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 南北
2020年,庚子年,大坎,多災。
大佬馬雲、江南春也不能倖免。
2020年12月11日,分眾傳媒快速跌停收報9.43元/股,當天市值蒸發154億元。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曾公開表示,「閃崩」股的出現主要是相關公司缺乏業績支撐,股價受到短期資金推動導致暴漲暴跌。
2020年伊始,面對新冠疫情,新潮傳媒的目標是活下去,江南春則稱,好日子結束了,死命慢慢爬的日子開始了。
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迎接分眾傳媒及江南春的是什麼呢?
分眾傳媒和江南春的庚子年
作為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算是「70後文青」的代表,以一顆詩人的心看世界,後蛻變為成功的商人或是企業家,屬於「文青」中的「異類」,從詩歌的角度看,有點「黑化」。
企業家的性格特質,往往決定企業文化的特質。
分眾傳媒從2005年納斯達克上市,到2013年被渾水做空後美股私有化退市,再到2015年借殼A股上市,最終成長為市值千億元的白馬股,其過程彰顯江南春的性格特質,一方面帶有一絲詩人的疏狂寫意,一方面又充滿了企業家的果決前瞻。
然而,回歸A股後的分眾傳媒卻出乎江南春的意料。
2019年,分眾傳媒營收121億元,同比下降16.6%;淨利潤只有18.7億元,同比下滑67.8%。
2020年一季度,分眾傳媒的利潤為3788萬元,同比降88.8%。隨著二季度疫情緩解經濟復甦,分眾傳媒的營收開始恢復。
2020年年前三季度,分眾傳媒營收為78.75億元,淨利潤為22.02億元,同比增長61.9%。
受「瑞辛咖啡」財務造假風波的影響,分眾傳媒4月13日股票下跌到的3.85元/股,創自2015年9月回歸A股以來最低。隨著新冠疫情緩解,股票一路飄紅。至此,分眾傳媒基本算是度過了一個先抑後揚,有驚無險的「新冠疫情」行情,只等四季度的收官之戰。
也許,市場想給江南春對「庚子年」一個足夠深刻的記憶。12月11日,千億市值傳媒大白馬股分眾傳媒早盤突發閃崩跌停,跌停後市值為1384億元,相比前一日市值1538億元,單日蒸發154億元。
跌停沒有預兆,資本市場流傳的消息有三:
一則消息稱,近日有公號發文稱廣告費可以計入成本,一張疑似招商證券傳媒分析師回應截圖顯示,「分眾傳媒今日大跌,不必驚慌,我們已經跟公司溝通過了,經營一切正常,昨天有個公眾號發了關於稅收關於廣告費計入成本的情況,其實是誤解,昨天錯認為對廣告行業利好了,政策沒變」。
另一則與正在深陷股權質押風波的蘇寧易購相關。此前蘇寧易購旗下雲網萬店以250億元估值完成A輪融資,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就包括分眾傳媒,蘇寧易購同時也是分眾傳媒的廣告大戶。有網友稱,草根調研數據「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11月在分眾傳媒投放單月佔比約8%-10%。蘇寧的現金流緊張,可能對回款造成一定壓力。
其三為老牌營銷公司好耶廣告網絡公司停工停產影響。12月10日13時,好耶公司發布內部通知,宣布自12月11日起停工停產。該公司受疫情影響,業務萎縮經營困難,決定停工停產,員工在家待崗。好耶廣告網絡公司曾於2007年被分眾傳媒收購,後於2010年賣出。
這一天,很矛盾,也很傳奇,並富有戲劇性。
有人就閃崩事項詢問分眾傳媒,公司高管回復稱:「沒啥情況,我也覺得莫名其妙。」
