練?你可能高估了肌肉酸痛的價值!
    隨著健身經驗的積累,這種訓練後的肌肉酸痛感也會隨之減輕,有時候還會變得連自己都捉摸不透。那麼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運動後會出現肌肉酸痛的現象?它和增肌有沒有必然的聯繫?以及如何緩解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 明白延遲性肌肉酸痛+正確的RB選擇=虐腿成功
    一般正常情況來講練腿到位至少會疼三天(第一次練腿或者長時間不練腿突然開練的疼的時間會更長)至於為什麼會持續的感覺到酸疼,講的專業點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一般這種酸痛感會在24-72小時裡達到感知巔峰,然後就會逐漸緩解至消失。而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5-7天。一、在延遲性肌肉酸痛的過程中我們是否還能鍛鍊目標肌群?
  • 肌肉酸痛,就真的要等到酸痛消失了才能健身訓練嗎?
    健身圈流行著「沒有疼痛,就沒有收穫」這麼一句話,很多人覺得,我練夠多夠努力,肌肉才會增長,於是一周7天都往健身房跑,一般訓練後的1-2天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這是每個健身玩家都會經歷的,有時疼痛持續三五天,有時能夠持續一周,特別是長期缺乏鍛鍊的人。
  • 騎車後肌肉酸痛未必是乳酸堆積!還有可能是延遲性肌肉酸痛!
    運動後的酸痛分為乳酸堆積造成的酸痛和延遲性肌肉酸痛兩種延遲性肌肉酸痛  延遲性肌肉酸痛會發生在運動後的24小時之後。延遲性肌肉酸痛發生在運動的隔天,但是也有方法避免和緩解疼痛。按摩要從遠離心臟的部位開始進行,即從腳、大腿到腰部,從手、小臂、上臂到胸部,也可以與同伴互相按摩。  延遲性肌肉酸痛:劇烈運動後前三天,輕柔的按摩肌肉。不要安排強有力的按摩,只是溫柔的輕撫法按摩或輕滾棒,這個時候的肌肉沒有完全恢復不能折騰。賽後4天之後可以安排強有力的按摩,這樣能讓僵硬的肌肉可以快速的放鬆。
  • 延遲性肌肉酸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原創 陳正權、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延遲性肌肉酸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你是否在運動後會出現肌肉酸痛的表現?這種酸痛是否往往在剛鍛鍊後不明顯,在運動過後一兩天才出現?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延遲性肌肉酸痛。
  • 肌肉酸痛代表著肌肉增長嗎?並不!肌肉增長是遵循這些原則
    肌肉酸痛意味著肌肉在增長嗎?或許很多小夥伴認為這個是對的,甚至還會把肌肉酸痛當做肌肉增長的指標,不酸痛就代表的沒有效果。其實這個是錯誤的,肌肉酸痛感只不過你在訓練中肌肉對外力產生的應激反應。這其實也是我們身體的一個保護機制,防止你訓練過度,對肌肉造成損傷。2.延遲性肌肉酸痛這種酸痛通常出現在訓練後的1-2天,持續酸痛的時間比較長2-7天都是有可能的。
  • 健身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延遲性酸痛?這種痛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延遲性酸痛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運動員,從事不適當的運動負荷或大負荷運動,運動停止後24-72小時,肌肉都出現有不同程度的酸痛,還會伴隨著僵硬、腫脹和肌力下降的情況。肌肉酸痛不會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立即發生,而是在運動後24小時逐漸增加,因此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延遲疼痛通常持續1-4天,5-7天後消失。
  • 好奇心日報 | 運動完,肌肉越酸痛表示練到位?不酸痛反而不正常?
    2 延遲性肌肉酸痛觀點認為:訓練時肌纖維損傷,刺激了痛覺神經,以及肌纖維損傷引起的輕微炎症產生的。訓練完的隔天全身肌肉酸痛是這個原因。練肌肉的原理是先通過負重訓練撕裂肌纖維,然後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讓肌肉修複合成,超量恢復以達到肌肉增大的目的。輕微的延遲性肌肉酸痛在24-48小時內就可復原,嚴重者則超過72小時才能復原。這是運動後酸痛的真正原因。
  • 肌肉酸痛才代表是訓練到位了嗎?健身後肌肉不酸痛是否沒有效果?
