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為什麼不能過度「壓/折」手腕?(附正確發力方式)

2020-12-21 瑜伽的事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聽瑜伽老師在課堂中說,手支撐類的體式,不要太用力或者過度的壓/折手腕,比如下犬式、斜板式、側板式、手倒立等等

但很多伽人,尤其是初學者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練瑜伽,如果手腕的位置力量減弱了,就感覺整個手臂都沒有力量了,整個支撐動作都做不起來了。

於是乎,就會經常問到,練瑜伽,為什麼不能用力過度「壓/折」手腕?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神經、血管、肌腱都從手腕的腕管穿過,如果在瑜伽的過程中,用力或者過度的去「壓/折」手腕,就會導致從腕管穿過的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受傷。

而初學者剛開始練瑜伽,核心和肩背部手臂的力量都是比較弱的,在做手臂支撐類的動作,比如斜板式、側板式、倒立等,就很容易將過多的壓力集中在手腕上。

這個時候,最好要儘量的去減弱壓手腕的力量,讓身體其他的位置來發力,比如斜板式、側板式,其實,更多的是使用核心或者上背部力量,連接手掌和手臂的腕關節更多的起連接和穩定作用。

所以,練瑜伽的時候,一定不要不能用力過度「壓/折」手腕,初學者尤其要注意啦。

而即使不練瑜伽,平時使用電腦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不要經常的處於壓折手腕的狀態,否則也會很容易患滑鼠手,腕管症候群等問題。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伽人問,練瑜伽,該如何正確的發力避免用力過度「壓/折」手腕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雙手的發力,只需要找到雙手支撐墊面最穩固的3個點,那就是大拇指下方的大魚際(大部分的力), 食指的根部下方(大部分的力),小指根部的下方(少部分的力)。

當練習者用這3個點形成的三角形壓墊面的時候,雙手就可以很穩定也最好發力,同時也有效避免了手腕的過度壓力和傷害。

最後,練瑜伽,如果你的手腕經常無力,容易代償的產生疼痛,下面這套靈活&加強手腕的練習,一定要常練哦。

動作1:

站立,右手前平舉反轉掌心朝上,曲手肘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背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2: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曲手肘,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背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3: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左手握住右手的手掌向上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4: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左手握住右手的手掌向下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5:

跪立在墊面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雙手掌背壓在墊面上,伸直手臂保持5-8個呼吸

動作6:

四角跪姿在墊面上,雙手五指分開食指以及無名指根部,張根用力壓向地面帶著手倒立手推地的感覺,保持5-8個呼吸轉換手指的方向,將指尖指向膝蓋手掌根部朝前,延展大臂內側和手腕保持5-8個呼吸,重複練習2-3組

動作7:

山式站立,雙手握毛巾雙手用力的擰毛巾正反各練習5-8組

動作8:

分別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以及小指和大拇指一起捏小球,分別保持20-30秒手用力的握小球,保持30秒全部的手指伸直用力捏小球保持20-30秒

動作9:

