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
全國大多數地區:「今天最高溫度40℃,最低溫度30℃……」
青島:「今天最高溫度25℃,最低溫度20℃……」
青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夏天。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青島的美,是發自骨子裡的。雖然,沿海一線高樓聳立,現代化建築美輪美奐。但是青島人骨子裡,還是喜歡老式建築林立的老城區。這裡是青島人的根!
有人戲稱青島是「鑲著金邊的馬桶」,沿海一線光彩奪目,跟市內城區老舊不成正比。其實,你要是真問一下青島人自己,他們會告訴你,老城區的老舊,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這裡有生活的內容、有市井氣息、有青島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這種接地氣的生活,是高樓大廈給予不了的。
涼爽的海風、三兩好友、馬扎子、小方桌、啤酒+蛤蜊、演繹著青島人對生活的感悟。
「啤酒屋」這個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不得而知,所謂「啤酒屋」,就是一個以喝啤酒為主的小飯店,主營當天最新鮮的扎啤,和海鮮來料加工。
對於純喝酒的人來說,喝啤酒就是喝啤酒,不需要菜。
「老闆,打個酒!」
坐在馬扎子上,神情自若。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聽著啤酒屋裡嘈雜的人聲。品一口啤酒,腦海裡翻湧著詩和遠方……
「出來哈點?……我剛下班……快來吧!……白叨叨……叨叨個包……我剛坐下,等你昂!」
「白買東西了昂,我買滴蝦虎、嘎啦、海蠣子……,快點昂」
「老闆!先拿10個牌兒……」
………………
夏天的青島,一到傍晚,每個啤酒屋都演繹著青島特有的市井文化。
啤酒是青島的代名詞。青島啤酒享譽世界。在青島,無論大姑娘還是小嬸子,都能喝兩杯。冰爽的扎啤,喝一口下肚,那叫一個爽!喝酒以前,他是青島的。喝酒以後,青島是他的!
「青島啤酒」是國際大品牌,但是,青島不僅僅有「青島啤酒」,嚴格的說來,應該把啤酒稱為「青島的啤酒」。因為青島的啤酒品牌,不僅有「青島啤酒」,還有近20多個青島本地產的啤酒品牌。比如「嶗特啤酒」、「嶗邁啤酒」「嶗泉啤酒」……。這些品牌都已不同的方式生存著,雖然沒有「青島啤酒」耀眼的光環,但是醇厚的酒香,一樣有著他們自己的粉絲圈。這其中,最能跟「青島啤酒」抗衡的,就是「嶗特啤酒」。用嶗山山泉水釀造的「嶗特啤酒」,憑醇厚的口感,硬生生在青島闖出一片天地。佔據青島啤酒市場相當大的份額。就兩個字,「好喝」!
「嘎啦」,學名蛤蜊。青島話就叫「嘎啦」,叫別的不行!不專業!而且青島人對嘎啦的鐘愛程度,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尤其是紅島嘎啦,皮薄肉大,鮮美多汁。紅島嘎啦是青島人培養蛤蜊的結晶,紅島蛤蜊的品種,是經過多年的引進、優選、培育而成的優秀品種。特點是皮薄肉大、口感鮮嫩多汁,是蛤蜊界的勞斯萊斯。
在青島,蛤蜊最常用的烹飪方式就是「辣嘎啦」,就是用辣椒炒。但是不能放多,帶點辣味就行,也不能放別的調料,不能蓋過蛤蜊原來的鮮味。
再就是原汁蛤蜊,什麼都不放,水也不放。就直接放在鍋裡幹燒,一會蛤蜊自己的湯汁就滲出來,蛤蜊一開口就好,不能時間久了,就老了。
當然,蛤蜊還有很多做法,比如蛤蜊燉雞、蛤蜊疙瘩湯……
海鮮加工,是你自己去菜市場買海鮮,然後交給啤酒屋老闆,老闆給你加工做熟,收點加工費。按不同的烹飪方式,收幾元至十幾元二十元不等。煮、蒸加工費最便宜,做魚加工費最高。自己市場買的海鮮,新鮮放心,想吃什麼就買什麼。
最普通的加工方式就是煮,青島人吃海鮮就是原味。蒸和煮。蒸螃蟹、蒸海蠣子、蒸扇貝、鹽水煮蝦、煮海螺、煮辣螺……對海鮮,青島人就是這樣理解的,必須原汁原味,不然吃不出大海的味道。
很多人說,啤酒+海鮮會得痛風。其實這種理解是錯的。啤酒+海鮮不是可以「得」痛風,而是會「引發」痛風。得痛風的人是本身就有痛風,就是不喝啤酒不吃海鮮他一樣還是會犯病。有痛風的人不僅不能吃海鮮喝啤酒,火鍋也不能吃,甚至各種醃菜、肉類,都不能吃,都會引發痛風。沒有痛風史的人,恭喜你!可以放心的美餐一頓了!
這就是青島,青島不需要去追趕北上廣深,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自己的特色,城市特色不能一概而就。青島,就是要堅持「品牌之都」的經濟戰略,「宜居城市」的生活底蘊,「避暑勝地」的旅遊盛名,「啤酒之都」的獨特啤酒文化。他不需要變身北上廣深,他只需要有青島自己的味道!
對!這就是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