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糰子
By 咩頭腦和兔高興
清明掃墓總是要買幾隻青糰子的,今年弄到了艾草粉就決定自己做。上周做了幾次試驗,經過多次的調整和深入研究。例如水溫度和含水比例對延緩糯米變硬問題,以及糯米粉與粘米粉的配比調整使口感不能太Q也不能太粉等等。最終得出此方,家人表示滿意。
原料:水磨糯米粉、粘米粉、澄粉、艾草粉、熱水、紅豆沙。
做法步驟:
第1步、水磨糯米粉206克,粘米粉35克,澄粉35克,全部混合。材料中糯米粉與粘米粉比例可微調,糯米粉多則口感軟粘,粘米粉多則Q彈。
第2步、先將320克豆沙分成8份,加入豬油丁(沒有個不加),揉成每個約40克的圓球備用。建議自製豆沙較硬實容易包,如購買市售豆沙太稀軟,可以先大致切分成小團用保鮮膜分別包起,入冰箱速凍至硬。
第3步、將艾草粉放入碗內,用量可以按個人喜好增減,顏色與香味會有所不同。艾草粉網絡上可以購買到,請先詢問店主是否可食品用
第4步、倒入220克熱水,溫度60-70度左右,不低於60℃(略燙手)。攪拌均勻,艾草粉無法完全溶解屬正常現象。
第5步、倒入綿白糖20克,攪拌使其溶解。
第6步、趁熱將水倒入混合的糯米粉中,用刮刀拌合。不同糯米粉吸水率不同,水用量可微調。
第7步、拌至無乾粉後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未蒸過的麵團顏色較淺,蒸後會變深綠)
第8步、將麵團分成8個小團,包入豆沙餡後捏起。此過程也儘量動作迅速,麵團保持溫暖會比較柔軟容易操作,如果變冷則容易乾裂。
第9步、將糰子底部墊上油紙,或粽葉,或者刷過食用油的平底小碗內。放入燒熱的蒸鍋內蒸約15分鐘。
第10步、出籠後,在糰子表面刷一層食用油保持色澤並可防粘。建議製作少量隨吃隨蒸,新鮮出爐味道最好。
第11步、保存方法:在容器底部和內壁刷一層薄油,將糰子放入,順便撕走油紙。需食用前再蒸熱一下。外出攜帶保存方法:刷油後撕去油紙,用保鮮膜分別包好,需食用時蒸熱。
小貼士:
TIPS:A.麵團溫熱時較容易捏制,冷卻後捏容易變硬幹裂。為便於捏制,儘量趁熱動作迅速。因此一次不宜製作過多,6-10個為宜,如需大量製作可以分批(反正蒸鍋一次也放不下太多)。B.糯米含較多澱粉成分,經過加工成熟即澱粉糊化後的澱粉在室溫下慢慢冷卻會出現澱粉老化現象。基本不可逆。因此會產生製品口感變硬的問題。在不增添加劑情況下,個人多方研究後決定採用水溫高於60度,且較高水分比例的方法以盡力緩解老化。C.豬油丁做法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c1dbc0100p37e.html
來自 美食天下 咩頭腦和兔高興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