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攝影記者李輝
整個2020年都處於價格低位的雞肉和鴨肉,在快要迎來新年時出現身價反彈。記者走街串巷了解到,市場上的冷鮮雞、鴨價格較上月明顯上漲,但因為此前價位很低,所以對於自家要準備滷雞、臘鴨年貨的市民來說,現在還能搶到實惠。
業內人士介紹,11月以前,國內活雞、活鴨市場持續低迷,上遊養殖戶加快存欄雞的淘汰速度,同時惜售為新年春節做儲備,從而帶來了目前的漲價。這一趨勢還將持續,要製作雞鴨臘貨的市民可儘快出手。
雞肉一月內兩次漲價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漢口黃孝河路附近的一家農貿市場,發現肉雞專賣區的攤位上擺放著種類豐富的雞肉產品,不少市民在圍觀挑選。
「醃製臘雞、臘鴨的人多了,最近雞鴨都漲了點價。」一家攤位的老闆胡師傅說,進入12月以後,此前一直處於低價的雞肉出現了明顯反彈,一個星期就漲一塊錢,已經漲了兩次:「肉質最好的三黃雞每斤現在要賣8元一斤,基本上回到了上半年的價格水平。」
記者注意到,市場裡一整隻冷鮮雞的價格多在每斤8元上下,普通家庭吃得最多的三黃雞一般每隻在18元到24元之間,有市民稱雖然價格比11月時貴了一些,但馬上要為過年準備臘貨,少不了醃雞醃鴨,現在的價格也並不算貴。
隨後,記者又探訪了幾家連鎖超市和生鮮賣場,其中的整雞整鴨和雞鴨的各種「分解件」都在12月裡出現漲價,只不過漲幅多在每斤2元上下,一整隻雞買下來,比此前貴了5元左右。
農戶惜售等年底旺季
今年以來,國內活雞、活鴨價格呈現持續下跌態勢,再加上供應端數量不斷增加,使得整個雞苗、毛雞和毛鴨市場的行情一直處於低位,上遊養殖戶虧損明顯。業內人士介紹,在年底消費旺季到來之前,很多養殖戶開始惜售,以求在年底尋求高價,從一定程度上挽回損失。
「雞肉、鴨肉價格的低迷持續到9、10月份時,市場水平已經降到了養殖成本以下。」國內家禽市場分析師高翔介紹,直到11月,毛雞、雞苗價格才開始回暖:「雞苗和毛雞價格開始出現一定的回升,是養殖戶惜售衝擊新年、春節市場的反應。」
業內人士也稱,國慶黃金周以後,整個家禽市場行情仍處於低谷狀態,企業為了止損,進行了父母代種雞的淘汰,慢慢形成11月份到12月的市場產能減少,由此出現價格反彈的上行趨勢。
做臘雞臘鴨依然實惠
儘管活雞、活鴨的價格在冬至前的醃肉旺季裡出現上漲,但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的市場態勢與往年同期相比仍屬低位,市民為春節準備製作臘雞臘鴨等年貨依然非常實惠。
在黃孝河路的一家生鮮超市裡,醃製好的臘鴨價格只要9.9元一隻,鴨邊腿也只要6元一斤,而三黃雞每斤不到6元,屬於較低價位。超市負責人介紹,去年冬至前的整雞價格至少在每斤8.5元到9.5元,今年價格一直較低,直到最近才緩漲至7元上下。
武漢現代農業教育中心畜牧專家介紹,近年來武漢市養雞環境向好,多年來生態養雞的產量和品質都在提升,今年雞肉價格長期處於低位,重要原因就是產能較大,消費趨緩。儘管現在雞肉價格回漲,但目前正值年底消費旺季,養殖戶即使有惜售待價的心理,也更希望儘快回籠資金,價格後期上漲的動力不足。
業內人士也認為,在雞肉市場供應量依舊較大的情況下,預計2021年上半年的市場產能可能還會出現一定的釋放,雞肉價格可能還會出現小幅震蕩下滑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