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鉤分有刺和無刺我們應這麼選,但這些都不重要,溜魚技術才重要

2020-12-04 漁趣

很多新手釣友在垂釣的時候糾結到底使用無刺的魚鉤還是有刺的魚鉤,總感覺使用無刺的魚鉤容易跑魚。如果使用有倒刺的話摘魚特別麻煩,特別在使用網眼小的超網頭,著實讓人頭疼。

其實不管是釣魚新手還是釣魚老司機我們都要根據魚情來選擇合適的鉤型。不然不僅會影響我們垂釣的心情還會影響我們的魚獲。本文的重點內容主要是介紹有無倒刺魚鉤的優劣勢以及使用場景。

為了各位釣友的閱讀性,文章分為以下幾段:

1,有刺和無刺魚鉤的優勢和劣勢

2,有刺和無刺魚鉤根據目標魚大小來選擇

3,有刺和無刺魚鉤根據釣場性質來選擇

4,無刺魚鉤容易跑魚?是控魚技巧沒掌握

通過以上的段落介紹,相信很多釣友大概明白了魚鉤的選擇方法。接下來我們再詳細了解一下。

一,有刺和無刺魚鉤的優勢和劣勢

不管選擇有倒刺魚鉤還是無毛刺魚鉤,首先我們得要知道它們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我們才好根據魚情來選擇使用它。

1,有刺魚鉤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1

有刺魚鉤的優勢相信大家從字面上的意思就能看出來,有刺魚鉤最大的優勢就是防止跑魚,雖說跑魚跟有無倒刺沒有關係,但是新手對於控杆的力度控制不好特別是針對大個體的魚類我們還是儘量選擇有倒刺的魚鉤。

優勢2

另外,對於一些活餌紅蟲,蚯蚓等,使用有倒刺魚鉤的優勢就較為明顯了,大家都知道,活餌因為蠕動會產生從魚鉤上脫落的現象,有倒刺的魚鉤可以避免這方便的麻煩。

劣勢1

最大的缺點就是用抄網抄魚時,容易掛住抄網,給釣友摘魚時帶來麻煩,耽誤時間,不適應競技釣魚比賽。特別是掛住自己衣服時那種取不下來的滋味,特別的煩人。

劣勢2

其實有刺魚鉤對魚本身也是一種傷害,使用有刺魚鉤釣回來的魚養不了幾天就會死亡。而使用無倒刺相對的要好很多,相信大家都會有這種感受。

小結:

有倒刺魚鉤和無倒刺魚鉤的優勢和劣勢剛好互補,這裡就不再過多介紹了。但是在釣大魚的時候建議還是使用有刺的魚鉤,減少跑魚率。

二,有刺和無刺魚鉤根據目標魚大小來選擇

上文我們對有刺和無刺魚鉤的優劣勢進行了簡單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如何選擇應用哪種魚鉤就會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我們先從目標魚的大小來選擇它們吧!

在魚鉤大小的選擇上我們遵循「大魚用大鉤,小魚用小鉤」在有無倒刺上選擇我們也可以遵循這個古話,「大魚用倒刺,小魚用無刺」。特別是在釣大魚放「失手繩」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有刺魚鉤,不然還是跑魚。大魚難求有時候一天也就那麼兩口,使用無刺魚鉤導致跑魚就尷尬了。餌料一般我們釣大魚使用的餌料都是天然的玉米,小麥,或者螺獅有刺的魚鉤也能防止它們脫落。

釣小魚我們一般都是使用無刺的魚鉤使用無倒刺鉤也是對魚的一種保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換釣魚理念,為娛不為魚,釣上魚也是為了過一把癮,然後會選擇放流。如果在溫度稍高的天氣使用有刺魚鉤在加上摘魚的手法不對,就算放流也是死亡,所以奉勸各位釣友確實放生請使用無刺魚鉤。而且在釣魚時如果魚鉤不小心勾住了衣服,有倒刺鉤在衣服上退鉤是很麻煩的!

