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肩,上來就盲目開肩,就是耍流氓,這一篇教你安全高效開肩

2020-12-19 凡一說瑜伽

之前寫過幾篇關於解剖的基礎知識,其實只能算是講一些基礎的概念吧,畢竟我不是這個專業的。今天再圍繞著肩關節和大家說一些基本的結構和概念,了解了這些,你就能夠真正的理解什麼是開肩,如何開肩,以及為什麼要開肩。

同樣的內容有點枯燥,但是我儘量以最直白方式表達出來,看的時候需要有一點點耐心,但看完絕對是值得的。

第一部分:肩部幾塊重要的骨頭,以及骨頭上的重要結構。

先看下圖,來認識幾個基本的骨頭和關節。下圖

1、胸骨,

看上去像一把懸在胸口的寶劍。兩側的肋骨就是通過胸骨連到一起形成胸廓,在我們身體的正中間,把身體分成左右兩半。胸骨最上端的叫胸骨柄,像寶劍的把柄;中間的叫胸骨體,是寶劍的主體,下面的叫劍突,寶劍的尖頭。

2、鎖骨,

我覺得是人體中體型最優美的骨頭,跟人體曲線一樣呈S型,美麗的鎖骨也是性感和身材的象徵,

下圖,換一個角度看鎖骨,你會有別樣的感受。有點像嬰兒的脊柱,還沒有腰曲的時候。

這兩塊骨頭都在人體的前面。

3、肩胛骨。

是一塊三角形的扁骨頭,一面貼著我們後面的胸廓,其實也不能叫貼,他是懸在胸廓後面的,通過肌肉連接,骨頭中間是沒有連接。肩胛骨的下面是有弧度的,和胸廓肋骨的弧度相吻合。

肩胛岡:肩胛骨後面長出來的像山岡一樣的結構,把肩胛骨分成上下兩部分:岡上和岡下。我們熟知的岡上肌和岡下肌就是一個長在岡上,一個長在岡下。

肩峰:肩胛岡外側的頂點,用手很輕易的就能摸到,順著鎖骨向外摸,肩部最高的點就是肩峰。

喙突:肩胛骨外側角突出來的一個像鳥兒的嘴一樣的結構,我記得老師跟我們講過,所有叫突的結構,上面都是很多肌肉附著,是專門用來掛肌肉的。

關節盂:像凹凸鏡的凹面,這個凹面很淺。當然了這個關節盂外面還有一個關節唇,相當於加深了這個凹面

4、肱骨,也就是大手臂骨。

左圖綠色的部分叫做肱骨頭,可以理解成:肱骨的上面、上頭、頭部。這個肱骨頭相當於凹透鏡的凸面,和肩胛骨關節盂的凹面正好吻合。

其他的結構,我們就不多說了,用到的比少。

第二部分:肩部周圍的關節。

肩關節我們幾乎是掛在嘴上,每天都要說,特別是對於運動的人來說,不管是瑜伽還是別的運動。但是肩部並不單單指的肩關節,它是一個整體,連接著上肢與胸廓。這個整體有兩個最重要的功能:使上臂有很大的運動幅度,並且保持穩固性。

嚴格的來說,肩部周圍有4個關節(也有書上說5個關節)。其中1個假關節,3個真關節。很多人可能要問了,怎麼還有假關節,假關節是什麼意思?簡單的說假關節就是他不符合關節的定義,但是它有關節的功能。比如肩胛骨和胸廓之間,肩胛骨浮在胸廓後面,只有肌肉把他們兩個連在一起,沒有關節面也沒有關節囊,但是他們兩者像關節一樣運動。有點像我們說的編外人員,他不在編,但是他行使在編的所有權利和享受在編的所有福利。下面我們逐一來看一看。

我們先來看三個真關節:符合關節定義的關節。他們分別是:盂肱關節,胸鎖關節,肩鎖關節。

關節的定義是:骨與骨之間相連接的部位稱為關節,又分為可動關節和不可動關節。

(劃重點)1、盂肱關節:是肱骨的股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之間形成的關節。我們老百姓平時說的肩關節大多指的是盂肱關節。