    一.很多人喜歡用肌肉酸痛程度來衡量訓練效果在我健身的這些時間裡,經常聽到一些人說:「今天身上怎麼一點都不疼,肯定是昨天沒有練到位。」肌肉酸疼,就表示鍛鍊到位,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很多人都這麼認為。2.導致肌肉酸痛的成因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也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希望出現的情況,那就是訓練後第二天,甚至是好幾天持續出現的酸疼,這種酸疼產生的原因是訓練時,由於肌肉的離心收縮引起肌纖維輕微的撕裂,所以會產生酸疼感,一般第二天才會出現,並且會維持1-5天不等的時間,在肌肉完成自我修復之後就會消失
  • 闢謠:運動後延遲性酸酸痛,是乳酸堆積?別鬧,兩者之間沒關係的
    相信很多健身的朋友都有過健身後第二天渾身酸痛的感覺,這種疼痛甚至會持續2~3天之久才能徹底消失,我們將這種酸痛叫做延遲性酸痛。很多人認為這種酸痛是由於乳酸堆積所帶來的!實際上這種酸痛還真跟乳酸沒什麼關係,今天我就先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什麼是延遲性酸痛,過兩天再與大家分享乳酸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大家正確認識運動後的酸痛。什麼是延遲性酸痛延遲性肌肉酸痛的英文名字叫做DOMS,主要指人體在突然進行身體不適應的大強度運動之後,身體出現持續一段時間的肌肉酸痛現象。
  • 一運動就會延遲性肌肉酸痛?4個妙招緩解疼痛,讓運動更輕鬆!
    喜歡健身的人,一定有過肌肉酸痛的經歷,為了追求完美身材,我們通常都會做一些激烈的阻力訓練,做完當天是非常爽,但是隔天就會開始全身酸痛,動一下都得「吭吭唧唧」半天,其實,這主要是延遲性肌肉酸痛導致的。延遲性肌肉酸痛在我們做阻力訓練或者幹了一些重活後,都會出現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它是一種運動之後的24-48小時出現肌肉疼痛或者全身不適的現象,通常持續時間不會太久,也就2-3天左右,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身體不習慣突然的訓練強度,造成了肌肉纖維在運動中出現了細微的拉傷損傷,也正是因為這些損傷,
  • 健身後第二天肌肉酸痛怎麼辦?
    急性肌肉酸痛(AMS):是指運動後幾個小時內就會消失的肌肉酸痛,如果超過這個時間那就會使肌肉纖維損傷,一般會在運動後的一兩天達到酸痛的頂峰。不過這也是正常現象,正常肌肉纖維損傷後會自行修復,然後此時再補充蛋白等營養,提供修復的能量,也促進了肌肉的增長。
  • 為什麼運動後肌肉會酸痛?若你是初級健身人群,它的出現無疑了
    由於化學物質在肌肉中堆積,肌肉力量也會越來越低,從而產生酸痛感,但這種酸痛感持續時間時間並不長,可在休息後的幾分鐘內消失。然而,在運動後的8小時左右,另一種不可描述的酸痛又會找上自己,這種酸痛感並不是過於強烈,但的確影響到了自身活動,讓人畏懼下一次運動。
  • 一頓猛練後,肌肉不疼就代表肌肉不長?是時候正視肌肉酸痛了!
    更多人是把這種延遲性肌肉酸痛當成了一種增肌標準,以至於某一天訓練後肌肉沒有這種酸痛的感覺,就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沒有練到位,反而會自責不已。那麼延遲性的肌肉酸痛真的能夠決定我們是否練到位了嗎?或者是否能夠當成我們增肌的標準呢?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健身:肌肉酸痛時可以重訓嗎?
    肌肉酸痛,如前幾篇文章所述,有時在重量訓練後會出現DOMS(延遲性肌肉酸痛)。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部分,你可以看到以前的文章: 延遲性肌肉酸痛 所以我們可以在肌肉酸痛的時候繼續訓練嗎?或者我們可以繼續訓練直到身體完全恢復?直接再訓練會影響肌肉生長嗎?
  • 肌肉酸痛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健身?
    相信在座的各位健身愛好者都經歷過,剛開始鍛鍊的時候或者有段時間沒去健身然後再去健身,你們會發現肌肉會特別酸痛,一按就特別疼,這種酸痛一般都是鍛鍊後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一般我們把它稱作為:延遲性肌肉酸痛。 至於它是如何形成的,健身界比較公認的說法是,當我們在做離心運動的時候,肌肉被拉長,然後導致肌纖維撕裂, 肌肉或者產生了一種炎症,所以我們會感到疼痛。
  • 擼鐵伴隨的肌肉酸痛你懂多少?學會這個小訣竅讓你輕鬆恢復
    我敢保證,每一個擼鐵的小夥伴都會伴隨著肌肉酸痛來成長,但是肌肉酸痛又可以分為肌肉延遲性酸痛和肌肉拉傷。我想肌肉拉傷這麼明顯的症狀就不用我多少了,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肌肉酸痛的有關知識,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