小結:

稍微大點的魚類,我們新手在沒有好的技術前提下該是選擇有刺魚鉤吧,多少能夠有點防止跑魚的作用。小個體的魚類我們選擇放生的話儘量選擇無刺魚鉤。

三,有刺和無刺魚鉤根據魚的密度來選擇

釣場魚的密度多少也是決定有刺和無刺魚鉤選擇的一個因素。野釣,黑坑釣,競技釣對有刺和無刺魚鉤的選擇很講究。釣場決定魚情,魚情決定魚鉤,魚鉤決定收穫。

黑坑釣和競技釣都是選擇無刺的魚鉤,畢竟釣場的魚密度很大,選擇有刺魚鉤那絕對是場噩夢特別是使用超網的時候,黑坑正釣,摘魚耽誤時間直接影響魚貨。我記得有一次我的子線用完了,從盆友那裡借了一副有倒刺的魚鉤。(它用的都是有刺的)中魚後把我弄的都想哭。魚鉤扎進超網裡怎麼都摘不下來,最後直接用剪刀剪。真的是忒別耽誤時間,還搞得心煩意亂。我估計很多釣友都有過這種經歷。所以在抄網網眼密集的情況下,更加不能使用有刺的魚鉤。

野釣的話總體來說魚的密度不會有多好,大個體的魚類也不會很多。選擇有刺的魚鉤確實保險一點,使用無刺的話需要注意一點不能把魚線鬆了時刻保持著魚竿的弧度,不然吃虧的是自己。跟大家分享下我使用無刺跑魚的經歷:在把一條8斤左右的胖頭魚溜翻以後,拖到岸邊使用的是無倒刺魚鉤,由於最後關頭看魚不行了一時大意沒有把魚竿時刻保持立起的姿勢,最後魚鉤從魚嘴自動脫落導致跑魚。

小結: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很多新手怕跑魚都選擇有刺的魚鉤,其實個人覺得只要操作手法沒問題,跑魚的原因跟有刺還是無刺魚鉤關係不大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就好。但是黑坑釣魚建議大家還是選擇無刺的魚鉤合適。

四,無刺魚鉤容易跑魚?是控魚技巧沒掌握

無刺魚鉤容易跑魚,這是很多新手釣友使用有刺魚鉤的原因。但是中魚後脫後很多時候根本不是無刺魚鉤的原因,自身的手法問題,浮漂的調釣問題,等等。無刺魚鉤只是被強加的罪魁禍首而已。有刺魚鉤跑魚我想大家都遇到過,而次數不會少。

無刺魚鉤釣魚只要是正口中魚,一般提杆手法得當都不會跑魚。在中魚後保持魚竿的弧度不要松線就不會跑魚。一般都是在魚突然快速遊向岸邊的時候由於沒有控制好魚竿的角度導致鬆了魚線而跑魚。

其實我們在使用無刺魚鉤中魚後注意幾個細節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跑魚現象。

1,中魚後時刻保持魚竿的弧度,不松線。

2,中魚後不要拉魚線摘魚,魚兒跳動最容易跑魚

3,使用的線組儘量不要過長,齊杆線就好,長線組回魚慢有可能也會跑魚。

小結:

無刺魚鉤釣魚最關鍵的就是提杆技巧,掌握好有刺,無刺都一樣,沒啥區別。前提是針對小個體魚類。大魚我們還是選擇有刺魚鉤最好。

作為釣魚愛好者我們一定要及時改變思路,想要釣好魚一定要跟著魚的思路走。現在釣魚,魚不複雜,複雜的是釣魚人的心。我們要不忘初心,娛樂開心,交朋友釣魚,釣魚交朋友。

本文的原創作者:釣遍天下野河溝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感謝點讚,關注。

相關焦點

  • 倒刺魚鉤刺進手指,資陽釣友花費近千取鉤,魚鉤您選有刺還是無刺
    上周五,資陽釣友趙師兄發來了前段時間垂釣時的慘痛經歷,在一次水庫垂釣中,取魚時不小心將有倒刺魚鉤刺進手指,取鉤花費將近1000元。據趙師兄介紹,當時和朋友前往當地一水庫垂釣,兩根子線綁的都是倒刺魚鉤,後面釣獲條大草魚,取鉤的時候沒把魚按穩,結果魚使勁掙扎把另一顆倒刺魚鉤刺進了手指。趙師兄說道,因為魚鉤有倒刺,不敢拔出來(也拔不出來),斷了魚線後趕緊去醫院掛急診取鉤,動了個小手術,又打了破傷風針,前後花費了1000多元。並且半個月內手指不能碰水,直到2個月後才癒合。
  • 沒有給予魚鉤太多的重視,跑魚脫鉤是家常便飯!
    所以我們應該要走點心,不要被這小小一枚魚鉤導致最後釣不上來魚。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魚鉤選擇和使用的技巧,幫助大家正確地購買和使用魚鉤。在垂釣中,我們總是因為沒有選擇合適的魚鉤,導致經常脫鉤跑魚,經常有魚是就吃不牢,或者是壓根就不吃,鉤子的選擇對於垂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好比釣鯽魚,我們如果用比較重的鉤子來垂釣它顯然是不適應的,因為鯽魚吸餌的力度就非常小了,倘若再用較重的鉤子來垂釣它的話,那麼就是在困難中增加困難了。
  • 給孩子買的去刺鱈魚吃出刺 愛吃魚:去刺非無刺
    但她認為,這與產品外包裝上「去刺」的承諾不符。對此,產品生產商青島愛源食品有限公司回應,「是去刺,並不保證無刺」,後期會改進標識,加強促銷人員培訓。律師認為,商家應注意在包裝上以醒目方式提示「去刺不完全」。
  • 什麼魚沒有刺 沒有刺的魚有哪些
    沒有刺的魚有龍利魚、龍頭魚、魷魚、鱘魚和銀魚,這些魚大多都只有一條脊骨或者是軟骨。,只有中間的脊骨,無刺、肉又多,幾乎沒有任何魚腥味,香煎來吃味道最好。龍利魚也叫踏板魚、牛舌魚,鰨目魚、龍半滑舌鰨。個頭碩大的龍利魚,有男人的肩膀那麼寬,個頭也有女孩子的身高那麼高。龍利魚味鮮鮮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魚肉久煮而不老,無腥味和異味,屬於高蛋白,營養豐富。
  • 釣什麼魚,用什麼鉤,你的魚鉤用對了嗎?
    臺釣鉤子種類又分很多種,我接觸過的鉤型有伊勢尼、伊豆、新關東、千又、袖鉤、海夕、丸世、溪流鉤等。這一期我們主要聊一下用得最多的伊勢尼和袖鉤兩個鉤型。在這些魚鉤中每一個鉤型適合一個作釣環境。如何選擇好的魚鉤呢?首先選擇一枚好的魚鉤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鋼性,其次就是看鉤尖的鋒利程度,再看耐用性。釣了一天魚如果鉤尖還是很鋒利,那麼說明這個鉤子質量沒的說。
  • 釣魚時魚鉤很關鍵,有倒刺跟無倒刺誰更好,適合魚情的魚鉤才最好