盂肱關節的運動:前屈和後伸;外展和內收;外旋和內旋。

前屈和後伸:手臂前後擺動,向前擺動時是前屈;向後擺動是後伸。下圖

外展和內收:手臂左右擺動。像身體內側擺動時叫內收;向身體外側擺動時叫外展。

外旋和內旋:肩膀不動,手臂劃圈。像我們小時候哄孩子玩的撥浪鼓一樣。向內轉的時候叫內旋,向外轉的時候叫外旋。下圖

這張圖來表示內旋和外旋,大家可能有點懵。正常站立手掌朝著大腿外側,大拇指朝前。大拇指向外向後轉動,使掌心朝前,這個動作就是外旋;大拇指向內向後轉動,使掌心朝後,這個動作就是內旋,想內向下。

下圖是外旋,如果再把掌心轉回來,就是內旋了。

其實關於內旋外旋,把手放在大手臂上,你會感覺到大手臂在你掌心裡的旋轉,多做幾次,你就能對上號了。很簡單,就是說起來有點繞而已。

大家發現沒有,盂肱關節的運動分3組6個活動方向,和髖關節的活動模式一模一樣。我們可以抬起胳膊,前後畫圈,也可以左右畫圈,活動範圍非常廣,從理論上來講,盂肱關節的活動範圍是360度無死角。

但是肩關節和髖關節又是不同的。

肩關節的關節盂比較淺,有點像把桌球放在一個口比較淺的託盤裡,其實這個比喻還不是很恰當,因為關節盂很小,但是股骨頭卻很大,關節盂只能包住股骨頭的1/3~1/4的樣子,當然關節盂外面還長了關節唇,類似於加了一個軟墊,加深了關節盂的深度,但即使這樣,股骨頭依然不能全部伸到關節盂裡面去。

這個結構決定了肩關節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但是肩關節不夠穩定。我們說的脫臼就是指肱骨頭從關節盂裡面出來了。

髖關節的關節盂比較深,有點像把桌球放到一個玻璃瓶子裡。所以髖關節比較穩定,可以應付我們日常的行走,跑,跳等身體的移動,並且承受身體的重量。

我們經常說髖關節比較緊,需要開髖,這也是有髖關節的結構決定的。

2:胸鎖關節。胸骨和鎖骨內側之間形成的關節。我們一低頭,下巴抵住的窩兩側就是我們的胸鎖關節。

胸鎖關節的運動:我們向上聳肩的時候,鎖骨也跟著向上聳,我們鄉下降肩的時候鎖骨也跟著向下降;我們說的圓肩,鎖骨也會向內扣;我們說的打開胸腔,鎖骨也是向後打開的,在瑜伽練習中,我們經常說打開胸腔,就是指胸腔向上提,沿著鎖骨向兩側打開,而不是指把胸腔向前平推。

3、肩鎖關節。肩胛骨肩鋒和鎖骨外側之間形成的關節。

相對的這個關節我們平時說的也比較少。為了節省篇幅,只講重點,這兒略過。

(劃重點)4、肩胛下關節,也可以叫肩胸關節。這是一個假關節。是肩胛骨和胸廓之間的活動。他們之間沒有關節囊,沒有關節面,沒有任何地方相接觸的地方,但是肩胛骨可以圍繞著胸廓發生關節的運動。

肩胛骨的運動範圍:上提、下降;內收外展;旋外旋內。

上提和下降:肩胛骨上下運動。下圖

外展和內收:肩胛骨左右運動。下圖

旋內和旋外:肩胛骨沿著胸廓壁向上向內旋,向下向外叫旋外,下圖,

圖片中的文字,我上課做筆記的時候寫錯了。正確的是:手臂上舉時肩胛骨旋外;手臂下落時,肩胛骨旋內。你可以用左手摸右側肩胛骨下角,然後右手臂上舉下落,會明顯感覺到肩胛骨在你手心運動。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肩胛骨和肩胛骨的運動。如果肩胛骨運動受限,那麼我們手臂的運動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你可以試一試,控制你的肩胛骨不動,你動一下手臂看一看。

肩胛骨在整個上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肩胛骨穩定,上肢就能穩定;肩胛骨有力量,整個上背和肩膀就有力量;肩胛骨的活動不受限,整個上肢帶的靈活度就會大大提升。

當然整個肩部是一個整體,我們在做瑜伽體式中也好,在日常生活中也好。肩周圍的關節都是整體運動的,大家協調一致,才能讓我們的關節靈活,才能完成精細的動作

想安全高效的開肩是先了解肩部結構,在保證肩部穩定的基礎上,恢復關節原本的靈活度。

這一部分就寫到這了,介紹了一些基礎的重要的結構和關節。如果大家感興趣,覺得文章有用,我會接著具體講這幾個關節周圍的肌肉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