手握小啞鈴,掌心朝上先放鬆手腕,然後用力有控制的向上重複練習8-12次

相關焦點

  • 練瑜伽手腕疼怎麼辦?這些手腕的知識要了解!
    最近,收到一些伽人留言反饋說到練瑜伽總是手腕疼該怎麼辦?尤其是需要手腕支撐落地的體式!手腕骨屬於人體內最小的骨骼,所以手腕擁有較好的靈活性,而承重性較差。當練習或發力模式錯誤時,讓手腕承擔了過多壓力,就會導致手腕疼痛!二、那瑜伽練習過程中有哪些錯誤模式容易導致手腕疼?
  • 練瑜伽手腕疼?那是你沒用對力,學會正確發力才能避免疼痛
    大多數人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手腕上進行輕度伸展(如駕駛,打字等),這種持續的輕微延伸使得手,手腕和前臂區域的頂部因習慣性過度使用而緊張。同時,手,手腕和前臂的底部較弱且未充分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肌肉張力的不平衡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腕管症候群,肌腱炎和其他形式的手腕慢性疼痛。
  • 練瑜伽,學會腳掌發力原來那麼重要!
    練瑜伽,很多人注重體式完成的美不美但卻忽略了足底和腿部的重要性如果說骨盆是底座那麼足底可以說是鑄成骨盆的基石02、腳的發力對膝蓋影響很大在伸直腿的站立體式中,如站立山式,當足弓發生塌陷,如圖左,會導致膝蓋內扣,對膝蓋內側有壓力,長期以往膝內側就會產生疼痛。當足弓上提,腳能正確發力工作了,上方的膝蓋也會回到正確的軌跡。
  • 練瑜伽,如何正確的開背,深度放鬆下腰背部?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遇到下腰背部超級緊張,甚至腰痛的伽人,其中,有些伽人通過練瑜伽有效的緩解了疼痛。但也有很多伽人表示,練了很多放鬆腰背部的動作,下腰背部依然很緊張,這是為什麼?二是練習方式的錯誤這個在瑜伽練習中,非常的普遍和常見,比如前屈的練習,可以很好的拉伸放鬆腰背部,但很多人卻越做腰越疼,背部不僅得不到有效拉伸,反而越拉越嚴重。
  • 發力掰手腕胳膊折了
    發力掰手腕胳膊折了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2.11.28 星期三     掰手腕這個遊戲大家都很熟悉,可是您聽說過掰手腕把胳膊掰斷的麼?在咱們青島就發生這樣的蹊蹺事。昨天,城陽區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名肱骨骨折的17歲大男孩。
  • 到底什麼是正常的手腕發力
    很多業餘愛好者可能都聽過這個詞:壓腕有人說壓腕是不對的,但是看視頻裡為什麼別人的手腕就是有伸出去的呢?首先科普下什麼是壓腕,什麼是內旋手腕。這兩個名詞其實誤導了很多業餘愛好者!控制我們手腕的旋轉的肌肉,起始段都在手臂側。內旋的肌肉起點在手臂肱骨外上髁(網球肘的痛點),外旋的肌肉起點在手臂的肱骨內上髁(高爾夫球肘的痛點)所以所謂的旋轉或者壓腕不能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手腕的發力,實際上是手臂傳遞到手腕的力量!
  • 練瑜伽之後,大腿酸痛怎麼辦?
    小密語錄:只需一招,解決練瑜伽後大腿酸痛問題! 有很多練瑜伽的小姐姐都問過小密,練瑜伽後肌肉酸痛怎麼辦?瑜伽是極致舒展的運動項目,在練習了一些拉伸韌帶和肌肉的體式之後,會造成乳酸的積累,難免會出現肌肉酸痛的問題,但是通過一定的預防措施和急救措施也是可以預防或者緩解這種酸痛的哦!
  • 一個四年多瑜伽練習者對倒立的初感悟
    我還挺納悶的,大家為什麼收藏和點讚呢?我的初衷是展示自己對倒立的恐懼。但網友們看起來是認真了。也許,倒立真的是太酷了,由於門檻較高,會讓人心生嚮往。人生,有時就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一直追求。我對倒立沒有執念,但如果有體驗課或公開課,我還是願意認真學習的。
  • 練瑜伽小腿越練越粗?那是你沒有這樣練!
    最近,很多伽人留言問,為什麼練瑜伽那麼久,小腿還是那麼粗?應該如何瘦小腿呢?造成小腿變粗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幾點有關:1、長時間站立的人2、久坐不動的人群3、愛穿高跟鞋的女性4、瑜伽練習或運動後不拉伸腿部>03、下犬式從貓牛式進入下犬式注意大臂向外旋,雙肩遠離耳朵保持核心收緊,轉動骨盆幫助脊柱延展配合呼吸,慢慢感受腳後跟一點點向下發力蹬踩地面
  • 看手機、用滑鼠,手腕痛到想哭?1個簡單動作緩解疼痛
    ,但這不是媽媽專屬的疾病,而是每位過度使用手的人都可能得到的痛症,但也因為傳統的治療容易反覆發作,讓醫生、患者都很困擾。本文將以嶄新獨家的觀點,來看待這個頑固的疾病,教你如何用最快速有效率的方式,自療媽媽手!為什麼會媽媽手?媽媽手的醫學名詞稱做狹窄性肌腱滑膜炎(stenosing tenosynovitis)。
