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生的潮流,人們不再像過去一樣大吃大喝,毫無禁忌。尤其是人過四十,眼看著這輩子就要一半了,抓緊時間鞏固身體健康,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標。
聽說老祖宗們,每天只吃兩頓飯,那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做呢?據史書記載:在秦漢之前,差不多是戰國時期,每天只吃兩餐,早上的一餐為朝食,而下午的一餐,通常是在4點左右再吃,叫。
但這種吃飯方式並沒有一直實施,直到人們的生活穩定之後,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從之前的兩餐改成了三餐。再到營養學的推崇,根據現代人的吃飯方式,和社會情況,每日三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國營養學會還建議:每天早中晚三餐比例分別是30%、40%、30%。如果一味地追求健康,而用錯誤的方式,對於絕大多數人群來說,只會對身體健康不利。
人過四十,多數人適合一天三餐:
有的人認為不吃早餐,吃午餐、晚餐比較健康。其實不是,哪怕不吃早餐也不能穩定血糖、減輕體重。
在巴斯大學的一項人體實驗中,分別做了兩組實驗,第一組是每天早上都吃700千卡能量的早餐,具體食物可以自由搭配;第二組是一點食物都不吃。
經過了6周的調查發現,無論是在血糖、血脂水平,還是基礎代謝率上不吃早餐的人都沒有下降的趨勢。這足以說明不吃早餐未必就能減肥,反而不吃早飯的人,普通工作效率、學習效率,都沒有吃早飯的人要高。
另外,大量研究顯示,不吃早餐還有可能增加膽結石、肥胖的發生危險。而不吃晚餐的做法也不樂觀,因為長期不吃晚餐,在飢餓的情況下,不僅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還會造成減肥反彈,全天熱量並沒有減少。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不吃晚餐、不吃早餐都不是明智之舉。
只有5種人適合一天兩餐的方式:
這裡主要說的是過午不食,這5種人分別為午餐吃了太多,晚上又不會去運動的人;下午加餐吃多了;喜歡早睡,又不會晨練;嚴重肥胖的人;在上午做了大量運動,午餐吃過多的人。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況,可以考慮不吃晚餐,如果不是的話,尤其是人過四十,更需要每餐的營養補充,就不要再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