    魚鉤,作為垂釣時必備的一個釣具,在垂釣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魚鉤又分為有倒刺跟無倒刺,那麼在我們的垂釣過程中,究竟是選有倒刺的魚鉤好呢,還是選無倒刺的魚鉤更好呢?鉤柄有長短之分,長得利於刺魚,短的利於垂釣小魚。3、鉤彎:是指整顆魚鉤的彎曲部分,其作用是緩解魚兒對魚鉤的拉扯力,從而避免或減少斷口跑魚的情況出現。4、鉤尖:我們在抬竿刺魚的時候,鉤尖首先與魚兒接觸,鋒利的鉤尖更利於魚鉤順利地刺中魚兒。
  • 釣魚使用魚鉤,有倒刺和無倒刺,到底哪個好用?
    魚鉤是釣魚的核心部件,是直接和魚接觸的東西,有了魚鉤才能讓魚有上岸的可能性,我認為釣魚最好使用無倒刺的魚鉤,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無倒刺魚鉤方便卸魚尤其是在魚口非常好的時候。可能很多朋友認為野釣的時候一般魚口都不多,所以無倒刺不實用。但是釣到大魚的時候,使用有倒刺卸魚就比較困難了,有的時候刺的太深了,就難取出。
  • 釣魚選對鉤型很重要,教你如何選魚鉤,既能防跑魚、又能多釣魚
    今天不空要和大家聊的是釣魚中一個很小的方面——魚鉤。每當說起這類特別細節,或者是技術相關的問題時,就總會有人拿出那套「資源為王」的理論來反駁,他們認為有魚怎麼樣都好釣。是,他們說的沒錯,只要魚夠多,怎麼都好釣,但是要真的有魚的話,你認為國內還能有這麼多人在研究釣法?
  • 釣黃顙魚,抬竿稍晚就是「深喉」,使用無刺鉤才是解決方法
    這與黃顙魚的兇猛攝食習性有很大關糸,狼吞虎咽之下,抬竿刺魚稍晚鉤餌就掛得很深。由於釣黃顙魚基本都是掛蟲餌,為了防止蟲餌脫鉤,一般都使用有倒刺的魚鉤,就是鉤尖內彎上那個倒尖,刺魚太深時造成搞鉤極不方便,同時「手術」後也失去了生鮮的品質。黃顙魚口腔內皮堅韌,反方向拔出倒刺較其它魚類要難,用脫鉤器手法不熟練都得費上一段時間。
  • 黑魚N種吃,無刺又鮮美,讓怕刺的小朋友和愛吃魚的你都能過足癮
    黑魚N種吃,無刺又鮮美,讓怕刺的小朋友和愛吃魚的你都能過足癮小朋友多吃魚會聰明,但是刺多特別讓媽咪頭疼,對於一些愛吃魚的小夥伴來說,如果不能一筷子塞滿口,一點都不過癮。撒上香菜和香蔥,一筷子一大口,超級滿足!
  • 什麼魚沒有刺,做出來又非常好吃?一次性了解那些刺少又美味的魚
    前段時間,很多人來問我,有沒什麼魚刺少,做出來又非常好吃?答案是肯定的,中國的魚類千千萬萬,刺多、刺少的都有很多。刺多的魚,吃起來確實很影響食慾,一口下去,全是那種小刺的話,往往都不想繼續吃了。特別是家裡有小孩子的,吃魚需要更加地小心謹慎,小刺多的魚,很容易卡到喉嚨。但是,為了降低喉嚨被卡刺的機率,我們完全可以選擇吃一些刺少的魚。那些只有脊椎刺和腹部大刺的魚,吃起來就非常的安全又放心。
  • 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
    泥鰍是鯉形目、鰍科動物,一般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除了用來做菜,還可以入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稱為「水中之參」,那麼,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有刺嗎?是魚或黃鱔嗎?和黃鱔哪個好吃?一、泥鰍養殖技術有哪些?
  • 野釣鯽魚,用幾號魚鉤合適?才能有口必中魚
    小時候釣魚,很簡單,砍一根竹子,找一根線,繡花針彎成魚鉤,挖幾條土蚯蚓,就能釣上大鯽魚。那時候,生態環境很好,魚資源也沒有被破壞,魚多,所以很容易釣上來。但是到了現在,野釣的魚資源被破壞,釣魚變得越來越需要技術了。後來才發現,釣魚是這麼需要技術的,連選擇魚鉤,都是這麼有講究的。
