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環、家用健身器材崛起,你覺得健身的未來會在家裡嗎?

2020-12-21 愛範兒

在疫情控制後的復工潮中,健身行業算得上是復工最晚的行業之一。畢竟運動過程中人要用口鼻進行呼吸,空氣不流通和人員密集都加大了大家被傳染的風險。

好在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健身房要回到以前的狀態已經不遠了。不過國外的健身房什麼時候能重新開業還是未知數。

在健身房缺位的時間裡,人們在網上購買健身器材,健身教練在網上授課,健身這件事也被迅速線上化了。即使疫情結束,這段隔離時期的健身經歷或許也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健身文化。

為了讓你在家健身,線上教練和健身環都很努力

隔離初期,大多人都瘋狂地想往外跑,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筋骨。西班牙甚至還發明出了代遛狗業務,他們提供狗,你來溜,讓人每天都能有合理的理由活動一下。這種業務甚至讓部分狗狗每天都要被溜八九次,溜到癱倒不想動。

在這種情況下,能讓人在家中消耗精力的器材成為了新寵。

▲ 圖片來自:QUARTZ

據 Adobe Analytics 發布的新數字經濟指數顯示,疫情開始阻擋人們出門一周後,如啞鈴、跑步機這類健身器材的訂單數增長了 55%。而一些本就受歡迎的健身產品,在疫情中價格更是翻了三倍,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的健身環。

一邊能玩遊戲一邊能鍛鍊,健身環在疫情中成了有價無市的明星商品,成了大家居家鍛鍊的最好選擇。我身邊入手健身環的人到今天也完全沒後悔自己的決定,覺得健身環鍛鍊有趣又有用,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健身鍛鍊的需求。

專業的健身博主 @擼鐵一姐 也肯定了健身環的多種模式,她表示健身環的動作設計為了和遊戲結合花了很多功夫,確實能達到健身的效果。只是她也認為健身環的有些動作講解還不算到位,之後仍然可以繼續優化。

除了靠健身環一邊玩一邊鍛鍊外,大家還在買跑步機、橢圓機、呼啦圈、啞鈴、瑜伽墊等用品自己在家鍛鍊。而原先在健身房給客戶提供一對一服務的私人教練也在這時候開始推出線上服務,在 Zoom 等在線會議平臺進行授課。

至於那些本身就在視頻平臺在線教授運動技巧的人,則成為了這波家庭健身疫情的受益者。YouTube 視頻創作者 Adriene 從 2012 開始經營自己的 Yoga With Adriene 頻道,她在 YouTube 上有 727 萬個訂閱者,553 個視頻被觀看超過 5.97 億次。

疫情期間,他們這個七人團隊做好了一切準備,為 YouTube 的免費頻道和付費會員平臺持續製作內容。自 3 月中旬以來,這個頻道的每日觀看人數已經翻了三倍,她的瑜伽頻道成了大家的隔離之選。在接受 Vox 的採訪時,Adriene 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時刻。」

▲ Adriene. 圖片來自:Vox

健身博主在在疫情間發力,健身器材公司也沒放過這個機會。美國健身器材公司 Peloton 瞄準疫情推出了 90 天的免費試用計劃,把自己公司的應用程式在限定時間內免費開放,以此來吸引特定的用戶群。在推行 90 天的免費計劃後,Peloton 在 App Store 中的排名迅速上升。

健身博主和健身器材公司為了自身發展進行的嘗試能將人們留在家中進行鍛鍊,替代很大一部分健身房的作用。其他的事則要靠各個機構苦口婆心的宣傳。

蘇格蘭有一個「居家生活競賽」,號召大家呆在家中,還能為慈善機構籌款。這個競賽的代言人是一隻今年剛 2 歲的金毛。作為喜歡外出的金毛犬,這隻名叫 Islay 的金毛非常不走尋常路。因為他完全可以在家裡釋放激情,爬樓梯、伏地挺身、擊掌都是它的拿手好戲。

估計這個競賽也是想告訴大家,連狗狗都能不出門遛彎了,你也好好在家裡隔離吧。

在家健身的歷史,其實也沒一百年

今天的在家健身熱潮因為疫情的隔離來到了一個新高度,但在家健身的流行實際上還沒一百年。

雖然公元前 600 年的時候,印度醫生 Susruta 就把家中的日常鍛鍊作為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溫和處方,但這並沒有推行開。

