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筆記18,墨家科學思想之七,墨家聲學成就

2020-12-26 隨口一說吧
地聽,是根據墨子理論的升級版設備

3 聲學領域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現井和罌有放大聲音的作用,並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導學生說,在守城時,為了預防敵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罌於井中,罌口繃上薄牛皮,讓聽力好的人伏在罌上進行偵聽,以監知敵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於何方,而作好禦敵的準備(原文是:令陶者為罌,容四十鬥以上,……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知穴之所在,鑿內迎之)。儘管當時墨子還不可能明白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防敵方法卻蘊含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4 小結

墨子通過廣泛的經驗考察和系統的科學實驗,抽象、概括出一系列反映物質結構的哲學概念:端、體、兼,進而將這三個概念在數學中加以運用得到圖形結構的數學抽象:點、圖形、空間,使得其對幾何的認識超出同時代僅僅為了計算而發展的數學水平。數學的定量要求,促使實驗觀察的系統化和精確化。數學的抽象化,邏輯推理的嚴密化,有利於各門具體科學的理論化。緊接著墨子將端、體、兼的概念具體到物理學中,提出了時空結構模型,用端和始、體、宇和久來描述時空結構,內在的將「普朗克長度」與「普朗克時間」、物體、宇宙三個不同尺度的概念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有了原始的量子力學的思想;再進一步墨子將物體的運動與時空聯繫起來,考察了運動和時空的關係,打破了僅僅孤立靜止的看待物質或宇宙的思路,有了原始的相對論思維。由對運動的觀察墨子得到了力是運動原因的這一個結論,儘管不是十分嚴密但是卻於牛頓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最終,沿著「物質——圖形——物體——運動——力」這一個嚴密的邏輯思維方向,墨子對機械製造、光學、聲學都有相當的貢獻,可稱為中國真正科學的第一人。而《墨子》以其嚴密的邏輯以及對自然的深刻認識,則當之無愧為自然哲學巨著。其關於物質結構這一點上似乎超出了自然辯證法的認識水平,並為墨家的實踐活動提供了指導,成為千古絕響。