  • 為什麼練瑜伽先胖後瘦
    核心提示:瑜伽健身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減肥,它不僅可以減肥,而且還可以讓鍛鍊者越來越有氣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比較青睞於這種減肥方法,但是有些減肥者通過這種方法不僅沒有達到減肥的效果,而且還越練越胖,究竟,為什麼練瑜伽先胖後瘦?下面為大家介紹練瑜伽先胖後瘦的原因。
  • 手腕力量差,有什麼好的方法練背部肌肉?
    腕部:以渾元(抱球)樁為例,站樁時注意把手腕上下兩側的筋撐起來,累了可以松一松,不累接著再撐。以不影響呼吸、心跳為準,撐勁越大越好。練之日久,腕力長得特別快。背部:仍以渾元(抱球)樁為例,若欲強化後背的力量,練功時注意背部肌肉做鬆緊訓練。緊為增力,松為休息。要使後背緊起來像鐵一樣堅硬,松下來像棉花一樣柔軟。這樣練,背部力量遠逾常人。
  • 老師,練瑜伽,該如何防止「肋骨外翻」?
    練瑜伽,很多伽人可能都有「肋骨外翻」的煩惱,有些伽人是沒練瑜伽前就可能有這個問題,有的伽人則是練瑜伽後,因為練習方式錯誤,導致肋骨外翻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或者是出現了肋骨外翻。那麼,瑜伽練習中,到底該如何防止肋骨外翻,這個也是伽人們平時諮詢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肋骨外翻?練瑜伽,對解剖有所了解的伽人們,都知道,我們的肋骨有12對,1-7與胸骨連接是真肋,8-12為假肋,而「肋骨外翻」主要是指第7-10根肋骨向外突出,超過身體的外緣。
  • 都說練瑜伽塑形,怎麼覺得我越練腿越粗呢?
    練瑜伽其實很難把肌肉練得非常的大塊頭,阿斯湯加算是強度比較大的瑜伽流派,你去看阿斯湯加的老師和課堂上練阿斯湯加的學生,會發現跟你我一樣,身材勻稱,並沒有大塊的突出的肌肉。所以練瑜伽的身材和健身房的身材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 練背的時候小臂酸脹痛,怎麼辦?解決一個問題,小臂無憂
    3、你手腕是否有內扣下壓的動作?正確的要求:1、要勾握!2、必須松握。3、手腕平直靜止。一、逐點分析:圖一1、全握(圖一)拉杆也不能說錯誤,但容易使小臂發力,也比勾握更容易使手腕在做動作中出現小動作,勾握(圖二)是可以很好的放鬆手腕,也限制了小臂過度發力。
  • 買了瑜伽球不會用?解鎖4種瑜伽球花式玩法,讓全身都被練到
    小小瑜伽球,也有大用處!但生活中,有很多人買了瑜伽球不會用,今天小編就幫大家解鎖4種瑜伽球的花式玩法,讓你僅靠一個球,就可以練到全身!1.打開這個動作的正確方式是:向左側臥在瑜伽墊上,肩膀收縮並自然下沉,腹部核心也要收緊,同時左手伸直放置於身體左側,並與身體呈垂直狀態,右手置於右耳後。緊接著,雙腿夾住瑜伽球,力度無需過大,只要保證瑜伽球不掉即可。然後,利用腹部肌肉的力量,帶動雙腿向上半身靠攏,之後做還原動作。2.
  • 瑜伽卻能緩解症狀!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小王夢太多?真的是老王不做夢?其實每個人都會做夢,平均每晚6~7個,只是有時夢會被記住,大多數情況下記不住。那為什麼有的夢記得住,有的夢卻忘了呢?當一個人進入快速眼動睡眠之後,如果把他喚醒,她會報告說正在做夢。而在慢波睡眠期間,如果把她喚醒,往往記住的教少。
  • 堅持練美麗芭蕾天鵝臂3個月,手臂沒細,肩膀變得又寬又厚
    她堅持練習美麗芭蕾天鵝臂差不多已經有三個月了,雖然沒有做到每天都練,但是一個星期最少練五次,每次15到20分鐘。結果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練了三個月,鎖骨沒出來,手臂一點沒瘦,肩膀倒是變寬變厚了,真是後悔死了,所以跑來上瑜伽課了,看看能不能把肩膀練回去。
  • 練瑜伽 30歲人練出60歲脊椎
    廣州骨科醫生說,經常有練瑜伽不當受傷的市民前來求醫,還有瑜伽教練因練功過度扭傷屁股導致「坐立不安」。   30歲人練出60歲脊椎   臺灣國泰醫院最近為十八名資深瑜伽愛好者做磁力共振,了解經常做瑜伽對脊椎的影響。
  • 手腕力量怎麼練?不要用啞鈴,這4個動作才是練腕力的王牌
    手腕是關節,不是肌肉,所以很多人在練手腕力量的時候用啞鈴抬腕、或者腕力球來練,其實對手腕力量的提升非常有限。 啞鈴抬腕這類動作,一般是練小臂強度和耐力的動作,你可以通過這些動作使小臂變得沒有那麼容易酸脹力竭,但是卻不能讓你的手腕少受傷,也不能讓你的手腕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