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邵氏最恨的三個人,個個都是喜劇大佬,大家最喜歡哪一個?

2020-12-19 香港電影懷舊

前一段時間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後出來6位頒獎人(曾志偉在後面坐著),他們的出現代表一個時代,他們正是新藝城七怪中的六人組,缺了一位鬼才徐克。不過新藝城最開始組建的時候只有三人,他們並稱新藝城三巨頭,分別是麥嘉、石天和黃百鳴。

香港電影70年代是嘉禾和邵氏的天下,到了80年代,新藝城異軍突起,逐漸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離不開三位巨頭的努力,他們憑藉著對電影事業的熱愛打出了一片天地。之前三人組建的公司名字叫奮鬥電影公司,後來被金公主院線賞識,加盟金公主之後才改名叫新藝城的。

麥嘉,人稱光頭佬,操著一口的山東話是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憑藉《最佳拍檔》光頭佬一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洪金寶是雙黃影帝。

《最佳拍檔》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兩千萬的電影,一經播出讓我們記住了那個鬼馬精怪的金剛、好色的光頭佬以及彪悍十足的男人婆。劇中運用大量的特技,各種飛車,看點十足,在當時看來絕對的大製作。

在出演光頭佬之前,麥嘉的喜劇功力早已顯現出來,在《滑稽時代》《鬼馬智多星》《雜家小子》等等都有出色的表演,當年也成立過電影公司,不過因為創意不夠,沒有多久就倒閉了。

進入90年代,麥嘉基本上就淡出娛樂圈,開始過起了養老的生活,直到去年洪金寶邀請他出山,他才在《我的特工爺爺》中客串,不是大哥大洪金寶的話還真的沒有人能請的動他。其中和他一起客串的還有自己的老夥計石天和徐克。

石天是三巨頭中最會演的一個,當時他們的分工基本上是麥嘉執導、黃百鳴編劇、石天主演。石天之前早在和成龍合作的《蛇形刁手》《醉拳》中就顯現了非凡的喜劇功底。

新藝城的第一部作品《滑稽時代》就是由石天主演,模仿喜劇大師卓別林,惟妙惟肖,喜感十足。之後《難兄難弟》《最佳拍檔》《全家福》等影片都有其身影。

不過大家對石天印象最深的還是《英雄本色》的四哥,被手下陷害,財產被侵吞,表演最好的地方就是變傻那一段,不過和之前的角色對比,根本看不出來是同一個人,變化太大了。

之後石天同樣退出娛樂圈,開始轉戰商業,投資房地產,同樣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最後一位就是開心鬼黃百鳴了,黃百鳴應該是最有才的,寫劇本非常的快,當年王家衛在新藝城的時候,就被他炒了,這也應該算是他看人才最走眼的一次吧!

他親手挖掘了開心少女組成員們,力捧她們,像袁潔瑩、羅美薇、李麗珍、陳加玲、柏安妮、羅明珠等等,和她們主演的《開心鬼》系列也成為八十年代的經典喜劇,奠定了黃百鳴笑星的地位。

之後他又出品了不少賀歲電影,諸如《家有喜事》《八星報喜》《花田喜事》系列影片,90年代取得的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可惜進入新世紀之後,還在玩各種喜事的梗,觀眾們自然不再買帳。

新藝城三巨頭自從1991年解散之後,麥嘉和石天很少出現,黃百鳴出鏡率最高。新藝城由之前的三巨頭壯大到七怪,為我們帶來許多經典作品,他們代表了那個群星薈萃的年代,如今他們的老去也代表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三位都是喜劇界的大咖,自當不分彼此,感謝他們曾經帶給我們的歡樂!

