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的「邵氏+嘉禾」聯手的新藝城,為何只輝煌十年就落敗?

2020-12-19 犀利影評

說起港片時代,大家心中肯定都會想起這幾大電影公司:70年代的邵氏電影、80年代的新藝城電影以及90年代的嘉禾公司。

邵氏兄弟新logo

上世紀60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成為香港影壇的無冕之王,正在邵氏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結果嘉禾又異軍突起成為了一時之秀。

嘉禾片頭

眼看兩大電影公司開始打得不可開交之際,光頭佬麥嘉從美國回到了香港,當時的麥嘉滿腔雄心壯志,拉著洪金寶一起成立了嘉寶電影,可沒過多久就被嘉禾挖走了合伙人洪金寶。

影視劇中的洪金寶和麥嘉

於是,麥嘉只好拉來了鬼才黃百鳴,和石天一同創立了一家名為「奮鬥」的電影公司,隨後得到金公主老闆,頂級財團大佬之子雷覺坤的賞識,將公司納入了「金公主」院線,正式改名為「新藝城」

新藝城片頭

公司改名為新藝城之後,屬於新藝城七怪的時代終於拉開了序幕,麥嘉、石天、黃百鳴、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七人組合統治了整個80年代,喜劇片有《最佳拍檔》系列,黑幫劇情片有《英雄本色》系列,鬼怪片有《倩女幽魂》系列,《開心鬼》系列,以及林嶺東的風雲三部曲都是新藝城產出的經典之作。

黃百鳴、麥嘉、許冠文

可以說整個80年代都是新藝城的輝煌時期,同期的邵氏和嘉禾都被打得只能聯手拍電影來抗衡新藝城,可惜新藝城的輝煌僅僅持續了十年,在1990年拍完《蠻荒的童話》後就正式宣布解散。

《蠻荒的童話》張耀揚劇照

那麼究竟為何,這個打得邵氏嘉禾聯手的新藝城只輝煌十年就落敗?雪藏吳宇森、開除王家衛、戲耍周星馳!這些都是原因。

「新藝城」巨頭們

周星馳在後來和黃百鳴的開機合作上聊起:早知道現在這麼貴,當初就不會拒絕我了吧?而此時的黃百鳴卻一頭霧水,原來當初周星馳到新藝城面試,卻連面試的機會都沒得到就被接待人員敷衍了事拒之門外,最後那張表也沒能交到黃百鳴的手上。

《家有喜事》黃百鳴和周星馳

而師承張徹的吳宇森就更加委屈,因為和徐克的私交過好的原因,身在嘉禾的吳宇森化名吳尚飛,為新藝城拍攝了《滑稽時代》大獲成功,可讓吳宇森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新藝城的異軍突起,讓嘉禾最終氣急敗壞炒了吳宇森的魷魚,終於獲得自由身的吳宇森馬上就加入了好友徐克的新藝城,到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剛加入公司,就被石天趕到了臺灣,這一去就是三年

吳宇森

編劇出身的王家衛,在出道時就進入了新藝城,可因為寫作進度的緩慢沒能跟上林嶺東的進度,被徐克的女友當時負責行政的施南生,注意到此人竟然籤約兩個月都沒見過一次,於是施南生就找到了黃百鳴反映,而編劇出身的黃百鳴對此事十分憤怒。要知道黃百鳴一周就寫出了《最佳拍檔》,兩天就寫出了《搭錯車》,王家衛這樣兩個月還沒有作品的情況,自然可想而知。

王家衛

最終黃百鳴看著王家衛交上來的劇本,掃了一眼說了句「廢紙一堆」就將王家衛掃地出了門。而這堆所謂的廢紙,最終變成了那部《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張學友

