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疼痛怎麼辦?熱敷一下?
扭到腳了怎麼辦?冰敷一下?
小腿腫了怎麼辦?熱敷一下?
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
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冰敷
冰敷可以促進皮下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因而起到止血與消腫作用;
冷刺激在減輕充血的過程中,也減輕了疼痛感覺末梢的壓力刺激,抑制疼痛感覺的傳導,有效起到止痛、減輕炎症擴散的作用;
冷卻療法還可以減緩代謝率和損傷周圍組織的氧需求量,因此抑制了損傷部位向健康區域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次受傷。
冰敷的適用範圍
韌帶軟組織突然扭傷、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的急性腫脹期(24-48小時以內);韌帶重建、半月板切除或修復的早期病人;肌腱炎的急性疼痛期、突發性流鼻血等。
常見辦法
冷水浸泡、冰袋敷、冰塊按摩和冷霧噴劑。
冷水浸沒和冰袋的使用方法是最簡單、最方便實用的治療辦法,冰敷時最好在專業冰袋內盛放冰水混合物,對限制局部發生腫脹的部位實行冰袋敷十分有效。
冰塊和冷霧噴劑的使用,在實施過程中需特別謹慎,因為由於皮膚的溫度被迅速冷卻,有可能會造成患者的皮膚凍傷。冰塊按摩對緩解疼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必須要控制按摩的時間(5——10分鐘即可)。
冷卻療法的實施因人、因技術而異,總體上需控制在5一20分鐘之間。若要再一次進行冷卻治療,需休息至少30分鐘,方可繼續實施。
注意:冰敷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冰敷周圍皮膚出現發紫的情況,要立即移開冰袋,避免凍傷。
冷卻療法可應用於急性損傷(< 72小時),這些損傷包括腫脹、發炎、肌痙攣、緩痛、挫傷和血腫。在冷卻治療之前,曾患冷過敏症、腮腺炎後咽肌麻痺症、血循環機能不全症的朋友,需向醫護人員進行諮詢。
熱敷
臨床證明熱療的確能夠降低疼痛感、降低關節的僵硬感,減少相關肌肉發生痙攣的可能性;
膚面的熱療可以減弱痛感,促進組織痊癒,使肌肉得到放鬆,增加了關節的活動範圍,其消炎的功效也十分明顯;
對於「漫」生損傷,熱療會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通過膠原蛋白合成能力的提高,熱療還能起到組織修復的作用。
熱敷的適用範圍
運動扭傷24-48小時以後並且在確定腫脹不明顯情況下;一些慢性炎症在無腫脹情況下(如足底筋膜炎、腱鞘炎等);長時間地維持同一姿勢造成的肩頸僵硬酸痛;運動後出現肌肉酸痛時,用作乳酸消除;
另外,運動前適當熱敷可以避免痙攣、拉傷等損傷的發生,進行熱療的伸展動作,比起僅僅做伸展動作,其關節的活動範圍更大。
常見辦法
洗熱水澡、熱袋敷、使用電熱墊、石蠟浴和熱溼敷
熱袋敷(袋中是小麥和膠質物)的方法既方便、經濟適用,同時治療時間更為持久。
更多閱讀:
女性尿道炎能自愈嗎?4個生活「底線」堅決不能碰,一碰就犯!
甲狀腺結節為何會找上你?5個因素,是結節「鍾情」你的直接源頭
肝病患者3個表現日益「消減」!祝賀你,意味著肝可能在慢慢變好
糖尿病控糖的10大誤區,80%以上糖友都深陷其中,現在糾正還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