分眾傳媒主要產品為樓宇媒體、影院銀幕廣告媒體和終端賣場媒體等,據分眾傳媒的數據,截至2020年7月末,電梯電視媒體中自營設備66.3萬臺,覆蓋國內118個城市、香港特別行政區,還包括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的近20個主要城市,加盟電梯電視媒體設備約2.4萬臺,覆蓋國內68個城市和地區。
2020年11月3日,在新浪財經《至少一小時》訪談節目錄製現場,被問及如何打敗分眾傳媒,江南春回應:沒辦法。最難纏的對手新潮傳媒張繼學對此表示認同。
但梯媒江湖的爭鬥從來不是溫情脈脈,分眾傳媒行業「老大哥」的地位也一直受到赤裸裸的挑戰。
根據艾瑞預測,中國梯媒在2020年之後還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率。由於梯媒「封閉」的特性,全媒體廣告周到達率為74%,和其他傳統廣告(公交63%、地鐵52%、報紙雜誌13%、機場13%)相比具有極大優勢。「電梯」這個核心場景具備幾大特點:主流人群、必經、高頻、低幹擾,並且覆蓋人群廣,預計超過8億人。
這一線下黃金媒介,吸引各巨頭也紛紛加入戰局,阿里巴巴投資分眾傳媒,京東、百度投資新潮傳媒,形成了「分眾+阿里」對「新潮+百度、京東」的兩大陣營。
新潮傳媒早在2018年4月就向分眾傳媒宣戰。其內部曾下發一份名為《關於全面搶奪分眾傳媒億元級客戶的通知》的文件,聲稱「2018年要打一場千億級的群架」。江南春則在朋友圈淡定回應: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是靠口水和碰瓷成功的,你能做多大永遠取決於你能幫客戶做多大。
2018年,新潮傳媒開始大肆增加覆蓋的電梯數量,針對分眾傳媒重心於寫字樓偏多,同時擴展影院、海外等市場,將投放區域聚焦在社區,不到半年新增電梯40萬部。
對此,分眾傳媒則定下了500萬終端、覆蓋500座城市、5億中產的目標應對,點位擴張包括一二線加密和三四線下沉。同時進行數位化改造,建設智能物聯網廣告管理髮布平臺,以智能電梯電視逐步取代現有的液晶顯示屏、電子屏、投影、海報,通過雲端分發隨時更新和調整播放內容,再對回流數據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實現精準投放。
新潮傳媒則發布全國首個線下媒體數據化智能投放平臺「蜜蜂智能投放系統」,具備靈活定價、在線投放、創意動態化、社會人群定向等特點,幫助商家更好地實現對用戶的精準觸達和信息服務。2020年,新潮傳媒已在全國103個城市有60萬部電梯智慧屏,每天覆蓋45000個社區、2億中產家庭人群。
兩家傳媒企業在2018年、2019年度不斷鏖戰中,互有勝負手,新潮傳媒更具侵略性,而分眾傳媒仍在體量上佔據極大優勢。
競爭雖然激烈,但他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從CTR媒介智訊2020年1-6月的監測數據來看,電梯廣告增長明顯,電梯LCD和電梯海報同比增長都在20%以上,分別達到28.9%和25.2%。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分眾傳媒和新潮傳媒的客戶類型均有所調整。以日用消費品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廣告主,是疫情期間分眾傳媒營收的重要支柱,尤其是食品飲料、奶粉、化妝品行業的國貨消費新品牌,比如元氣森林、飛鶴奶粉、良品鋪子、君樂寶、妙可藍多曝光率明顯提高。而新潮傳媒則實現了醫療、衛生、在線教育、遊戲及快消品的增長。
分眾傳媒的魔幻一年將結束了,然而,矛盾與魔幻依舊還在持續。
「閃崩」之後,支撐分眾傳媒業績走下去的是什麼呢?