相關焦點

  • 邵氏,嘉禾,香江爭霸往事
    邵家人丁興旺,有五子三女。邵氏兄弟為仁字輩,老大仁傑,老二仁棣,老三仁枚,老六仁楞,老八仁葆。而這老六仁楞便是邵逸夫。在之後的很多年,邵逸夫的名號響徹香江,因為排行老六,故稱六叔。邵逸夫在上中學時,同學中有一個是北方人,他對邵逸夫說,楞在北方有二愣子之意。
  • 嘉禾被賣了,邵氏也停產了,香港四大電影公司,今飄零的只剩兩家
    因為受到好萊塢電影的衝擊、香港電影人流失等因素的影響,2000年之後的香港電影市場明顯大不如前,那些傳統的電影公司很多也都面臨倒閉和轉型的危機。而這些公司中,嘉禾、邵氏、星輝、永盛這四家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爭霸諸侯,考驗更是堪比生死存亡,一旦衰落就很難東山再起。
  • 1970到1999年,30年票房冠軍:嘉禾完勝邵氏和新藝城
    當年《鬼馬雙星》竟然被邵逸夫以劇本差拒絕了,由此把許冠文讓給了嘉禾。然後是1978年的《賣身契》和1981年的《摩登保鏢》,其中許冠文這五部奪冠作品,個人比較喜歡《摩登保鏢》和《半斤八兩》,不僅笑點集中,而且還能引發人深思。
  • 邵氏1985年停產,新藝城輝煌了10年,為什麼嘉禾可以紅那麼久?
    嘉禾開始成為對抗邵氏電影霸權的新生力量。因為是新生力量,更因為創始人是從邵氏出來的重臣,嘉禾創辦初期差點被擠死;但也正是抓住一個從邵氏手中滑落的機會,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1970年,已經在美國小有成就的李小龍返港,他最先是想和唯一的巨頭邵氏合作。
  • 嘉禾影視的崛起與沒落,與邵氏抗衡十幾年,終被收購的連渣都沒剩
    80-90年代,香港電影行業創作了不少經典的佳片,現在回看都感覺非常的有味道。而在這麼多的影片中,大部分都是由一個電影公司製作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嘉禾」。「Golden Harvest」這個畫面想必許多人都比較的熟悉,這是電影公司嘉禾獨有的標識。
  • 嘉禾、邵氏、新藝城那些香港電影公司,現在還存在嗎?
    1:嘉禾公司嘉禾公司於1970年由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共同創建,並於1994 年成為香港的上市公司,是香港電影盛世時期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發行公司之一,一手栽培出李小龍、成龍、張曼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巨星,製作超過600部電影。
  • 1972年,邵氏打不過嘉禾靠這部電影保顏面,男主2年後也離開邵氏
    文/沐風少年整個七十年代香港的電影市場都是邵氏和嘉禾的天下。為了爭奪市場,雙方可算是絞盡了腦汁的廝殺。嘉禾在成立之初因為得到李小龍這棵大樹所以連續兩三年都始終壓過邵氏一頭。三為了給老父親祝壽,龐大虎請了個戲班,龐大虎的姨太太們都到演出的地方看戲。但是戲還沒演完,姨太太們一個個的都悄悄的溜走了。幹什麼去呢?都是勾搭男人去了。龐大虎至少有四五十個老婆,這些老婆都是誰,連他自己都記不住。
  • 嘉禾被收購,邵氏已停產,香港四大電影公司,只剩下兩家風雨飄搖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娛樂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影視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誕生,想在娛樂這塊兒大蛋糕上切上一刀,其中聲名最為顯赫的主要有4家,分別是嘉禾、邵氏、星輝與永盛,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這些公司拍過的影視劇。
  • 新藝城:輝煌十年便走向衰敗,巔峰時逼得邵氏、嘉禾聯手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在其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嘉禾卻異軍突起。七十年代嘉禾力克邵氏,拍出了像《唐山大兄》、《精武門》等佳作,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沒曾想,1980年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成立。在此後的十年中,新藝城憑藉強大的實力,能與嘉禾、邵氏一較高下,甚至逼得兩方聯手。
  • 打的「邵氏+嘉禾」聯手的新藝城,為何只輝煌十年就落敗?
    說起港片時代,大家心中肯定都會想起這幾大電影公司:70年代的邵氏電影、80年代的新藝城電影以及90年代的嘉禾公司。邵氏兄弟新logo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成為香港影壇的無冕之王,正在邵氏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結果嘉禾又異軍突起成為了一時之秀。
