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是何物——元好問的兩首《摸魚兒》

2020-12-20 萬卷縱橫眼欲枯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李莫愁時常吟誦著「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樣兩句詞。這兩句詞的作者是元好問,題目是《摸魚兒·雁丘詞》,全詞如下: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在詞的前面,有一段序言:「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輕的元好問去并州參加考試。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捕殺大雁來賣錢的人,這個人說他捕獲了一隻大雁後,另一隻僥倖逃脫羅網的大雁在天空不斷地悲鳴,盤旋著不肯離開,最後竟然墜地自殺了。元好問被深深地感動了,他買下了這兩隻大雁,把它們葬在了汾水岸邊,堆了石頭作為標記,稱之為雁丘,並寫下了這首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全詞開頭的一個「問」字,破空而來,既是對殉情者的發問 ,也是對殉情者的讚美。愛情到底是什麼,這恐怕是一個古今難解的問題,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直教生死相許」,這就是作者給出的回答,這六個字是多麼地震撼人心。古人認為 ,情到了極處,「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生死相許」就是對愛情的最高的讚美。這對大雁一年年南下北歸,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寒冬酷暑,但總能雙飛雙宿。無論是團聚的快樂,還是離別的痛苦,這多像人間的一對痴情男女 。而如今,僥倖脫網的孤雁,想想未來的道路,萬裡千山,層雲暮雪,再也沒有愛侶相伴,剩它孤單一個,又該飛向何處呢?這樣的痛苦,活下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下片用自然景物襯託大雁殉情後的悽苦。「橫汾」三句寫葬雁的地方,這裡漢武帝曾來巡遊過,但現在卻聽不到了當年的簫鼓,只剩下荒野煙樹,一派清冷。「招魂」兩句是說雁死不能復生,山鬼枉自哀啼 。「招魂楚些」意為用「楚些」招魂,《楚辭·招魂》的句尾用「些」字 ,所以叫「楚些」,「何嗟及」就是嗟何及,意思是招魂也無濟於事。「天也妒」幾句,是說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會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後化為一抔塵土。「千秋」四句,說這對大雁將會留得千秋萬代的聲名,與世長存,我們且等待著那些詞客騷人,他們狂歌縱酒,尋訪雁丘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雙大雁的堅貞感動了一個詞人,詞人的一句感慨問住了所有人。

我們再來讀一下元好問的另一首《摸魚兒》: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臥風雨。

這首詞詞前也有小序:「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其後踏藕者得二屍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並蒂者。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此曲以樂府《雙蕖怨》命篇。『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危之瑞露,春動七情』,韓偓《香奩集》中自序語。」 

這又是元好問聽到的一個悽婉的愛情故事。泰和年間,河北大名府有兩個青年男女,彼此相戀卻遭到家人的反對,百般哀求無效後,就一起失蹤了。家人以為他們私奔了,請官府代為尋找,卻杳無音訊。後來,有採蓮踏藕的人,在水裡發現了他們的屍體,撈上來,服飾容貌尚可辨認。而這一年的夏天,兩人溺水的荷塘裡,突然一夜之間開滿了憂傷的並蒂蓮。