公元前 300 年,一位羅馬貴族的別墅裡出現了裝飾畫,上面描繪了穿著運動服的婦女在家裡玩擲鐵餅、跑步和打球的場景。在那個婦女無法參與公共生活的世界裡,在家裡運動是很多貴族的專屬。

而中國也有自己在家鍛鍊的「導引術」,之前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導引圖》包含了 40 多種姿勢,那就是先秦導引術的總結。五禽戲、易筋經、八段錦這些都是優良導引術中的一種,中國的道教則將這些導引術引用為日常鍛鍊的一部分。但窮苦的勞動人民那時候真的無心鍛鍊,這些鍛鍊方法都是少數人的專利。

離我們近一點的家庭健身記錄則是 1861 年維多利亞時代的一本英國旅遊指南,書中的插圖展示了穿著禮服的健身者在家中鍛鍊不同的肌肉群。

這種鍛鍊的想法來自於倫敦的整形外科機械師 Gustav Ernst,他發明了由紅木板、繩索、啞鈴和滑輪組成的可攜式家庭健身房。在插畫中,富有的人可以晚禮服使用這些器具進行健身。可以看出,這時候的家庭健身還是個奢侈的物件,只有上流社會的人才能享用,畢竟他們有錢又有閒。

隨著商業廣告越來越流行,電視的出現開始助力傳播,各種健身器材開始被製作出來,普通人能將自己與那些身材優越的名人進行比較。隨之而來就是「瘦身是女人一生的事業,健身是男人一生的事業」觀念的流行。

到這時候,家庭健身才算是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 當年健身產品的指導手冊

對這個家庭健身潮起推動作用的是不同的電視節目和錄影帶。

健身大師 Jack LaLanne 和女演員 Jane Fonda 都是讓家庭健身開始流行的重要人物。後者推出的《簡·芳達的鍛鍊書》成了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家庭錄像帶,賣出了 1700 萬份,成為了諸多家庭健身初學者的指導書。

而在電視購物誕生後,家庭健身的發展就更興旺了。因為很少有人能夠拒絕那些能夠讓你變瘦的工具,至少在電視購物推銷員嘴裡,你買了它就離瘦 20 斤就不遠了。這時的家庭健身因為令人難以拒絕的商品宣傳走到了一個新高度。

隨後的網際網路時代,健身博主們開始發揮作用了。視頻網站必有的鄭多燕、健身博主帕梅拉和 YouTube 上的各類健身博主、美麗芭蕾的創始人 Mary Helen Bowers、選擇在 Zoom 授課的健身教練……這些人的出現讓家庭健身擁有了更廣泛的選擇,即便在家也能進行足夠的鍛鍊。

▲ 魔鬼帕梅拉

即使家庭健身流行的時間到今天還沒有一百年,但那也比健身館的歷史長多了。

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默默在家鍛鍊的人比健身房裡擼鐵的人多得多。

器材備好,你還想去健身房嗎?

疫情過後,你還會想回到健身房嗎?一個在疫情前就已經習慣在家鍛鍊的朋友對我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有健身的習慣,但他在疫情前就選擇了在家鍛鍊,他家裡有自行車、啞鈴、瑜伽墊、健腹輪、阻力帶等一眾健身工具。為什麼選擇在家鍛鍊,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在家鍛鍊遠比健身房來的方便,沒有交通時間,鍛鍊完就能在家洗澡。

另一個理由則是獨自在家健身不會有被注視、被評判的壓力。健身房的人動作姿勢大多非常標準,一個人去健身房,即使知道沒人會在意一個陌生人,還是會非常擔心被別人指指點點,被別人評判身材。基於這兩個原因,我這個沒有社交障礙的朋友還是選擇了獨自在家鍛鍊。

而對於有健身需求的其他人而言,選擇在家健身的原因也無非這幾點,方便,不需要耗費交通時間,省錢,沒有社交壓力。再加上網上各類健身內容的豐富也給這些人提供了足夠的理論支持,足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當然,在家自行健身也有自己的缺點。比如獨自在家確實沒人指出你的動作出錯了,但你會不會一個動作錯了一年都沒被發現呢?這也是健身房和私人教練擁護者緊抓不放的一點,在家健身很可能會達到反效果。