雖說上面的原因都十分荒唐,但實際上導致新藝城解體的真正原因,還是因為創始人之間的「分贓不均」各大股東七怪都離開新藝城,才導致新藝城的解體。

相關焦點

  • 新藝城:輝煌十年便走向衰敗,巔峰時逼得邵氏、嘉禾聯手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邵氏電影幹倒了電懋,在其將重心轉移到電視劇上時,嘉禾卻異軍突起。七十年代嘉禾力克邵氏,拍出了像《唐山大兄》、《精武門》等佳作,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沒曾想,1980年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成立。在此後的十年中,新藝城憑藉強大的實力,能與嘉禾、邵氏一較高下,甚至逼得兩方聯手。
  • 邵氏1985年停產,新藝城輝煌了10年,為什麼嘉禾可以紅那麼久?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湧現出無數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但稱得上巨頭的,大概也就邵氏、嘉禾、新藝城、永盛等少數幾家。這些電影巨頭公司中,邵氏1958年創立,卻在1985年就宣布停產;新藝城1980年橫空出世,卻只輝煌了10年;1987年才創立的永盛,雖然曾經巨星雲集,但只趕上香港電影輝煌的末班車。
  • 嘉禾、邵氏、新藝城那些香港電影公司,現在還存在嗎?
    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好萊塢動作大片還沒有在中國普及,於是成就了香港電影人永恆的輝煌,也成就了整整一代人的「錄像廳情結」,而當時的那些出名的香港電影公司:嘉禾、邵氏、等現在還存在嗎?3:新藝城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由麥嘉、黃百鳴、石天創辦於1980年9月,它隸屬於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由一個地產財團「九龍建業」支持。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從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
  • 1970到1999年,30年票房冠軍:嘉禾完勝邵氏和新藝城
    鄒文懷這個名字你可以不熟悉,不過他出品的電影你一定看過,「嘉禾」,這個自帶噔噔蹬蹬聲音出場的電影公司名字,是許多人的回憶。鄒文懷影響有多大,嘉禾電影公司有多厲害,我們今天用數據說話,盤點從1970年到1999年,這30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其中有14部出自嘉禾,新藝城5部,邵氏4部,永盛4部,然後思遠影業公司、羅維電影公司和星輝電影公司各佔一部,可以看出嘉禾完勝邵氏和新藝城。
  • 1989年是香港電影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從此新藝城衰落永盛崛起
    新藝城在80年代創立,然後迅速發展壯大,一度達到讓當年勢同水火的兩大巨大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的局面。新藝城的成功,主要源於麥嘉、石天、黃百鳴加上之後加盟的徐克、施南生、曾志偉、泰迪羅賓,組成的七人創作小組的群策群力,共創輝煌。
  • 邵氏,嘉禾,香江爭霸往事
    在邵氏呆了十年的鄒文懷,拿著固定的薪水,卻操著一個老闆的心。不甘心為之打工一輩子的他決定另起爐灶。自方小姐上任以來,他的個人權利被架空。而邵氏家族的高層領導又必須要姓邵,他自然是不能享受分紅。鄒文懷便找來王羽,密謀反出邵氏。
  • 邵氏電影:香港影壇第一個巨頭,它錯過了多少黃金機會?
    在這幾十年裡,香港因為電影業的火爆,湧現出上百家電影公司,包括嘉禾、新藝城、德寶、永盛等等這樣的新老巨頭。那時候邵氏早已是香港影壇的巨頭,而且幾乎是唯一的巨頭,但它錯過了無數的黃金機會,而這些機會造就了嘉禾、新藝城等新巨頭的崛起。
  • 1985年,嘉禾、新藝城的票房爭霸,促成了甄子丹這部「舞打經典」
    嘉禾、邵氏成為了此時港片市場的兩大焦點。而李小龍、狄龍、姜大衛,也成為了此時港片銀幕之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演員。70年代中後期,傳統的功夫片、武俠片雙雙出現頹勢,而許冠文憑藉喜劇,成龍、洪金寶憑藉功夫喜劇,快速在影壇崛起。嘉禾也因為洪金寶、成龍、許冠文三員大將的開疆擴土,在此時的港片票房市場之上,立於不敗之地。
  • 邵氏宣布停產後的十年,周星馳一人撐起了邵氏這塊金字招牌
    《濟公》【邵氏宣布停產後的十年,周星馳一人撐起了邵氏這塊金字招牌】 1985年,香港演藝界最大的新聞是,邵氏電影宣布停產。由此引發的連鎖效應是,原先香港電影格局變成了嘉禾和新藝城的雙雄爭霸。周星馳和劉德華一樣,都是無線藝員訓練班的學員;但周星馳只比劉德華晚一屆,成名卻晚了很多年。嚴格上來說,周星馳並不是在無線紅起來的,而是轉戰影壇之後,才成為後來的喜劇之王。
  • 嘉禾影視的崛起與沒落,與邵氏抗衡十幾年,終被收購的連渣都沒剩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時嘉禾推出了一套「獨立製片人制度」,為後來嘉禾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獨立製片人制度」簡單的說支持導演和演員成立衛星公司,然後嘉禾可以投資,一塊共同搞電影。這與邵氏影業的「籤約制」相比,極大地提高了演員的積極性。畢竟別人投資,自己只需要出力就行了,賺了大家一起分錢,不賺自己也不會虧太多。