相關焦點

  • 總感覺開肩沒有開到位?這幾招讓你感覺開肩的樂趣
    但是就是開肩這一項上,總是感覺針對性不強,導致自己老有開肩開不到位的錯覺。問小美具體的開肩練習該是怎麼樣的呢?小美下面就針對開肩練習,給大家推薦幾組瑜伽體式。首先小美跟大家講一下開肩的作用和樂趣所在。開肩開的好,我們整個人看起來都是有氣質的。你想想為啥當過兵的人看起來都是精氣神十足?因為長時間在部隊裡被糾正站立姿勢。」
  • 自己練瑜伽不會開髖開肩?一口氣為你詳解6套完整的開肩+開髖序列
    給大家分享6套完整的開肩開髖為主題的練習序列。提到開肩開髖,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難、疼這些消極的想法。其實開間和開關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要方法對,有足夠的耐心,給自己的身體足夠的時間,也並不一定要伴隨著疼痛才可以的,完全可以做到無痛開肩開髖。
  • 一時開肩一時爽,一直開肩一直爽
    那今天哦,大眼妹給大家來幾個有些難度的動作,讓你開——肩!一時開肩一時爽,一直開肩一直爽~有點難度的開肩體式,練起來不手軟,肩膀才能完全打開
  • 瑜伽進階必練的9個開肩動作,感覺超級強烈!
    最近,又有很多伽人諮詢瑜伽開肩的動作,說之前的開肩練習已經沒有什麼感覺啦,有沒有什麼進階版本的,答案當然是有的哇。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推薦,9個適合瑜伽進階伽人練習的開肩動作,初學者伽人先收藏,打好基礎再慢慢嘗試練習。
  • 10套瑜伽序列,開肩開髖緩解疼痛,適合不同主題課!
    瑜伽序列辣麼多每天都不知道該練什麼?其實,每個人練瑜伽的需求可能不盡相同,但都是為了健康,所以,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比如有的同學肩頸不適,就要多練習肩頸理療的序列;有的同學想要開髖,就可以選擇開髖的序列。今天給大家分享10套超好用的瑜伽序列,不同主題,總有一套適合你!
  • 肩背僵硬?試試這些瑜伽動作,開肩開背,改善含胸駝背!
    我們先了解一下瑜伽裡常說的開肩什麼叫「開肩」?肩關節是上半身最靈活的關節,有六個方向的運動。分別是屈(手臂上舉),伸(前伸展式),外旋(大拇指朝外),內旋(大拇指朝內),外展(手臂平展)和內收(鳥王式)。當這六個方向都靈活自如的時候肩膀就打開了。
  • 不知道肩膀遠離耳朵的細節和重要性,就別抱怨為什麼你開肩沒效果
    因為聳肩可以讓你手臂伸得更直,並且雙手能夠毫無壓力的在頭頂合十。但是這不是靠手臂力量和肩關節的靈活度把手舉上去的,而是肱骨頭遠離關節窩、胛骨向上移動、斜方肌向上推、壓迫頸椎為代價換取的空間,把手臂連同肩關節整個拎上去了,練再多肩關節的靈活性也不會得到改善,只會把肩練得越來越厚,脖子越來越不舒服。
  • 堅持開肩30天以上,你的體態將發生大改變
    很多瑜伽人都有肩膀僵硬的困擾,肩關節活動度不夠,往往伴隨著含胸駝背的體態,不僅讓人看起來沒有活力,還特別影響氣質,所以開肩很重要……開肩有什麼好處呢?1、靈活肩關節,緩解疼痛現代人久坐不運動,很容易造成肩關節僵硬,開肩能夠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度,告別僵硬,還能緩解肩頸不適感。
  • 6個簡單的瑜伽動作,開肩&開背感覺超級強烈
    今天,給肩背部超級僵硬的伽人,分享6個簡單的瑜伽動作,開肩&開背超級有效,一定要試試! 動作1:
  • 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開肩?是不是和氣質有關
    相信在大家念書的時候都有個記憶深刻的事情,那就是每次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免不了要求我們挺胸抬頭,一整節課都要在座位上保持標準的坐姿,老師嚴格的要求就是防止出現彎腰駝背的現象發生。小密設想了一下一個女生面容姣好,身也不錯,可是卻彎腰駝背肩膀松垮,那麼應該擁有的女人味也在瞬間崩塌了。
  • 「肩緊」駝背體態不佳,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樣開肩有奇效
