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母乳餵養,如何在產後恢復黃金期瘦身成功?你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嗎?產後的媽咪多見「氣血虛、脾溼」的水腫體質,本以為餵母乳可以消耗熱量約 500-700 大卡,結果肚子更容易餓吃更多!加上照顧小孩,身心俱疲,睡眠不好、沒時間運動,基礎代謝率更低,期望靠自己節食運動,多半不容易減下來。坐月子到底要如何分階段進補同時兼顧瘦身呢?生化湯怎么喝才正確?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女性分娩後,各個臟器恢復到孕前的生理狀態,通常需要6周左右,臨床上稱產褥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坐月子」,這個時間段要以休養為主,尤其是有貧血、剖腹產或順產傷口恢復慢的產婦,瘦身計劃不能過早實施。一般來說,產後6周到6個月是瘦身黃金期。眾所周知,要想成功減肥,就要遵循「攝入熱量低於消耗熱量」的原則,而產婦的生活作息恰好與其相反——臥床不動、大補特補,這樣除了增加瘦身難度,更重要的是不利於身體機能的恢復,還可能引起血栓等問題。新媽媽們不妨試試以下幾個事半功倍的建議。
沒錯!產後媽媽體重滯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哺乳(包括哺乳時間、頻次等)、體力活動、睡眠時間、營養膳食因素等與其密切相關。乳汁分泌可消耗在孕期儲存的脂肪,有利於乳母體重的儘快復原。
其實,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有的人雖然體重恢復了,但體型卻不好看,這說明其核心肌群很脆弱,這也是很多媽媽產後腰疼的原因。這時,可以通過兩個動作改善:1.趴在床上,背部放鬆,抬頭吐氣,像貓一樣拱背,同時吸氣,整個脊椎儘量向上頂,頭部下垂。2. 平躺在床上,彎曲一側膝蓋,雙手抱住膝蓋,儘量讓膝蓋靠近胸前,維持15-20秒,做3-5次後換另一側重複。
那怎麼兼顧減重與餵母乳?又想節食減重,又擔心影響乳汁不夠餵寶寶?可參考以下建議。產後乳汁不足又發胖,怎麼辦?【餵母乳的瘦身飲食】早午餐正常,或者午餐 1/2 澱粉,晚餐無澱粉。早餐可以煮四神湯來喝,不加酒不加小腸避免,不必要的熱量,健脾胃、去溼氣、消水腫。蛋白質 (尤其是牛奶、雞蛋) 和湯湯水水多攝取,增加乳汁。肉湯可以多挑選脂肪量較低的白肉 (雞鴨鵝) 取代脂肪量較高的紅肉 (豬牛羊),煮好之後可以先冰在冰箱,隔天撈去浮在上面的油脂之後,再加熱來喝。多喝海鮮湯(鱸魚、蛤蠣、蝦子發奶),已有鮮味,加蔥姜提味即可,不須再加鹽巴或味素。
產後瘦身快的重要因素還是控制孕期體重。國外建議孕期增加的體重為25-35磅(約11-15公斤),國內很多產科醫生則建議控制在10-12.5公斤,只要遵循這一點,不需要太多努力,產後半年就能恢復身材。但若孕期增加的體重超過35磅(15公斤),則至少需要10個月到兩年的時間。
女性在圍產期要經歷一系列體重變化,大多數小主生育後,體重都會較孕前有不同程度增加。從健康的角度而言,美國一項21年的追蹤調查研究證明,孕期和哺乳期體重變化和女性遠期肥胖的發生密切相關,產後體重滯留是導致女性遠期肥胖的主要因素。
只是42天內:主要任務是通過調養讓身體恢復。42天後:產後42天複查無異常後,就可以開始做運動了,如在室內慢走,或者在床上做簡單的四肢鍛鍊。兩個月左右:可適當增加戶外鍛鍊,如散步、慢跑等,運動強度以讓心率達到每分鐘125次為宜,每天運動半小時,直至身體微微出汗,「這樣可以加速代謝,達到瘦身效果。」產後三個月:只要身體無異常,此時可以恢復到孕前的運動水平,與普通成人的運動量相當,並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記住要多做到戶外運動、曬太陽,增加陽氣同時排汗消脂。
總而言之,一般坐月子煮上一鍋麻油雞,一用就是半瓶、一瓶酒,量實在太多,其實只需要加 1 杯或幾湯匙酒就有效果,此外麻油的熱量高,建議減量使用,或者可以用苦茶油代替輪流煮,減低熱量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