▲ 圖片來自:WSJ

不過一切都有解決辦法,有人建議讓專業教練遠程提供諮詢指導,雙方都在家工作,一切都很順暢。但這也有缺陷,Elemental 採訪的專職瑜伽教練凱恩就表示遠程指導讓他一開始很不習慣。以往他會安靜的在瑜伽室行走,調整部分學員的動作變形,但現在他只能在 Zoom 上叫出對方的名字,用語言進行指導。他的學員也對這種不那麼匿名的方式有一定牴觸,只是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默默接受。

另一個解決辦法是用智能的健身設備來做教練,調整運動者的動作和節奏。

瑞士設計師 Yves Behar 設計的健身裝備就很「聰明」,這個叫作 Forme Life 的健身系統包含了一塊有攝像頭的鏡子、揚聲器、麥克風、滑輪。在設計師的介紹中,這套系統可以跟蹤所有的運動軌跡,收集數據,是一個隨時在線的健身教練。

任天堂的健身環其實也是一種解決方案。通過各類傳感器監測用戶的動作形態,拉伸的力度、腿抬高的角度、手移動的角度,從而讓健身器材判定玩家的動作是否達到了標準。

健身環的成功估計讓不少專注健身領域的公司都眼紅不已,在健身產品上加傳感器,再給健身過程設置遊戲元素估計也會成為不少廠商的努力方向。

硬體廠商華米也有類似的嘗試。他們的 Amazfit HomeStudio 就是一款探索未來智能家庭健身房形態的產品,這個產品有一個跑步機,智能健身基站 Smart Gym Hub 則包括了落地鏡、顯示屏、3D ToF 系統。這個健身房可以通過 3D 建模來準確地識別運動姿勢,及時矯正錯誤動作,提升運動質量,降低運動損傷。

類似這樣的健身系統嘗試,我們以後應該還能見到不少。

疫情中,健身房的關閉給不少人都帶來了影響。對那些健身房會員來說,他們沒了一個健身的好去處,而對於那些在健身房工作的人來說,他們可能面臨失業或者破產。

目前在線上教練上作出積極嘗試的凱恩表示,他並不知道疫情會給他們這個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他只能自己先做好準備。

這次疫情後經濟一定會受到打擊,人們可能負擔不起健身房的會員費,我們這個行業更需要創造力。也許線上的業務會繼續,我們希望能找到一種方式,在沒有線下互動的情況下,提供更大的價值。我唯一能夠確認的是,疫情無法終結健身行業。