    點擊關注 / 每日獲得解鎖更多體式喔 文 :Megan | 畫:五三三「肩緊」是現代人的一大通病,玩手機低頭、走路低頭、工作低頭……簡直是無所不其極地在低頭!不僅造成體態不佳的問題,圓肩、駝背、伸脖、背厚等等,還會造成很多健康問題,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肩膀、脖子酸痛,痛起來整個人都不好了!今天分享幾個開肩有奇效的動作,快get起來!
  • 女子學舞蹈練開肩,老師一個動作,她肋骨被壓骨折!更過分的是……
    練習跳舞都知道需要壓腿、開肩、下腰、拉胯……這些都是舞蹈生慣常的練習動作但是,這些專業的訓練動作其實有很大危險性 廣州的銀小姐萬萬沒想到,她在一次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因為老師用力過猛,自己的肋骨 竟然被按骨折了 …… 銀小姐在「水靈子」舞蹈全國連鎖人和分校區交了18000元學習鋼管舞今年12月初在一節軟開課上機構的曹老師給她做「開肩
  • 肩頸脖子疼?一味的上瑜伽開肩課,為什麼反而把肩膀拉傷了?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基礎性的,普及一些關於肩頸的問題和理療肩膀的理論和思路。其講述風格採用最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所以,不要擔心看不明白而焦慮,即使不明白,留言和私信我都很方便。無論是瑜伽老師,還是習練者,或者是忙碌生活中的你,我相信,這篇文章都會從不同立場呈現出它的價值。同時,講之前先給大家拋出一個問題:肩頸不舒服了?
  • 尤其這3步,讓你擁有最美的天鵝頸!
    尤其這3步,讓你擁有最美的天鵝頸!頸肩部的儀態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氣質,今天來教大家一些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去改善頸紋和肩頸儀態。如果太複雜大家也難以堅持,所以提取了最重要的內容進行演示,每天15分鐘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哦!
  • 牛面式:挺胸收腹,狂野式:開肩開髖
    瑜伽的體式都有它對應的功效和注意事項,比如在做牛面式的時候要注意挺胸收腹,而狂野式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幫我們身體開肩開髖,知道一些這種注意事項和功效,能夠讓我們的練習更加有針對性,比如你想來一個好看的拉伸體式,讓身體放鬆一下,那狂野式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了。
  • 全套開肩系列,練出Jennie的性感直角肩,讓你顯高又顯瘦
    即使是穿著最容易暴露身材缺點的吊帶裝,也絲毫露不出一點身材上的破綻,上身肌肉線條緊實,雙肩走向平直,給人以輕盈靈動的美感,今年夏天的頂配看來就是你是否擁有直角肩了。反過來講厚重的肩背對男性來講是安全感、力量感的象徵,但是對妹紙們來說,可謂是夏天的災難了,就拿氣質文藝少女張子楓妹妹來說,同樣是身著吊帶裙,完全暴露出她的厚重的肩頸線條,脖子顯得又短又粗,整個人增胖十斤不止,90斤的體重都有120斤的既視感了。
  • 文玩摺扇的常見肩形有哪些?
    因此,扇肩的造型和位置的把握,也是衡量制扇師傅及其作品是否完美的一個重要因素。 斑竹常見扇子肩形 在傳統摺扇中,有四種肩形最為常見:廟門肩、美人肩、平肩和無肩,從制扇習慣上分別配合不同的扇子頭型
  • 看王菲和鄭爽的肩頸就知道了,分2步練出直角肩
    看王菲和鄭爽的肩頸就知道了,分2步練出直角肩在開始今天的分享之前先讓大家看一張圖片,下圖只是兩個背影,你完全不了解她們擁有怎樣的靈魂。現在讓你把「氣質優雅〞這個詞投給其中的一位,你會投給誰?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投給右側的這個背影。可見身材的影響有多大?
  • 做好6個瑜伽動作,幫你輕鬆瘦腹
    做好6個瑜伽動作,幫你輕鬆瘦腹 明明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可因為肚子上的小肚腩卻讓你無法驕傲的抬起頭展示你的美麗。今天小編教你對抗小腹贅肉的6個瑜伽動作,幫你終結小肚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