  • 嘉禾被賣了,邵氏也停產了,香港四大電影公司,今飄零的只剩兩家
    而這些公司中,嘉禾、邵氏、星輝、永盛這四家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爭霸諸侯,考驗更是堪比生死存亡,一旦衰落就很難東山再起。原本這四家都是香港有名的電影公司,如今他們又發展得如何?下面我們逐一介紹它們的現狀。李小龍之後又有成龍、洪金寶的崛起,這幾位影壇巨星的連續、穩定、強勢輸出,令嘉禾迅速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大公司之一。30年間嘉禾佳作不斷,從《唐山大兄》、《精武門》到《奇門遁甲》、《A計劃》、《跛豪》,再到《黃飛鴻》、《阮玲玉》、《甜蜜蜜》、《紅番區》,武俠、動作、黑幫、愛情悉數網羅,是港片輝煌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註腳。
  • 嘉禾電影公司的這段片頭,是多少小夥伴的童年陰影啊?快快來看
    然而邵氏的制度僵化,導演演員待遇偏差等等因素卻催使一大批的電影人出走邵氏,而最終鄒文懷也與邵氏走向了決裂,並創立了嘉禾電影。相比之下,鄒文懷的嘉禾對香港電影的發展意義更加深遠,他開創的香港獨立製片人制度,促進了香港電影的百花齊放,香港電影也迎來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 邵氏宣布停產,只有周星馳顧及舊情,苦撐起了邵氏電影的金字招牌
    那5年被周星馳撐起的邵氏電影,1985年邵氏電影宣布停產,因此香港電影格局變成了嘉禾與新藝城的雙雄爭霸,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邵氏電影已經宣布了停產,卻在其後的30年裡仍有電影陸陸續續的推出呢?其中靠著周星馳的幾部經典撐起了邵氏的這塊金字招牌。
  • 李小龍的伯樂,嘉禾創始人鄒文懷去世,培養了成龍洪金寶李連杰
    嘉禾公司創始人鄒文懷於今日去世,中國電影又痛失一代影壇大佬。鄒老先生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1971年,他離開邵氏創業嘉禾,用高薪聘請了剛在美國嶄露頭角的李小龍。隨後,由鄒文懷出品,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創下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
  • 嘉禾的不朽三十年,也是香港電影的輝煌三十年
    熟悉的是這個由四塊金磚堆砌而成的片頭LOGO,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名字跟香港電影最輝煌的三十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01嘉禾抹不去的邵氏影子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新聞系的鄒文懷來到香港,做了一段記者工作後,於1957年加入邵氏兄弟擔任宣傳經理,由於在任職期間的優異表現,鄒文懷很快就得到了邵逸夫的器重,並參與了多個邵氏重要電影的拍攝工作。
  • 嘉禾被收購,邵氏已停產,香港四大電影公司,只剩下兩家風雨飄搖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娛樂行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影視公司如同雨後春筍誕生,想在娛樂這塊兒大蛋糕上切上一刀,其中聲名最為顯赫的主要有4家,分別是嘉禾、邵氏、星輝與永盛,很多朋友應該都看過這些公司拍過的影視劇。
  • 香港十大電影公司之一,港片最輝煌時期的實力代表
    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從1980到1990年,整整火了十年,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老牌寡頭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新藝城。比如1982年嘉禾的《奇門遁甲》和《八彩林亞珍》就破例同時安排在嘉禾與邵氏兩大院線公映,可惜票房仍不及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和《難兄難弟》,並且吳宇森亦因執導的《八彩林亞珍》票房慘敗,而被嘉禾一怒之下與他解約,但新藝城馬上就將吳宇森拉攏過來了。
  • 嘉禾邵氏最恨的三個人,個個都是喜劇大佬,大家最喜歡哪一個?
    前一段時間香港電影金像獎最後出來6位頒獎人(曾志偉在後面坐著),他們的出現代表一個時代,他們正是新藝城七怪中的六人組,缺了一位鬼才徐克。不過新藝城最開始組建的時候只有三人,他們並稱新藝城三巨頭,分別是麥嘉、石天和黃百鳴。
  • 邵氏、嘉禾唯一合拍電影,32年前洪金寶這次大膽嘗試,今難再複製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1970年,脫離邵氏的鄒文懷、何冠昌和梁風三人共同創建了嘉禾娛樂事業有限公司自此之後,嘉禾和邵氏作為香港電影市場兩大霸主,在相愛相殺中度過了整個輝煌時期。不過如果皮哥告訴你這勢成水火的兩家龍頭公司,在80年代也曾經合作過,你肯定不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