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多多視角——藍領招聘市場今年怎麼了?)
齊魯晚報濟南8月26日訊:近期某勞務公司推出的渠道送人方(職業中介)輸送超出1000人(在職滿30天)的獎勵寶馬525一輛的信息引起了廣泛的熱議。
業外視角看這個信息挺勁爆,但從行業內來看,這只是春風微雨。8月24日,職多多招聘系統「上海某工廠招聘訂單」最高返費已經達到4600元/人(在職滿30天),如果一個職多多經紀人能夠輸送1000人,那麼他的毛利是460萬,所以一輛寶馬5系只是灑灑水。職多多預估9月初暑假工返校後今年返費會破5500元/人(在職滿30天)。
藍領招聘市場今年怎麼了?這個現象正常嗎?
職多多(中勞網)深耕藍領招聘市場10年,我們以全國藍領招聘市場主戰場長三角為例進行分析(長三角成為藍領招聘主戰場原因:一是該區域經濟發展較快,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企業均在長三角設廠;二是該區域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較快,政府政策寬鬆、市場開放;三是該區域企業基本接受代招聘模式,代招服務費價格較高),通過對該區域的深入調查及職多多平臺數據整理出一些市場狀態,供參考:
據職多多招聘系統監測(職多多招聘系統2014年10月份上線,是一個按招聘效果付費的藍領招聘平臺,截止目前數據平臺招聘崗位50000+,職多多經紀人(渠道送人方)26500+,線下服務門店405+),今年藍領招聘市場與往年不同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年招聘旺季由原來的春節過後45天縮短到春節過後15天。
第二,今年7月31日前國內電子廠訂單疲軟,企業招聘量放緩,在招聘崗位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各別區域已經恢復向求職者收費模式,男工平均收費300元,女工平均收費100元。
第三,往年企業願意支付高額招聘費,如原南京某電子廠最高支付4600元/人(入職滿30天)的返費,企業直籤人力資源供商(一手訂單)對送人渠道發包4400元/人,每人有200元的利潤,而今年企業最多支付招聘費不超過1000元/人,在企業的考核壓力下導致這一時段拿到一手訂單的人力資源供商全線虧損;
第四,往年在高峰返費時段,只要返費價格有優勢,基本可以滿足招聘量,但今年在市場返費價格較高的情況下,拿到各企業的一手訂單的人力資源供商均存在大量人員缺口,有錢也不一定招到人,近期一些職業中介開啟了預充值模式,即人力資源供應商向中介收人需要先付費,其已經被職業中介嚴重捆綁。
造成如上現象的原因
首先,工廠訂單不景氣,支撐今年8月高峰招聘季的,主要是如蘋果系、小米系等產品的訂單。
其次,因為上半年企業招聘需求不旺盛,大量人力資源供應商(勞務公司)經營慘澹,所以在企業8月份集中釋放出招聘信息的這一階段,能否拿到企業一手招聘訂單就成為人力資源供應商繼續發展的唯一目標,各人力資源供應商都在不計成本的拿廠,為明年做準備,進而形成了新加入的人力資源供應商為了表現實力加大返費力度招人,老的人力資源供應商為保住不被企業踢出人力資源供應體系加大返費投入的惡性競爭局面。但儘管返費一路飆升,競爭如此慘烈,依然存在大量人員缺口,人究竟都去哪了?
首先,我們從宏觀分析,據《2015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
(1)2014年中國農民工總量2.7747億,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增長1.3%,勞動人口連續四年萎縮。
(2)農民工流向分布
在中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比例提高
從輸入地看,在中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977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3.2%,佔農民工總量的21.5%,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在東部地區務工農民工16489萬人,比上年增加64萬人,增長0.4%,佔農民工總量的59.4%,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務工農民工5209萬人,比上年增加104萬人,增長2%,佔農民工總量的18.8%,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跨省流動農民工比上年減少
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745萬人,比上年減少122萬人,下降1.5%,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5.9%,比上年減少0.9個百分點。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外出農民工17.3%跨省流動,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外出農民工61.1%跨省流動,下降1.7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外出農民工53.5%跨省流動,下降0.4個百分點。
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比重繼續上升
在外出農民工中,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11190萬人,佔外出農民工總量的66.3%,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8.6%流入直轄市,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22.6%流入省會城市,提高0.2個百分點;35.1%流入地級市,提高0.9個百分點。跨省流動農民工80%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省內流動農民工54.6%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提高0.7個百分點。
綜上不難看出,我國勞動人口連續四年萎縮,農民工數量總量雖然在增長,但是增速卻持續下降,農民工正從無限供給向有限供給轉變,不再是取之不盡的蓄水池。隨著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的逐漸縮小,以及發達地區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製造業等基礎行業收入增長滯後的矛盾,考慮到剔除成活成本、交通成本等之後的「性價比」,越來越多打工者更傾向於在本地就業,人口更多在省內往地級市流動。藍領群體總增速持續回落,本地化比重增加,也就是說人少了,也不像以前一樣都願意去外地打工了,加上第三產業就業比例提高, 更是加重了這一現象。
其次,58趕集這一藍領招聘線上流量入口,從2014年底開始著手淨化網絡招聘環境,收緊勞務公司、中介、網招公司線上招聘通道,在原藍領招聘市場環境中野蠻生長起來的支撐長三角1/3藍領輸送量的網招公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流量入口,基礎沒有了線下轉化也無從談起,這樣一來更加重了人力資源供應商對線下中介的依賴。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重點打造線上直招線下服務模式的中介公司優勢就凸顯出來了,著實很賺了一筆。但一些人力資源供應商只看到了他們線下集散中心每天輸出的人員,沒看到他們線上直招流量的投入和呼叫落地的成本。盲目選場地跟進集散中心模式。
藍領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已經進入到了深度整合期,老視角看待今年沒賺到錢把希望寄託到明年市場會好起來,就會陷入不改變死,盲目改變找死的局面!我們要做的就是真正面對自身發展瓶頸,在藍領招聘市場不只做簡單的搬運工,尋找突破口。
第一,圍繞專業化程度精耕細作,方向性由供給側向需求側調整,結合現有訂單優勢走出垂直細分之路,建立專業化壁壘。
第二,服務範圍不貪大求全,把自己的根據地市場做透,培養本地化就業訂單區隔,建立自己的求職者資源池(可參照職多多綜合服務中心模式)。
第三,建立屬於自己的線上直聘流量入口,靠轉化及線下服務打造自己的網招渠道,減少對中介的依賴。重點可藉助職多多線上關鍵詞運營工具,不花一分多餘的錢直接找到精準求職者。
全國新藍領4億人口,如何在不確定中找確定,與這部分人群就業習慣共同進化,是我們所有同業者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未來發展的機遇!就業服務領域,職多多(中勞網)就是一個舞臺,我們會用運用線上優勢及信息化手段讓藍領就業服務的從業者站的更高、做的更強、走的更遠!
(原標題:職多多視角——藍領招聘市場今年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