  • 這種魚的骨頭是綠色的,平時難得一見,刺又多又硬
    在我們的食譜當中,魚類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優質的蛋白質,以及鮮美的口感。有人說,人類之所以開發了智力,就是因為我們比其他動物吃了更多的魚。一般來說,我們吃魚都會選擇刺少肉多的,但是有一種魚,它長相奇怪,而且身上的刺又多又硬,卻很受人們喜歡。
  • 為什麼有人用蚯蚓釣不到魚?3個細節很重要!
    蚯蚓畢竟跟隨我們釣魚人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了,歷史比商品餌更加悠久,肯定不至於用了就空軍。很多時候是我們沒注意一些細節,說白了就是用蚯蚓的方法不對,才導致釣不到魚。 不空也是不愛用蚯蚓的,覺得埋汰啊,我是湖南人,一邊釣魚一邊吃著檳榔的,抓過蚯蚓的手讓我再去抓吃的我是真接受不了。
  • 酸菜魚選什麼魚好?此魚無骨無刺,味道一點也不輸飯店
    酸菜魚選什麼魚好?此魚無骨無刺,味道一點也不輸飯店夏天可以少吃肉多吃魚,魚不僅很有營養還不油膩,吃了也不容易長肉。魚的脂肪含量比較低,烹飪之後肉質嫩滑,味道很鮮美而且還好消化。但是提到魚大家會想到魚刺,去魚刺確實比較麻煩,今天介紹的是魚肉,沒有魚刺和魚骨。酸菜魚就是非常經典的一道菜了,裡面用的基本都是魚肉,魚刺也比較少,吃的時候比較好去刺。酸菜魚除了去飯店吃之外,還可以自己在家做,做法也不難。通常都是用淡水魚做得,其實還可以用巴沙魚,這個魚還沒有刺。裡面搭配的酸菜也很好吃。
  • 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刺愛吃肉的魚,過去用來餵鴨,如今60元1斤過去的環境好,尤其是水資源豐富,南方地區水塘水域是最為多見的,水質清澈裡面生物諸多,各種各樣的小雜魚更是數不勝數。閒暇之餘去釣魚,雖然沒有現如今的高端裝備,但魚多啊!
  • 魚鉤不會選擇?舊了的魚鉤捨不得丟?釣魚人都需要來看看!
    我們在臺釣過程中建議使用無倒刺的魚鉤。無倒刺的魚鉤的特點就是刺魚快、以及安全快捷,因為上餌較為迅速、摘魚方便快捷、不會對釣上來的魚造成太大的傷害。而且無倒剌的魚鉤也容易取出,當魚鉤掛在了抄網、魚護以及衣服上的時候可以輕鬆的取出。
  • 魚鉤不知道怎麼選?看完下面的魚鉤詳解,再也不跑魚
    其實,這些魚鉤在廠家設計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針對各種魚種進行分析之後設計出來的,設計者充分考慮了對象魚的體格大小、吃餌習慣、魚嘴形狀以及生活習性等因素,以最為合理的形狀順利地進入魚口並保證能夠快速刺穿魚唇且不易脫鉤。那麼到底怎麼選擇合適的魚鉤呢?要想選擇合適的魚鉤,首先我們要知道一些主要魚鉤的類型。
  • 魚類的小刺有什麼作用?為何有些魚有小刺,而有些魚卻沒有小刺?
    在我們吃魚的時候,那些神出鬼沒的小剌最是令人頭疼,它們深深地隱藏在鮮嫩可口的魚肉之中,稍不注意,我們就可能會被戳到或者卡到,並因此而失去繼續吃下去的興致。幸運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有這種小刺,這讓不太會吃魚又喜歡吃魚的人(比如說筆者本人)有了另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