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少奇抓四清挖根子直至中央 與毛澤東分歧公開
運動第二階段:比土地改革更為廣泛更為複雜更為深刻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四清運動的鋪開和深入階段,劉少奇指導運動的思想和實踐,集中體現在四件事情方面。
第一,起草和批發了一系列關於四清運動的文件。四清運動的鋪開和深入階段,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在總結運動上一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對四清運動的具體方針政策進行了研究及調整。1964年5月,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決定成立「五反」「四清」運動指揮部。8月初,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正式決定由劉少奇掛帥「五反」「四清」運動指揮部。位居四清運動領導工作第一位的劉少奇,主持了對《後十條》的全面修改,為中央起草和批轉了一系列關於四清運動的文件,如:桃園經驗、小站地區奪權的報告、白銀廠奪權報告、北大社教試點經驗、《關於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奪權鬥爭問題的指示》等,使四清運動由「小四清」(清帳目,清倉庫,清財物,清工分)演變為「大四清」(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進一步向「左」的方向發展。四清運動各重點縣區集中上萬人的工作團,撇開當地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基層幹部,搞「大兵團作戰」,在眾多地區開展奪權鬥爭,不斷擴大打擊面,致使基層幹部人人自危,受到過火的鬥爭,使「奪權」成為這一階段運動的突出特徵[4]。
第二,認定四清運動中很多幹部表現出嚴重的右傾思想,對運動領導不力,必須開展反右傾思想的鬥爭。1964年6月開始,劉少奇到全國許多地區視察四清運動開展情況,除了在廣州主持修改《後十條》外,還針對四清運動開展情況作了多次講話。他認定,國內階級鬥爭形勢比預想的更為嚴重,強調說:四清運動中,許多領導幹部右傾,要反右傾。6月21日,劉亞樓、吳法憲致信王光美,反映撫寧縣公安局的問題,劉少奇看信後於7月3日批示:撫寧縣委和縣公安局的錯誤,實質上是嚴重的右傾思想的表現。7月24日,他在河南省委、各地市委第一書記座談會上,又指出: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是個大革命,實際上比土地改革、合作化運動,比過去任何一次革命都廣泛、深刻、複雜得多。領導幹部不親自去蹲點,沒有資格當地委書記、省委書記。不下去蹲點,就是右傾思想表現[5]。7月30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劉少奇說:我這次在各地的講話,實際上是批駁右傾機會主義,只是沒有戴帽子[6]。8月11日,他在廣東聽中共廣東省委負責人匯報四清運動情況時,又指出:現在黨內嚴重右傾思想相當普遍[7]。10月12日,經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同意,劉少奇批發《李雪峰致劉少奇的信》,再次強調:在目前情況下,不向黨內各級幹部明確地指出當前的主要的危險是右傾危險,是不利的[8]。10月18日,劉少奇覆信李富春還指出:右傾危險是當前的主要危險。主要表現在階級鬥爭、經營管理方法、幹部的精神狀態和生活作風方面[9]。此前,9月30日,劉少奇答江渭清的信,就嚴厲批評過江渭清等領導幹部在四清運動中的右傾思想,指出要反右傾。江渭清在回憶錄中說:劉少奇同志脾氣大得很,他在山東已經發了脾氣,到合肥發了大脾氣,強調國內階級鬥爭的嚴重性,提出四清運動中要反右傾[10]。從以上引證可知,劉少奇視察四清運動開展情況後,認為四清運動過程中領導幹部存在嚴重右傾思想,應該開展反右傾。這是劉少奇指導四清運動的一個基本思想,四清運動向更「左」的方向發展,反右傾鬥爭是一個根本原因。
第三,劉少奇領導四清運動,以反運動中的右傾為基本指導思想,提出「挖根子」主張。前已論及,劉少奇認為,四清運動「是一次比土地改革運動更為廣泛、更為複雜、更為深刻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當前的農村革命鬥爭,是一場新的革命,一場內容十分豐富、具有許多新的特點的革命。現在,敵人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的方法,更加狡猾了。他們對幹部拉攏腐蝕,實行和平演變,建立反革命的兩面政權,還利用我們文件中的某些條文同我們進行合法的鬥爭」,我們搞四清運動,就是要防止中國出修正主義,挖修正主義根子[11],要在運動中摧垮「反革命兩面政權」[12]。他強調說:蘇聯搞了40年,出了修正主義!因此,也要想想我們會不會搞修正主義!凡是不注意的一定會搞。如果出了這種情況,「一個省可以獨立,可以造反」[13]。劉少奇多次指出:在農村裡,幹部出問題,分為兩種,一種是犯一般的「四不清」,一種是犯嚴重的「四不清」[14]。敢犯嚴重的「四不清」,有根子。1964年春節期間,劉少奇在聽取王光美的匯報時提出:敢犯嚴重的「四不清」,根子是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勢力的腐蝕和影響,如一般所說的「錯在幹部,根子在地、富」,這是下面的根子,群眾還提出有上面的根子,應該切實查一下上邊的根子。犯嚴重「四不清」,如果沒有上面幹部的保護,就不敢犯那麼嚴重「四不清」,不敢犯大錯誤。科員不拉科長下水;科長不拉處長下水;處長不拉部長下水,就不敢亂搞、大搞。生產隊幹部沒有大隊幹部撐腰;大隊幹部沒有公社幹部撐腰;公社幹部沒有上面幹部撐腰,就不敢胡搞。因此,可以挖嚴重「四不清」在上面的根子。
自1964年6月起,劉少奇視察全國各地的四清運動開展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劉少奇多次強調:要挖嚴重「四不清」的根子,要追上面的根子直至中央。6月2日,劉少奇主持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和中央局第一書記會議,他指出:「和平演變」已經演變到高級機關中的某些人,省委、市委都有他們的人。一切有嚴重問題的人和集團,都要積極向上級領導機關找靠山,找保護人,找代理人,就是找上層建築來保護[15]。根子不僅上面有,而且上下左右都有根子,就是上下左右都有聯繫。不僅追下面的根子,上面的根子也要追,上面的根子更危險,一律要追,追到什麼地方算什麼地方,是公社的追到公社,是縣委的追到縣委,是地委的追到地委,是省委的追到省委,是中央的追到中央[16]。值得注意的是,劉少奇還把「追根子」思想寫入了《後十條》修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