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北養」,今年投放市場60萬斤,有大黃魚、黑頭、鱸魚、紅加吉……

2020-12-23 海報新聞

半島記者 劉雪蓮

在南方,野生的大約兩斤重的大黃花魚,市面上可賣到三四千元一斤。而在青島,大黃花魚很多時候也就百八十元一斤,而且即使嘴刁的青島人也吃不出「土腥味」,有些青島人禁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買了「假黃花」。

12月25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局長苟團年做客《行風在線》,與大家分享青島「南魚北養」的經驗,通過這一養殖方式,今年約有60萬斤魚上市,其中就包括大黃花魚。

「禁漁期4個月,老百姓沒有魚吃怎麼辦?」苟團年表示,在保護海洋資源、每年嚴格執行禁漁期「堵」的政策同時,青島還著手做「疏」的工作,來豐富老百姓的餐桌。

大力發展深海網箱養殖就是重要途徑之一。苟團年舉了個「南魚北養」的例子。南方養殖的大黃魚,養到兩三斤後,就到北方來,進行深水網箱養魚。因為我們的水乾淨,魚放到網箱裡,不投飼料,用太陽能板吸收太陽能,晚上變成燈光打到水裡面去,吸引了海裡面的小魚小蝦進去。經過大約5個月的養殖,被海水環境「淨化」後,南方養殖大黃魚的土腥味就沒了。

苟團年說,通過這樣的養殖方式,青島今年大約有60萬斤魚可以上市,除大黃魚外,還有黑頭、鱸魚、紅加吉等。

不好青島人愛吃三文魚,苟團年也帶來一個好消息。「出去之後160海裡,有一個冷水灘,我們進行三文魚的養殖。」苟團年說,三文魚養殖的第一個網箱已經下海,明年第二個網箱下海,一共會達到120萬噸的養殖規模。

苟團年還提到,青島國信集團要搞國內首套養殖工船,一次性可以養8萬噸魚。養殖工船會根據魚類不同時期的生長規律,比如魚幼時在浙江,再大大跟著潮水到江蘇,最後可能到了遼寧,跟著水流來養殖,給它一個自然的生長環境,養出來的魚品質會非常好。