  • 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有實力的幾位導演,你最喜歡誰?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香港電影有過一段巔峰期,從60年代一直到現在,香港電影經歷過初期發展、中間的繁榮以及現在的沒落,在它的巔峰時期,全亞洲都認可香港電影,在亞洲穩穩的排名第一,就算在全球它的排名也不低,這樣的成績主要原因要歸功於導演,沒有一個好的導演執導,就算有再好的演員都無濟於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心目中有實力的幾位導演
  • 邵氏宣布停產,只有周星馳顧及舊情,苦撐起了邵氏電影的金字招牌
    大家好,我是華仔。那5年被周星馳撐起的邵氏電影,1985年邵氏電影宣布停產,因此香港電影格局變成了嘉禾與新藝城的雙雄爭霸,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邵氏電影已經宣布了停產,卻在其後的30年裡仍有電影陸陸續續的推出呢?其中靠著周星馳的幾部經典撐起了邵氏的這塊金字招牌。
  • 邵氏電影: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它錯過了多少黃金機會?
    同年,嘉禾用1.5萬美元2部電影的價格籤下了李小龍。那年,李小龍在嘉禾的第一部電影《唐山大兄》,取得350萬港元的破紀錄票房。不僅轟動亞洲,更帶動了香港功夫電影的升級和興盛。嘉禾靠著一個李小龍,得以在邵氏霸權的夾縫中活了下來。1973年,李小龍意外去世。
  • 元家班成龍、元彪、洪金寶一起合作的幾部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香港電影能在90年代稱霸亞洲甚至在全球都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跟眾多優秀的演員導演還有龍虎武師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員有成龍、周潤發、楊紫瓊等,導演有吳宇森、徐克、劉鎮偉等,龍虎武師有洪金寶、劉家良、元彪等,今天小編介紹給大家的就是作為師兄弟的成龍、元彪和洪金寶。
  • 香港娛樂圈的兄弟檔:許氏最出名,袁氏最能打,邵氏最有權勢
    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不一定是娛樂圈最著名或最傳奇的兄弟,但三兄弟三個姓,絕對是天下一奇。秦沛其實是藝名,他的本名叫嚴昌或姜昌年,1945年生於北京;姜大衛也是藝名,原名姜偉年,1947年生於上海,還有個妹妹叫嚴慧。
  • 洪金寶向華強同是港圈大佬,為啥40年不來往,李小龍才是矛盾源頭
    於是,鄒文懷帶著邵氏的得力幹將何冠昌以及涼風等人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邵氏,並且創立了嘉禾電影公司,開始了和邵氏搶天下的朝代,邵氏畢竟是龍頭,他們並不看好鄒文懷創辦的嘉禾,只等著看他們失敗的笑話,但是鄒文懷憑藉著獨具一格的眼光,看中了準備歸港的李小龍,這個時候邵氏也看好李小龍,想著讓李小龍回來後籤約自己的公司,但是邵氏拉不下面子去邀請一個演員
  • 李小龍的伯樂,嘉禾創始人鄒文懷去世,培養了成龍洪金寶李連杰
    嘉禾公司創始人鄒文懷於今日去世,中國電影又痛失一代影壇大佬。鄒老先生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1971年,他離開邵氏創業嘉禾,用高薪聘請了剛在美國嶄露頭角的李小龍。隨後,由鄒文懷出品,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創下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 洪金寶帶領洪家班踏上《富貴列車》,最搞笑的卻是這個小鬍子
    80年代香港影壇,曾經的邵氏和嘉禾兩強爭霸,因為新藝城的加入變成三足鼎立;新藝城來勢洶洶,一度讓邵氏和嘉禾兩巨頭聯手對抗一家,然後邵氏因為轉移重心到電視,漸漸就變成嘉禾和新藝城的死磕。新藝城出了國際水準的《最佳拍檔》,嘉禾就用洪金寶推出了平民喜劇《五福星》來對抗。
  • 嘉禾電影公司創始人鄒文懷去世:又一座高山坍塌,我們真的老了
    59年,鄒文懷進入了邵氏公司。70年,鄒文懷成為了邵氏的CEO。但因為邵氏的酬勞太低,鄒文懷便申請離職。之後,鄒文懷夥同何冠昌、蔡永昌及梁風等人成立了後來大名鼎鼎的嘉禾電影公司。隨後由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大賣,嘉禾一炮而紅,李小龍也成為了嘉禾最重要的臺柱。然而好景不長,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溘然長逝,沒了主心骨的嘉禾業績一落千丈。
  • 邵氏宣布停產後的十年,周星馳一人撐起了邵氏這塊金字招牌
    《濟公》【邵氏宣布停產後的十年,周星馳一人撐起了邵氏這塊金字招牌】 1985年,香港演藝界最大的新聞是,邵氏電影宣布停產。由此引發的連鎖效應是,原先香港電影格局變成了嘉禾和新藝城的雙雄爭霸。最直接的影響是劉德華被封殺。因為這個時候他想往電影圈發展,不與邵氏無線續約,與無線的發展方向相左。可是,為什麼邵氏電影宣布停產,其後的30多年,仍然還陸續有電影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