相關焦點

  • 從墨家著作來看戰國科技已經有多厲害!
    2020-07-14 10:40:18 來源: 小白生財之道 舉報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34墨家精神寓成語
    圍繞著以墨子為核心的墨家及其著作,產生了一系列的成語,字字如璣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精華,也彰顯著墨家的治學精神、和平精神、工匠精神和任俠精神等等。對於與墨子有關的成語,大眾最熟悉的莫過於「墨守陳規」了。此外,「快馬加鞭」這個成語也出自墨子,彰顯了其教育治學思想和對優秀弟子的殷切期望。墨子的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
  • 墨子與墨家思想簡述
    傳播理性解讀,引導科學思維。我是國學新講堂,歡迎大家關注交流!在歷史上,關於墨子這個人我們實際上知之甚少,一般而言,人們認定,墨子姓墨名翟,大約是戰國時期的魯國人,也就是在今天山東滕州。墨子及其弟子們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而且他們之所以過這樣的生活卻與他們的思想信仰有關,他們認為「不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所以,就當時而言,墨家這個團體在生活方式上是大異於常人的。長時期的自苦,導致他們形容憔悴,以至於腓無肱,脛無毛,再加上短衣草鞋,人們常常將他們以刑徒役相看。即使在當時人看來,墨子與他所創的墨家也是一群非常另類的人了。
  • 諸子百家之兵家、墨家、陰陽家的開創者和思想主張的區別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文化》系列之諸子百家文化第2回我國歷史悠久,各具特色的百家思想文化流傳至今,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瑰寶,諸子百家,是對先秦時期各學術派別的總稱。大家對儒釋道三家的文化還是比較熟悉的,今天小編重點和大家分享學習兵家、墨家、陰陽家的意義和思想主張。首先來看墨家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世稱墨子。
  • 簡說墨子和墨家思想
    孔子求道於老子圖戰國時期墨家曾與道家在思想上兩分天下,《孟子·滕文公》有「天下之學,不歸楊(指楊朱,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則歸墨」的說法。但在儒者看來,墨家學說卻是邪說流布。《荀子·成相》曰:「禮樂滅息,聖人隱伏,墨術行。」不過諸子對墨家的批評卻不是針對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論者據此認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學派的宣傳其思想形式,這說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實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只是墨子用來救世的手段。
  • 華夏文明史中,墨子與墨家的思想形成
    墨子出身如何,是什麼造就了他的離經叛道,作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的思想主張又來源於何處呢?墨子的家世已經無法考究,但由於他的思想大多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聲,憑此推斷,墨子可能出身於社會中下階層。為此,楚惠王的使者穆賀曾當面說他的學說是「賤人之所為」,荀子也批評他的學說是「役夫之道」,墨子對這些污衊之詞,漠然處之,一直「量腹而食、度身而衣」過著簡樸的生活,這也成為墨家始終遵守的教條。
  • 先祖曾是貴族,後來成為了平民,在列國間遊走,成就墨家巨子
    戰國時期曾出現過一段文化思想發展異常輝煌的歷史,眾多的思想流派展示自己的成果,宣揚自己的思想,在這百家爭鳴的時代,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來認可。而在這個時期各個文化思想的互相交融,確立了封建時代的思想基調。而當時墨家便是與儒家平起,被稱為 「非儒即墨」。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墨家是怎樣的存在?為何沒有勝出?
    如果說法家思想勝在了春秋戰國,儒家思想勝在了封建王朝主流時代,道家思想勝了王朝開端,那麼墨家思想則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它盛行的不是某個時期,而是某個領域。墨家思想究竟是怎樣的思想?它和我們熟悉的儒、道、法有什麼不同之處?揭秘帶有神秘色彩的墨家。
  • 秦時明月墨家角色介紹
    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巨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墨家學派有前後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會政治、倫理及認識論問題,關注現世戰亂;後期墨家在邏輯學方面有重要貢獻,開始向科學研究領域靠攏。
  • 市場上墨家元素文化產品有哪些?有《秦時明月》也有《墨殺》
    除了墨家學術學理上的重新訓詁、現代性轉化以外,墨家元素文化產品井噴式湧現,也是一大文化現象。最近幾年得益於中央大力推進傳統文化建設和國學復興,墨家元素文化產品開始進入人們視野,包括但不限於電影、電視連續劇、動畫、漫畫以及各種周邊。
  • 歷史上有名的墨家學派為什麼突然神秘消失了?
    另外墨家是尚簡,這個就可怕了,只需要穿麻衣,吃粗飯,滿足最低生活餓不死就行。整體就是去給各個諸侯國當僱傭軍,掙僱傭費沒有自己土地。最重要的因為有些人不想一輩子做不了巨子,所以就會有人站出來分裂,之後就有三墨之分,楚墨,齊墨,秦墨。
  • 墨家著作墨學中的「五行」思想有何內涵?
    如果這裡的「五行」真是我們常說的「五種元素」的話,那麼墨家就是對以前諸家認知的這種規律的反駁。墨家之所以反駁這樣的認知,可能在於墨家在百家中興起較晚,為了獲得人們對自己學說的關注,不得不從另外角度切入。其承認事物的客觀實在、人的意識就是對客觀實在地反映。也就是說,墨家承認「五行」存在的這一事實,但在認識上是不同於其他諸家的。
  • 墨家和儒家都講仁愛,但是區別卻很大,你認同哪家思想?
    墨翟,姓墨名翟,史稱墨子,是墨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墨家思想學說曾經盛極一時,先秦時期士人學子「非儒即墨」,就是說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不是儒家的門徒就是墨家的門徒,是很有影響力的一家思想學派,與儒家一樣是那個時期的顯學。
  • 墨家為何在歷史上徹底消失?
    墨家作為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與儒家齊名的科學幫派,其潛在實力以及技術儲備是遠遠超過當時其他學派的。墨家在春秋戰國時期,多次依靠自身實力,以及墨子的出眾口才,制止了多次殺無謂的殺伐。墨子提出的諸多觀點,也更加貼近於底層人民,所以墨家學說,很容易就在春秋戰國時期那紛亂的社會上,招收到死心塌地的以墨家觀念為人生格言的人才。
  • 提倡「兼愛非攻」的反戰鬥士:墨家為何從歷史中消失?
    有感於生產生活資料的有限,以及戰亂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害,俠者墨翟振臂一呼,創建墨家,提倡「兼愛」「非攻」,與儒家比肩而立,與道家分庭抗禮。墨子像先秦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的自然要數儒、墨、道、法四家。秦漢以降,儒家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正統,法家主宰了專制王朝的廟堂,道家佔據了民間社會的空間。
  • 帶你了解墨子,他是墨家的創始人,思想主張非常有特點
    墨子名翟,乃是墨家的創始人,第一任墨家鉅子,相信大家在《秦時明月》中對墨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墨子的身世一直是一個謎團,《史記》中記載他是宋國的士大夫,而《呂氏春秋》則記載他為魯國人,但也有人拿出所謂的證據說他是楚人,但墨子真正的身份早已經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而無法查證了。
  • 戰國時期盛極一時,和儒家並稱顯學的墨家,怎麼就銷聲匿跡了?
    儒家成了中華文化的正統的主流,法家雖在輿論上不大受好評,但實際上主宰了兩千年來專制朝廷廟堂政治,與法家相反的道家則佔據了民間社會的廣闊天地,成為幽人隱士的精神家園,只有墨家在剎那輝煌之後,無論是作為一種學說還是作為一種組織都煙消雲散,淹沒在歷史長河中,雖然我們現在還能從文本上大致了解墨家的核心思想體系,但它已經只是一塊思想化石,已經完全沒有影響力了。
  • 哲學史上的亮點:墨家學說的哲學源,流向唯物與唯心兩大陣營
    墨家之科學理論,被唯物主義所採用,「神」學理論被唯心主義神學家們所接受。墨子,是我國哲學史上一名分量級人物。就說《墨經》墨家寶典中,咱們可以找到「小孔成像」道理,「重力運動」原理,「槓桿原理」等科學理念,僅從它當初的學術層面而言,超前了一個時代還要多。往後再看墨子所提出的十大觀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尊天、事鬼、非樂、非命、節用、節葬,好多與今日的現代文化可銜接。墨子所神往的是一個和平,節省,崇尚科學,重知識,講文明,求團結,喪事簡辦的先進社會、文明社會。
  • 先秦諸子百家之墨家墨子的傳奇一生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百家爭鳴,不同流派的以及各家學派爭鳴鬥豔,也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群星閃爍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出現的文化大家更是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其中的一家很受歡迎的流派大家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宋國人。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到了墨子這一代,他已經是平民。
  •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 先秦時期
    (一)墨子其人與《墨子》其書1.墨子其人墨子名翟,魯國(一說宋國)人,一說墨非其姓,以勤勞瘩黑得號,墨家學派創始人,我國先秦時期重要思想家之一其生平事跡不詳?大約生於孔子之後,活動於戰國初期。他出身於手工業者,能製造機械,也通曉軍事,曾率同弟子們幫助宋國防禦楚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