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網絡的發展和二次元亞文化的傳播,「虛擬偶像」一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是新興概念但是也在蓬勃發展。在技術的推動下,她們由最初的虛擬歌姬擴展到虛擬主播以及人工智慧的虛擬偶像。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把虛擬偶像和動漫形象混為一談,然而她們有著本質的區別,虛擬偶像可以成為動漫形象,但是動漫形象不一定是虛擬偶像。
「它們沒有負面新聞,不會生病,容貌永駐又才華橫溢,總能帶給我正能量和驚喜,還能夠全天候陪伴我,從不會喊累,他們不比任何一個真人偶像差。」這是一位被採訪者在被問到為什麼喜歡虛擬偶像時的回答。
確實是這樣,她永遠十五歲,圈粉無數,比肩頂流,粉絲「錦衣衛」為了給她慶生,包場上海環球金融中心94層,當天各大平臺與之相關的手辦以及周邊產品被一掃而空。
她們橫跨了動畫、漫畫、音樂、遊戲等多個領域,與真人偶像相同,她們也會有演唱會和粉絲見面會,說起洛天依,就不得不說虛擬偶像的鼻祖初音未來,在全球已經坐擁了上億粉絲,代言了上百家品牌,這就是與動漫形象最大的不同。
但是由於虛擬偶像並不是真人,只是虛擬的3D形象和聲庫組成,她們的成長要依賴於粉絲的創作,所以二次元便成了其主力軍,因此總有人把虛擬偶像和動漫形象混為一談。
虛擬偶像是以完全虛擬的形象來呈現表演內容,初音未來、洛天依就是典型的虛擬偶像,有自己的演唱會,但是本體是虛擬的。
可能還有對這種虛擬偶像不感冒的朋友們覺得這不是在對著空氣打call嗎?一大群人花重金去現場看了一部動畫片?
但是是什麼讓人覺得真人愛豆就不是「虛擬」的偶像了,他們展現在公眾面前的形象人設都是經過包裝的,可能這些都不是真實的。
就和虛擬偶像一樣,她們的人設是由創作團隊打造出來的,真人愛豆的人設也是公司包裝出來的,這有什麼區別?
而且娛樂圈中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相比起來,虛擬偶像要純粹很多,總不能說洛天依吸毒,初音未來出軌吧。
普通的動漫形象只能服務於她所在的那個作品,就好像是小說或者電影中的一個角色,你不能影響但是可以通過觀看作品來對其產生感情。
反觀虛擬偶像就不一樣,她們可以與粉絲有更多的互動,演唱會或粉絲見面會都可以擁有,畢竟咋有全息投影,而且作為粉絲還能夠為她創作。
所以虛擬偶像與真人偶像並無不同,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虛擬偶像是一堆數據,然而虛擬偶像與粉絲的互動還能更多一些。
真人最多握握手抱一抱,虛擬的可以買手辦,可以cos還可以為其創作,給偶像的未來添磚加瓦,真人的去影響一下試試?
普通動漫形象只是通過故事情節或形象來感染觀眾,他們與觀眾並沒有接觸,簡單來說就是熊本熊和皮卡丘的區別,熊本熊是虛擬偶像,而皮卡丘只是動漫形象。
本文由[小蟲子動漫團]原創首發,圖源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