是啊,在人世間,「情」到底是何物,值得用生命去交換?我們不知該向誰去發問,也不知道有誰可以回答。

相關焦點

  • 元好問此《摸魚兒》,為經典中的經典,問世間情為何物,千山暮雪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關於「情」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過,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但所有的解釋,到最後,都可以濃縮為「生死相隨」四字。年僅十六歲的元好問,在赴試途中,無意中聽聞了一對大雁至情至烈的愛情故事,心中震撼感慨,他為那對大雁建墓合葬,並在多次修改後,作成這首千古名作《摸魚兒》,借大雁故事,問世間情為何物。《摸魚兒·雁丘詞》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相關鑑賞
    說到《摸魚兒·雁丘詞》,你可能有些陌生。那如果提到「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你一定覺得熟悉。沒錯,這句詞出自金朝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第一次聽到這句詞,直覺上是描寫人類愛情的悽美,並沒有聯想到天上飛的大雁。
  • 16歲的元好問寫下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千百年來感動了無數人
    作者介紹及背景故事問世間情是何物?這首詞中的千古一問體現出詞人的極高情商與才華看過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李莫愁為情所困,曾經吟誦出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從此為千萬人所引用,然而卻很少有人去認真研究這首詞的出處和背後的創作故事。
  • 元好問寫下兩首《摸魚兒》,同樣情真意切
    元好問是金元期間著名的大文豪,他的《摸魚兒·雁丘詞》寫得纏綿悱惻、情深至極,其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元好問在寫這首詞之後,還寫過它的姊妹篇《摸魚兒·問蓮根有絲多少》,同樣寫的是情真意切。詞中有云: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描寫的是什麼螞蟻莊園[多圖]
    莊園小課堂2020年12月17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描寫的是哪種感情?我們好多用戶不假思索的選擇了鴛鴦之情。有好多古詩詞在以前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意思。如果要探索原意就要回歸最初的整篇詞中。螞蟻莊園問世間答案: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大雁之情鴛鴦之情答案:大雁之情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最初形容的是哪種動物螞蟻莊園[多圖]
    螞蟻莊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什麼意思?不是現在的意思,而是最初指的是什麼?12月17日的這個題目給出了兩個選項,分別是「大雁之情」「鴛鴦之情」,兩個答案哪一個才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最初形容的?下方有詳細答案。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都知道,在《新射鵰俠侶》中李莫愁出場時總會吟上兩句開場白就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那麼這首次的原作者,這就出自當時年僅十六歲的天才詩人元好問之手。第二首、第三首都讚揚曹植(或說指曹操)、劉楨等建安詩人的雄渾、剛健的建安風骨,批評張華詩「風雲恨少」和溫庭筠、李商隱詩的兒女情多,第七首讚揚北朝民歌《敕勒歌》的「慷慨」風格,第二十四首批評秦觀詩情多而力少,讚美韓愈《山石》詩雄渾剛健,有陽剛之美。當然,他的褒貶雖有他的標準,卻不一定公允,秦觀、韓愈的詩代表兩種不同的風格,都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中千古一問,實屬難答
    楔子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生死相許?」流傳數百年的愛的箴言,橫空而問,用一種懷著敬畏感的姿態昭示愛情的堅貞!被萬千有情人在心裡叩問,被千萬痴情人用一生踐行。被傳唱被歌頌被演繹,談過戀愛的人懂得,沒談過戀愛的人嚮往!一個「問」字,婉約悽惻,對至情至愛的謳歌!對至真至性的傳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原本描寫的竟然是這東西
    提到愛情題材,有蘇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壯;有卓文君「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的忠貞;《上邪》中更有「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決絕。這些都是優秀的愛情作品,然而論流傳度最廣的還是這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兩句問出了千百年大家一直想問的問題——愛情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 螞蟻莊園12月17日今日答案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12月17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大家知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話最初寫的是什麼之情嗎?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什麼意思?最初寫的是?螞蟻莊園12.17...
    螞蟻莊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什麼?想要領取小雞飼料的小夥伴,莊園小課堂大家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在這裡天天都可以進行答題領飼料,而且每次的問題都非常簡單,不過偶爾會出現一些比較冷門的知識,不知道答案也沒關係,遊戲鳥小編這裡會給大家帶來詳細的攻略。
  • 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17日答案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
    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17日答案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支付寶螞蟻莊園12月17日答案是什麼?
  •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螞蟻莊園12.17答案[多圖]
    螞蟻莊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什麼?想要領取小雞飼料的小夥伴,莊園小課堂大家是一定不能錯過的,在這裡天天都可以進行答題領飼料,而且每次的問題都非常簡單,不過偶爾會出現一些比較冷門的知識,不知道答案也沒關係,遊戲鳥小編這裡會給大家帶來詳細的攻略。
  • 元好問:寫出「問世間情為何物」的金朝才子,一生多情卻活得悲楚
    金朝、南宋、蒙古、西夏四國大混戰,元好問親眼看著母國從繁榮一步步走向滅亡,詩句之中盡顯喪亂悲涼。後人經常感懷「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悽美,才沒有讓這位孤弱書生被歷史黃沙徹底掩埋。元好問跪在母親面前,低聲說道:家中無人答疑解惑,我想去陵川大山裡拜師求學(從陵川郝晉卿學)。這位少年遊走在陵川山間,沿途風光衝淡內心悲痛。奇峰怪木激蕩出詩情畫意,讓元好問頓時明白父親的苦衷。一枯一榮,真的可以消除世間煩惱。
  • 萬裡層雲,千山暮雪,痴情難了——讀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金朝:元好問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 那個寫出「情為何物」的元好問,究竟是怎樣的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元好問《摸魚兒 雁丘詞》
  • 一首《梅花三弄》,包含幾首古詩,是兩首還是五首?
    思念家鄉的時候,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是否會讓你更加思鄉心切。韶華退去,無限感慨的時候,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是否更讓你思緒萬千?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或許就是感情的最高境界吧!
  • 螞蟻莊園問世間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問世間[多圖]
    問的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哪種感情。這句詞我們在電視還是生活中都會遇到。哪麼這句詞最開始是描寫的哪種感情呢?螞蟻莊園問世間答案: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初寫的是?大雁之情鴛鴦之情答案:大雁之情
  • 元好問的一首《邁陂塘.雁丘詞》,賺足了痴情人的眼淚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問世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每次聽姜育恆這首《梅花三弄》都會被那句盪氣迴腸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而打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就是最有力的回答——至情至聖生死不渝。
  • 元好問避難三鄉
    插圖/王偉賓  □谷礦強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首被人無數次引用、感動了無數人的《摸魚兒·雁丘詞》,其作者是元好問。14歲時,元好問又師從陵川人郝晉卿,逐漸博通經史、淹貫百家……  元好問生活的年代,宋金元連年交戰,地處晉北的太原、忻州,更成為蒙金戰爭蹂躪之地。他從16歲起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但屢試不第。貞祐四年(1216年)五月,為避兵禍,27歲的元好問攜全家渡過黃河,寓居宜陽三鄉。當年十月,蒙古軍攻克潼關,元好問與家人南渡洛河,避難於女幾山(今稱花果山),直到年底蒙古軍北歸,他才重返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