相關焦點

  • 牛力健身用品丨家用的健身器材如何選擇?
    慢跑、行走時都能夠戴,乃至穿稍長一點的衣服褲子時把它稍微藏在衣服褲子裡,行走時悄悄減肥也沒人會發覺哦!踏步機踏步機關鍵適用腿部鍛鍊,能瘦腰、塑腰,燃燒脂肪,歸屬於有氧運動減肥。家裡有踏步機能夠隨時健身,不會受到氣溫和室內空間限定,看電視劇、收聽廣播時均能夠鍛鍊。鍛鍊時留意心跳操縱在每分120至150次,即健身運動全過程中不覺得喘氣就可以。
  • 健身+遊戲,《健身環大冒險》出圈
    對健身達人來講,人們忙碌的生活並不允許人們經常在健身房和家裡兩邊跑,幫助人們在家裡進行有效地健身訓練的家庭健身將是以後健身行業發展趨勢之一。移動網際網路、5G的普及也將有效解決家庭健身缺乏專業合理的健身計劃等問題。 與傳統健身房相比,家庭健身具有時間靈活,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鍛鍊,健身計劃不會再被打亂,能夠專注訓練本身等優勢,因此未來發展前景較好。
  • 運動健身器材企業普遍恢復景氣
    閱讀提示疫情發生後,人們戶外運動大幅減少,整個健身行業實現線上遷徙,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場的發展。在居家健身理念的推動下,一些健身器材企業逆勢崛起,小眾健身器材銷售呈現出大放異彩的勢頭。數據顯示,淄博市在今年一季度健身器材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9%,國內銷售額同比下降12%,國際貿易同比下降17%,當地多家健身器材企業面臨困境。然而,危機中也孕育著商機。疫情發生後,人們戶外運動大幅減少,整個健身行業實現線上遷徙,這也大大刺激了家用健身器材市場的發展。在居家健身理念的推動下,一些企業逆勢崛起,小眾健身器材的銷售呈現出大放異彩的勢頭。
  • 懶人健身器材
    文章導讀 人們在健身的時候為了保證健身的效果,一般都會選擇一些健身器材,幫助做一些輔助動作,但有些時候有一些人比較懶,所以在健身的時候就只能夠做一些無癢運動,因為這樣的無氧運動做起來會更加的輕鬆,也會使我們的身體感覺更加的舒適
  • 健身環大冒險價格瘋漲!疫情之下的健身消費還需理智
    健身環大冒險價格瘋漲!家用健身設備選購需謹慎我們不否認《健身環大冒險》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健身遊戲,而且如果能夠長期玩會對身體帶來不少好處。(國外玩家分享了自己30天玩健身環的變化)但是,在這個時候入手《健身環大冒險》真的是個明智的選擇嗎?
  • 再聊《健身環大冒險》:從500漲到1400,健身環究竟有用嗎?
    而最誇張的《健身環大冒險》更是乾脆在過年前的700多上翻了一番,淘寶現貨直接頂到了1400。評測君是真的好奇,這個價格也有玩家會買嗎?排除運輸成本提高的問題,還是得承認奸商的嗅覺確實敏銳。聽說你宅在家裡擔心長肉想鍛鍊?嘿嘿,老老實實掏錢吧您嘞!
  • 小區健身器材潛江優質廠家產品哪些適合家用
    小區健身器材潛江優質廠家產品哪些適合家用   小區健身器材潛江優質廠家產品哪些適合家用    一般來說,單一功能的健身器佔地較小,一些功能比較多的健身器在家中使用時,有些功能由於空間的限制,並發揮作用;而且如果佔地過大,每次使用都安裝或者搬動,也會降低健身的熱情
  • 健身環一夜漲價,背後是你不知道的秘密
    無論男女,不分老少,宅在家不出門成了人們的共同標籤。因為疫情影響,在家玩遊戲似乎變成了一件利大於弊的事,而任天堂的《健身環大冒險》則變成了能和父母一起體驗遊戲樂趣的最棒方式,就連同事那從來沒有玩過任何遊戲的媽媽也玩上了癮,短短兩周時間,原本五百元左右的健身環價格飛漲到一千多元,也讓「在家玩遊戲健身」變成了一種潮流。
  • 產業洞察|乘風破浪中的迷局:健身器材市場如何撬動產業紅利?
    健身行業一直流傳著各類「怪現象」:健身年卡只去過兩次就變成抽屜的擺件;跑步機買後一周,就被擱家裡吃灰;健身房開業前3個月收取的年卡費用就承擔了健身房的開業所需的房租、人力、器材等成本......國務院46號文件裡描述的10年5萬億目標產值的市場大蛋糕要如何下口呢?火熱的體育市場,為何健身房和健身器材卻被打入冷宮?
  • 《健身環大冒險》評測8.1分:你與減肥成功只差一個健身環
    今天減肥了嗎?宵夜戒掉了嗎?體重下降了嗎?成年人的苦惱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單純。不過老任可能比你自己還在乎你的健康,前有《Wii Sport》《Wii Fit》帶你動感健身,後有《有氧拳擊》帶你nice boxing,而這一次老任又帶著自己的全新黑科技新垣結衣(誤)......《健身環大冒險》與大家見面,將健身與RPG遊戲相結合,這一次,你的減肥能成功嗎?
  • 《健身環》到底怎麼了?
