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時期,國家動蕩不安。清政府貪汙腐敗,奢靡之風盛行。高昂的稅負,令民間怨聲載道。國內更是有農民揭竿而起,而海外則有列強入侵,戰火四起。可以說,當時是中國的危急存亡之時。面對虧空的國庫,清政府對外國列強只能忍氣吞聲。左宗棠收復新疆,眾人請封一等侯爵,慈禧:他的官不能比曾國藩大。
而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他們作為清朝的大臣,不得不說為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人們對於左宗棠,更是恭敬地將他稱為左公。而當時的李鴻章則是文華殿大學士,他還掌握著北洋軍權。他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曾國藩更是被封為一等侯爵,位高權重。
對於左宗棠來說,當時他在民間是頗有名望的。因為他比起其他兩人,更關心平常百姓的疾苦,且更深入民眾。因此,人們對於左宗棠也更為的熟悉。可除此之外,不少人並不知道為什麼左宗棠的名聲,要比起李鴻章與曾國藩都高。而這又不得不說起,當時清朝的局勢。
隨著外國列強入侵,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為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軍事力量更是一度不振。而李鴻章和曾國藩,作為當朝大臣,雖然為平定中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相當的兵器,對待列強,並不能取得好的戰績,令百姓不得不遭受列強的欺壓。
李鴻章巨資籌辦海軍,也以失敗告終。天津教案的處理,也令人對曾國藩失了信心。而當時年過六十的左宗棠,卻選擇親自領命收復新疆,平定叛亂,更是因此收回了祖國的百萬國土。令當時的西方列強都不得不為之震驚,見識到了中國的軍事力量,也令當時的百姓在列強面前揚眉吐氣了一番。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左宗棠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加上當時軍費不足,惡劣的邊疆環境。很多人都擔心左宗棠此去,只怕兇多吉少。可左宗棠為表決心,帶了一口棺材出徵,表明他不收復新疆,誓不回朝。後來左宗棠班師回朝,眾人上奏為他請封一等侯爵,而慈禧卻說:「不行,他的官不能比曾國藩大。」儘管他戰功赫赫,慈禧也只給了左宗棠二等侯爵的爵位。
(版權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