相關焦點

  • 休漁期不休「魚」一條福建大黃魚的千裡青漂路
    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除了養殖本地海產品之外,還引進大黃魚、鱸魚、真鯛等市場認可度高的南方優質魚,利用南北海水溫度差異接力養殖。今年3月底,魯海豐海洋牧場派出多名專業養殖技術人員前往福建實地考察,51歲的薛維強就是其中之一。投放魚苗。
  • 探訪青島最大規模海洋牧場 「南魚北養」豐富市民休漁期餐桌
    進入伏季休漁期已經20多天,市場上的海鮮以冰凍和養殖為主。 21日,記者探訪島城最大規模海洋牧場了解到,歷經10年建設,這裡可年收穫各類海珍品3000餘噸,通過「南魚北養」豐富市民餐桌。  截至目前,魯海豐海洋牧場累計投資10.7億元,年收穫野生海參、鮑魚、鱸魚、黑頭等各類海珍品3000餘噸;年接待釣客近1.5萬人次,年接待觀光餐飲遊客2萬餘人次,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 七萬斤大黃魚僅剩一半,鱸魚死了十餘萬斤,都怪Ta!
    這一片網箱內原本養著7萬多斤岱衢族大黃魚,成魚每斤售價約50元。颱風過後,泰半死亡,翻白漂浮的死魚看得丁文武心碎。 大黃魚死了一半,十幾萬斤鱸魚,則僅存活約一萬斤,如今已削價處理。養殖場每天還在打撈因受傷陸續死去的大黃魚。破損的沙袋正在補充,輸送餌料的自動滑軌,要等明年再修了。
  • 本地養殖鱸魚黑頭價格高 記者赴海上打探揭秘(圖)
    清蒸鱸魚、紅燒黃魚、黑頭燉豆腐……這三道菜品,島城市民應該不陌生。由於市場消費量大,海捕的又不夠吃,除了南方送來的養殖魚外,現在本土的養殖魚也悄然多起來。它們都生長在島城哪片海域,海水質量咋樣?從小魚苗開始,都吃啥長大?10月9日一大早,記者來到嶗山灣深處的養殖海域一探究竟。
  • 浙江台州:2斤以下仿野生養大黃魚一百塊一斤
    &nbsp  仿野生養大黃魚 有人已在嘗鮮&nbsp&nbsp  □記者 彭日立  2015年1月24日,太陽剛剛下山,在浙江台州大陳馬道頭海域超大型圍網的工作平臺上,台州市恆勝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恆勝水產」)的工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他們要把圍網裡仿野生養殖的大黃魚起捕裝箱,以便第二天一早運輸到市場銷售。
  • 北京成功實現南魚北養 市民在家門口吃上自產金目鱸魚
    北京成功實現南魚北養 市民在家門口吃上自產金目鱸魚2012-04-09 10:11:00  水產養殖網  日前,筆者來到位北京於密雲的市南魚北養試點基地時,一條條金目鱸在封閉的池中遊得正歡實。&nbsp&nbsp&nbsp&nbsp&nbsp「瞧瞧,多壯實!這第一批引進的金目鱸魚現在都長到2斤多了。這可是本市首次成功批量養殖南方的熱水型魚。」北京市農業局水產處負責人介紹說,今年開始,金目鱸、筍殼魚等南方魚種都將逐步實現本地養殖。
  • 青島海底小高層揭秘:黃魚住1樓鱸魚住頂樓(圖)
    「這裡也是島城最大的生態漁業示範基地,擁有深水抗風浪網箱55個,每年大約出1000多噸海鮮,目前主要養殖黑頭、鱸魚、黃魚、牙鮃、美國紅魚、海參、鮑魚等魚類和貝殼類等海產品。」該基地經理薛清海向記者介紹。  在薛清海的帶領下,記者乘坐養殖船「魯黃養60002」號經過10多分鐘的海上航行,來到距離碼頭1000多米的深水網箱養殖區。
  • 青島漁業資源銳減 市場上六成魚是人工養殖
    一條鱸魚100多,買兩條還湊不齊酒宴  在小港水產品批發市場的一家魚行前,兩條大個的鱸魚擺在砧板上,「這可是真正的野生鱸魚,長了兩年有6斤重。」說完,老闆張海寶拎著魚頭拽了起來:這條鱸魚的個頭大,身上的青色較深,背上的魚鱗在燈光下閃著亮光。
  • 2020加州鱸魚養殖新技術及養鱸魚的市場前景分析
    養鱸魚的市場前景加州鱸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魚鱸、嘉、鱖、魽魚之一,肉質堅實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和多種維生素。加州鱸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適溫較廣的名貴肉食性魚類。可在池塘中與家魚混養或單養,也可在清水塘中精養。
  • 20萬斤小黃魚是怎麼來的?岱衢族大黃魚「回家」 ……
    船老大一網捕上20萬斤小黃魚, 船都裝不下的視頻與圖片曾一度刷爆朋友圈 魚堆魚,層層疊疊,密密麻麻 隨著海水湧動……
  • 常州養魚戶沈田祥:一畝半水面養20萬斤青魚
    &nbsp&nbsp&nbsp&nbsp特別是藥物投放,僅為傳統養殖方法的1/286&nbsp&nbsp&nbsp&nbsp沈田祥今年49歲,在江蘇常州金壇指前鎮蘆溪村養魚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主要養殖青魚、鯽魚等常見水產品。
  • 工廠化養殖加州鱸年產45萬斤!
    沃達水產技術總監王璽嶺  6-8月份,南方高溫天氣不斷,是加州鱸魚出魚最容易硬骨的時候,流通商收魚壓力巨大,加上長途跋涉,來到北方就成了「仰泳鱸魚」了,因此這段時間能「遊」到北方市場的加州鱸特別少,是供應斷層期,也是魚價高峰期。
  • 養了一整年鱸魚,收穫時卻沒幾條好魚,問題出在哪裡?
    養了一整年鱸魚,收穫時卻沒幾條好魚,問題出在哪裡?這個標題很多朋友會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仔細去理解這個話題會發現,恰恰它提到了減產的重要因素,老漁也是特別希望每個老闆都可以高產,賣出好的價格。接下來給大家分析幾個不能高產的原因。
  • 2017年5月13日對蝦羅氏蝦海鱸魚金鯧魚石斑魚黃顙魚生魚羅非魚草魚...
    珠海、新會區域大規格蝦存塘量持續減少,價格穩中有升。中山區域存塘大蝦少,暫停報價,整體放苗率估計在8-9成,發病率在3-4成,以上罾轉肝和軟殼問題居多。具體:南朗、三角、民眾、港口,民眾白蝦養殖發病率60%,其它部分市場7成左右正常,平均大蝦在60-70條較多,70條價格在30元、60條/35元,羅蝦30條58元。
  • 2019年他們引進養殖加州鱸魚取得良好效益,今年又放苗繼續養了
    2019年他們引進養殖加州鱸魚取得良好效益,今年又放苗繼續養了2020-04-15 23:2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菏澤水產        瀏覽量: 4524 次 為穩定單縣漁業生產,保障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單縣水產服務中心紮實抓好春季魚種投放工作。
  • 東海野生大黃魚滅門記
    在他們對大黃魚的口述中,爵溪,是一個絕對不能跳過的地名。象山之北,有鎮名為爵溪。昔為漁村,因村南一溪林茂噪,故名「雀溪」,元代諧音作「爵溪」。三面環山,東頻大目洋。世代捕魚為生,清時已蔚成漁埠。清末,捕大黃魚之量居浙洋前列,所產「爵鯗」為朝廷貢品。
  • 短短幾天60萬斤鯔魚翻了白肚皮 溫嶺15家養殖戶損失1600萬·都市快報
    上遊的岸邊發現了不少農藥瓶子 溫嶺人陳行增養了20年鯔魚。去年下半年,他和其他養殖戶拓展了江蘇的銷售市場,就擴大了養殖規模,從去年的8萬斤鯔魚,增加到今年的15萬斤。 陳行增投入了200萬元,這差不多是這些年的所有積蓄,既然銷路不愁,他期盼著今年能多掙一筆。
  • 邢臺市今年計劃推廣節水型鱸魚養殖1萬畝
    全市今年計劃推廣節水型鱸魚養殖1萬畝魚兒水中遊 致富不用愁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邢雲 通訊員楊永麗)芝士蛋黃焗鱸魚、龍蝦汁水蛋蒸鮮鱸魚……10月15「我家魚塘共有12畝,7月1日前後,先後投放魚苗約1.4萬尾,鱸魚數量約為1.26萬尾,上市時每條鱸魚可以長到1.2斤左右,按一斤22元計算,這個魚塘大概可以收入27萬元,除去生產成本,賺個15萬左右不成問題。」他認真算過帳,「這下鱸魚變『金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