矛盾的分眾傳媒與矛盾的江南春
江南春從不吝於在人前分享自己從校園詩人到創業人生的心路過程,他說,對文學和詩歌的熱愛,深刻地影響著他的性格,也深遠地影響到他對商業的看法,讓他始終保持從最終、最原始的需求和動機來觀察產業,思考發展。
詩人寫詩源於對一切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企業家創業的根本動機是對財富的追求,二者都是最本心的初衷,難以並存。這一點,讓很多經歷過這雙重身份的人內心充滿矛盾糾結,所以,古今中外鮮有同時做詩人和商人都很成功的例子。
江南春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所以他不寫詩了,而是一心做一個企業家。
對此,回顧這麼多年的創業歷程,江南春曾在「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稱,真正成功的企業無一例外地走向品牌曲線,品牌贏得人心才是生意的根本。
「分眾傳媒不應該把營收和市值當成企業的終極目標。」
「回報國家,回報社會,這是企業家精神的內在驅動,也是作為企業家的責任和應有歸宿。」
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充滿了無奈的背離。
看起來充滿了責任感的分眾傳媒及江南春卻在營收和市值面前不斷屈服。
比如,分眾傳媒的廣告客戶經常能看到P2P的身影。
2017年5月,分眾傳媒原副董事長兼董秘沈傑在業績網上說明會上披露「踩雷」e租寶,且因合作關係而被調查,近1400萬元廣告發布合同的相關收款帳戶內的金額被凍結。
涉集資詐騙被批捕的團貸網唐軍曾通過史玉柱,接觸到江南春,江南春因此曾任團貸網首席品牌營銷顧問,而團貸網在分眾樓宇廣告的宣傳覆蓋全國多個大中城市。2019年3月末,團貸網被立案偵查。
據不完全統計,分眾傳媒的P2P客戶寶點網、花生日記、唐小僧等接連「爆雷」。據報導,成交千億元的唐小僧曾斥巨資投放分眾傳媒,現唐小僧已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警方立案;寶點網也曾在2015年與分眾傳媒達成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寶點網官網已披露,運營主體涉嫌違法犯罪已被立案偵查。
不光是接P2P的廣告,分眾傳媒還曾深度參與了P2P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分眾傳媒曾持有互金平臺數禾科技41.99%的股份,該公司最初的運營產品為一款智能投顧產品——拿鐵智投,2016年2月開始測試信用卡代償業務「還唄」。
還唄應用顯示,其提供信用卡帳單分期及分期商城的商品分期還唄白條服務,最高可借額度20萬元。新浪黑貓投訴平臺有多個投訴顯示,投訴人在沒有充值還唄會員的情況下,被(特約)百度扣款服務188元會員費。若將188元計入借款成本,即使約定利率為0,IRR年化借款利率達38%,超過36%監管紅線。
此外,用戶在還唄借款還被動投保了借款人意外險,並在首期還款中扣除。此舉被斥為現金貸平臺變相收取「砍頭息」的方式。2019年7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已叫停保險機構通過網貸平臺搭售意外險業務。而拿鐵智投,被山西證監局點名涉嫌違規銷售。
而2020年4月份2日爆發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也致分眾傳媒深陷旋渦。
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發布的報告中,指控瑞幸咖啡虛增廣告支出150%以上。根據報告推斷,僅在2019年第二、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在分眾傳媒上的廣告投放就超過1.8億元。
而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對分眾傳媒2019年報下發問詢函,其中點名提及了瑞幸咖啡。問詢函要求分眾傳媒全面自查是否存在配合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情形,是否存在確認廣告收入後,又以其他方式將所得返還客戶的情形。
5月27日,分眾傳媒回復問詢函,否認與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有關稱,經自查,該公司不存在配合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情形,不存在確認廣告收入後又以其他方式返還客戶的情形。
根據分眾傳媒公布的數據,2020年一季度,分眾傳媒從瑞幸咖啡處計得6853.45萬元的樓宇媒體銷售收入,「兩年一期」的合計銷售收入為4.66億元。
在分眾傳媒的2019年報中,銷售業務費高達17億元,財報中沒有具體解釋到底什麼是銷售業務費。工作人員稱,銷售業務費是支付給分眾傳媒銷售人員的佣金,按這樣的說法,計算下來,一年分眾傳媒的銷售人員差不多人均一百萬元。
一方面是充滿了「責任感,不追求營收及市值」,然而一方面,分眾傳媒卻成為收割P2P市場的一個贏家,分眾傳媒及江南春的矛盾可謂是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