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圈流行著「沒有疼痛,就沒有收穫」這麼一句話,很多人覺得,我練夠多夠努力,肌肉才會增長,於是一周7天都往健身房跑,一般訓練後的1-2天都會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這是每個健身玩家都會經歷的,有時疼痛持續三五天,有時能夠持續一周,特別是長期缺乏鍛鍊的人。
首先要清楚肌肉的增長是在休息的過程中進行的,並不是在訓練的過程中進行,但是肌肉酸痛的時候還可以繼續訓練嗎?會不會影響訓練效果和肌肉增長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那麼接下來玲龍給大家一 一解答。
一. 為什麼會出現肌肉酸痛?
其實讓你痛不欲生的酸痛感是肌肉造成的,簡單來說,肌肉酸痛是因為肌肉在運動時 "受傷",一種非常微量的撕裂傷,而肌肉的酸痛分為2種,1種是訓練過程中產生的肌肉酸痛,1種是訓練後出現的延遲性肌肉酸痛。
1.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結束後立刻就產生的肌肉酸痛
進行力量訓練,也就是無氧訓練時,肌細胞無氧呼吸,糖酵解的過程中產生乳酸,乳酸會影響血液的流通,讓痛覺神經末梢受到壓迫,從而產生酸痛感。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在訓練後1-4個小時就會緩解消失。
2.導致肌肉酸痛的成因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
也就是很多人心心念念,希望出現的情況,那就是訓練後第二天,甚至是好幾天持續出現的酸疼,這種酸疼產生的願意是訓練時,由於肌肉的離心收縮引起肌纖維輕微的撕裂,所以會產生酸疼感,一般第二天才會出現,並且會維持1-5天不等的時間,在肌肉完成自我修復之後就會消失。
遲性肌肉酸痛出現的原因是肌纖維輕微的撕裂導致的,纖維輕微的撕裂會讓肌肉超量恢復,這樣才實現了肌肉的增長,但不能以訓練後肌肉的酸痛感程度來衡量訓練的效果,這個是沒有太大的關聯的,具體可以看我上一篇叫《肌肉酸痛才代表是訓練到位了嗎?健身後肌肉不酸痛是否沒有效果?》的文章,裡面有針對這方面的介紹。
二.容易產生肌肉酸痛的情況
1.缺乏運動的人
這類人最容易出現運動後肌肉酸痛的情況,由於長期沒有鍛鍊,偶爾的一次運動過後,往往都會出現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所以我們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2. 訓練加大了原有強度或者加入例如新的動作
由於漸進式的加大負荷、加大強度的力量鍛鍊,延遲期內就會出現肌肉酸疼。或者是加入了新的訓練動作,這些變化都會打破身體原有的舒適圈,讓身體被迫接受「不舒服」的訓練方法,一般在訓練之後,肌肉酸痛的程度會以以往更強一些。
3. 停訓了一段時間的人
比如說你之前每周都練一次背,突然中斷了一周,那麼2周後再練背,練完後第二天就會感覺比較酸痛了。有時候我想去按摩背的話會特意停練1周背部。
三.酸痛還可以訓練嗎?
1.可以練:不要練還酸痛的肌肉就可以了,比如說我昨天練完背,背部肌肉酸痛,那麼今天我就練胸。
2.不可以練:如果你酸痛的肌肉會影響到你之後的訓練,就建議休息好再練。比如說我昨天練完背,背部肌肉酸痛,那麼我今天和明天就不要練背了;再比如我背部肌肉很酸痛,直接影響到練肩部的坐姿推舉,那也是建議休息好了再練。
也就是說,你肌肉的酸痛不影響你練其他部位的前提下,就可以練,如果影響很大,就不要練。
四. 如何加速酸痛的消失
1.飲食補充充足的營養
人們常說:「3分練,7分吃」,可見飲食對健身是多麼重要。要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肌肉的超量恢復需要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是刺激肌蛋白的合成,而且還能阻斷蛋白質的分解,這樣就更有利於肌纖維的修復與生長。
2.睡眠
訓練到位,營養攝入充足,睡不夠也是白搭。肌肉的超量恢復是在睡眠的過程中進行的,不是在訓練的時候和飲食的時候進行的,保證每天7-9小時的睡眠時間,才有利於肌肉的生長,不要熬夜,這樣子肌肉恢復得快,肌肉酸痛的時間也就會縮短很多。
3.拉伸
對酸痛的肌肉進行拉伸牽引,可以緩解肌肉的酸痛感,讓肌肉不會那麼的僵硬。
4.按摩
找人按摩,用筋膜槍,泡沫軸對酸痛的肌肉進行按摩,也是一個很舒服,很好的緩解肌肉酸痛的手段。
5.泡熱水澡
加速肌肉的血液循環,讓肌肉放鬆。
這期的介紹就到這裡,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內容等著大家!
我是玲龍,一個接地氣的健身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