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的佛教、道教也與安化茶一樣興盛,據老人回憶,歷史上安化有各類寺廟、庵堂70多處,古建築飛簷翹角、琉璃瓦、紅粉牆、金碧輝煌,大雄寶殿,眾神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經歷史之長河演繹,形成了安化特有的茶禪文化。用茶開光,安化民間叫「賜茶」,普及到每個家庭,至今仍保留著菩薩「賜茶」的習俗。有小孩生病了,父母則一片誠心到寺廟拜佛,禪師將人導入禪境,賜茶一味帶回,喝了這種賜茶就能祛邪除病,長命富貴。大人喝了能消災保平安。歷史上安化的每一條茶馬古道上,有著多處寺廟庵堂。
茶禪文化是一種境界,禪是人生與之的本性,是人類心理的原態。本色做人便是符合禪之要旨,而禪的要旨也是茶人的追求。禪宗主張以坐禪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說的是心裡清靜,沒有煩惱,此心即佛,這種辦法有利於養心,淨化自己的思想。茶禪一味已經成為了一種茶禪文化,茶至靈來卻又是另一番境界了,品茶、品味、品心、品人生。
茶性清涼,可伏心中燥熱,可滌體內沉濁。茶味清淡,可去名利之欲,可息奔競之心。讓人進入無限廣大、清朗空明。入此境者,即茶即禪。紅塵裡,看得破、想得通、拿得起、放得下,情不被境轉,心不被物迷,榮辱在所不計,惠譽無動於衷。心靜茶至,靈來神往,禪現其中。這些體驗,才是安化茶禪文化境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