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瑜伽,我們經常會聽瑜伽老師在課堂中說,手支撐類的體式,不要太用力或者過度的壓/折手腕,比如下犬式、斜板式、側板式、手倒立等等
但很多伽人,尤其是初學者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練瑜伽,如果手腕的位置力量減弱了,就感覺整個手臂都沒有力量了,整個支撐動作都做不起來了。
於是乎,就會經常問到,練瑜伽,為什麼不能用力過度「壓/折」手腕?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神經、血管、肌腱都從手腕的腕管穿過,如果在瑜伽的過程中,用力或者過度的去「壓/折」手腕,就會導致從腕管穿過的神經、血管、肌腱等組織受傷。
而初學者剛開始練瑜伽,核心和肩背部手臂的力量都是比較弱的,在做手臂支撐類的動作,比如斜板式、側板式、倒立等,就很容易將過多的壓力集中在手腕上。
這個時候,最好要儘量的去減弱壓手腕的力量,讓身體其他的位置來發力,比如斜板式、側板式,其實,更多的是使用核心或者上背部力量,連接手掌和手臂的腕關節更多的起連接和穩定作用。
所以,練瑜伽的時候,一定不要不能用力過度「壓/折」手腕,初學者尤其要注意啦。
而即使不練瑜伽,平時使用電腦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不要經常的處於壓折手腕的狀態,否則也會很容易患滑鼠手,腕管症候群等問題。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伽人問,練瑜伽,該如何正確的發力避免用力過度「壓/折」手腕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雙手的發力,只需要找到雙手支撐墊面最穩固的3個點,那就是大拇指下方的大魚際(大部分的力), 食指的根部下方(大部分的力),小指根部的下方(少部分的力)。
當練習者用這3個點形成的三角形壓墊面的時候,雙手就可以很穩定也最好發力,同時也有效避免了手腕的過度壓力和傷害。
最後,練瑜伽,如果你的手腕經常無力,容易代償的產生疼痛,下面這套靈活&加強手腕的練習,一定要常練哦。
動作1:
站立,右手前平舉反轉掌心朝上,曲手肘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背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2: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曲手肘,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背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3: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左手握住右手的手掌向上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4:
右手前平舉,掌心朝下左手握住右手的手掌向下輔助拉伸保持5-8個呼吸,換另一側
動作5:
跪立在墊面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雙手掌背壓在墊面上,伸直手臂保持5-8個呼吸
動作6:
四角跪姿在墊面上,雙手五指分開食指以及無名指根部,張根用力壓向地面帶著手倒立手推地的感覺,保持5-8個呼吸轉換手指的方向,將指尖指向膝蓋手掌根部朝前,延展大臂內側和手腕保持5-8個呼吸,重複練習2-3組
動作7:
山式站立,雙手握毛巾雙手用力的擰毛巾正反各練習5-8組
動作8:
分別用食指、中指、無名指以及小指和大拇指一起捏小球,分別保持20-30秒手用力的握小球,保持30秒全部的手指伸直用力捏小球保持20-30秒
動作9:
手握小啞鈴,掌心朝上先放鬆手腕,然後用力有控制的向上重複練習8-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