    但是《健身環大冒險》卻讓我斷斷續續玩了兩個多月。不論是它在玩家當中的口碑,還是給我帶來的實際體驗,都遠遠超出了我的期待。回顧這兩個月的使用體驗,我覺得《健身環》能夠從眾多任天堂「新奇玩意兒」裡脫穎而出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和《1 2 Switch》以及《Labo》等產品相比,《健身環大冒險》有著更加廣泛、也更加明確的應用場景。
  • 任天堂健身環,是非常時期的「健身年卡」
    比如,根據體重性別,以及運動能力自判問卷,預估一般體能水平外,也涉及「全力推壓、快速慢跑」等測試用戶力量、耐力等在遊戲中會應用到的專項體能評測,遊戲進行時健身環Ring-Con的阻力係數,以及跑動頻率要求則會根據評估數據做相應變通。而在每個關卡結束後,都會進行心率測量以評估用戶每個階段的運動強度。
  • 當遊戲和健身結合,會給線下健身帶來怎樣的衝擊?
    2、健身環大冒險的興起原因在全民概念的雲健身運動下,《健身環大冒險》順著這股東風悄然爆紅。在國內,不管是線下健身還是線上健身,我們發現都將會出現一個問題。鍛鍊健身的理念人人都注重,可是短時間內帶來的成效是不明顯的。
  • 公園健身器材常州供應廠家產品保養維護
    讓越來越多的有條件的家庭始對健身方面加大了重視,靠健身改善我們的狀況。然而我們往往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健身房鍛鍊,這個時候,自己在家裡設計一個小型的家庭健身房,是個。跑後放鬆跑完千萬不要馬上停下休息其實購買的籃球架與咱們購買轎車的道理是相同的,都定時保養與。每年跑步機維護不管跑步機價格高低,每年一次,推薦以下維護任務:適合鍛鍊的健身器材有哪些呢?適合鍛鍊的健身器材有哪些呢?
  • 實測任天堂switch健身環,香到沉迷減肥不能自拔
    難道數九隆冬就只能窩在家裡長肥膘?怎麼才能讓薯片快樂水不離口的肥宅超妹成功變成魔鬼身材呢?那就來試試世界的主宰任天堂出品的《健身環大冒險》吧,在家一邊玩遊戲一邊運動,這你總能接受了吧。冒險模式就是這款遊戲的主線任務,遊戲人物在健身環的引導下會遇見不同被大boss墮拉攻影響的小怪物,只有健身才能夠打敗他們。除了長時間的跑步外,還會有許多健身姿勢等你解鎖,如划船、懸掛滑行、連續下蹲等,甚至還會加入一些瑜伽姿勢,挑戰難度相當可以。同時,遊戲內還設置了防禦姿勢,抵抗敵人的攻擊。
  • 公園健身器材綿陽實體廠家產品功能介紹
    健身路徑,顧名思義主要是起到健身的作用,但是現在的室外健身路徑真的能起到健身的效果嗎?老年人健身一般以方法簡單、實用、易學,花費較少為原則,而現今健身路徑的特點基本能滿足老年人對健身的要求,少年兒童對健身路徑沒有真正的理解,大多認為是玩耍娛樂的工具,而中青年認為健身路徑是娛樂工具,不實用,起到真正的健身作用。
  • 公園健身器材南通供應廠家使用說明
    經常有朋友諮詢我們如何選擇適合家用的健身器材,其實選購併不難,考慮兩大因素即可:住房條件和經濟能力。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健身器材一般分為兩類,一是有氧類健身器材,如跑步機、電單車等,主要是增強心肺功能的;一是無氧類健身器材,如鍛鍊肌肉的拉力器等各種力量器械。在購買健身器材前,先得看購買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肌肉,還是,或者是增強心肺功能。
  • 任天堂《健身環大冒險》評測:窩在家裡玩遊戲,燃燒的你卡路裡
    而為了能讓你下半身也動起來,一個能附在腿上的固定帶就自然而然出現了。只需要將另一隻 Joy-Con 塞進固定帶,然後綁在大腿上,你想在遊戲裡偷懶就不太可能,正是因為這樣的健身環+腿部固定帶的獨特組合,為全身運動打下了基礎,也為遊戲帶來了沉浸感,那麼問題來了,《健身環大冒險》究竟怎麼玩?
  • 廈門鋼宇相繼收購德國慕森健身器材與美國黑石燒烤爐
    調查顯示,大約60%的燒烤爐擁有者整年都會組織外出燒烤,而那些燒烤愛好者則至少每周組織一次;其中大多數人會選在七月和八月進行燒烤,最頻繁的時候平均每月七到八次;有統計數據表明,平均每四個美國家庭就有三個擁有一臺家用燒烤爐,大約能佔到76%。
  • 選品趨勢 | 這個夏季,懶人家用健身器材可能會大熱!
    ,設計出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會比較適合家用、偏小型輕巧一點、功能也會更加細分。 據ZION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預測,2021 年健身產品的銷售會達到125億美元,2016年至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