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教小學生,外來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們很開心。李燁 攝
南京林業大學肯德基曙光公社的同學們,去年底走進了南京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為那裡的孩子們開設別開生面的英語課。這是南林大肯德基曙光公社開展的「關愛民工子女」社會服務項目中的第一個環節。氣氛熱烈的英語興趣班課堂連記者也被感染,可很少有人知道,為了開設這個特殊的「興趣班」,南京林業大學的「曙光學子」們可是經歷了一波三折。
採訪中記者意外得知,此次的實踐活動,「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其實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籌劃。南京林業大學肯德基曙光公社是由受肯德基曙光基金資助的學子們組成的。曙光公社每年都要開展社會服務項目,關注社會,幫助他人,同時也鍛鍊學子們自身的能力。在策劃項目時,有人提議去敬老院做志願者,有人建議給小學生免費輔導功課,還有人覺得做環保宣傳也不錯,可當他們聽說了南京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後,大夥一致同意到那裡開設英語興趣班,「曙光公社」的薛冬告訴記者,「我們都覺得這個項目更有意義。我們曙光公社的很多學子與這些孩子有著相似的家庭狀況,更能理解、體會它們的需求。」
想到就做,「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立即與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取得了聯繫,不過讓他們意外的是,第一次走進學校,向學校負責人表明來意的時候,學校的負責人並沒有表現出大學生們期望中的歡迎,校長只讓他們把電話號碼留下,並表示會在合適的時候與他們聯繫。雖然並沒有遭到拒絕,但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的腳步卻有些沉重,在他們看來,第一次的聯繫並不順利,感覺像是碰了「軟釘子」。
認真「代課」帶來轉機
沒想到只過去了短短一周,薛冬就接到了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校長的電話,但校長打來電話並不是同意他們開設興趣班,而是請他們去代課的。雖然有那麼一點點的失望,但薛冬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並趕緊聯繫「曙光公社」的其他同學。在學校代課期間,「曙光公社」的同學不僅每周要去兩三次,而且每次過去一呆就是半天。雖然只是臨時的代課老師,但「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卻非常用心認真,代課的同時還會主動幫著學校老師做一些事情,他們不知道,他們所做的這一切,校長都看到眼裡,也慢慢認可了「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這時,大學生們才知道,因為臨近市區,所以來這裡獻愛心的社團和企業非常多,但很多都是虎頭蛇尾,走走形式,這種獻愛心活動讓學校疲於應付,甚至成了學校的負擔。
為了備課絞盡腦汁
曙光學子們的執著和認真勁兒打動了校方。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的校長終於同意「曙光公社」的大學生們在學校開設英語興趣班,大學生們在興奮激動之後,也趕緊行動起來。雖然他們都是大學生,但如何教小學生,還要能教出點「名堂」,大學生們在備課上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他們自製了介紹外國著名大學、建築,以及重大節日的英語短片,孩子們一看到這些頓時就來了興致。大學生們了解到孩子們都喜歡看「喜洋洋與灰太郎」,還特地翻譯出一段「喜洋洋」的英語劇本,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更多的英語單詞和句型。
教小學生學習有竅門
雖然英語興趣班的備課花了不少心思,可參加的孩子們還是給了大學生一個「下馬威」,「孩子們太活潑了,不僅動個不停,還喜歡說話,真拿他們沒辦法。」「曙光公社」的王見收很喜歡這些小學生,不過他也很頭疼,興趣班畢竟不是玩玩笑笑的,還要教孩子們真才實學,「下一次開課的時候,該如何把課堂紀律管管好呢?」
這話可說到了萬裡林的心坎裡,「畢竟是小學生,都調皮得很,讓他們安靜下來太困難了。」聽到兩位同學的談話後,一旁的鄭國建顯得很是得意,「我把小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讀英語的時候,每個小組都有競爭感,大家比著誰的聲音高,誰讀的準,就沒有心思頑皮了。」雖然跟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可鄭國建用這個方法一下就「收買」了3個孩子的心,一個孩子還把自己捨不得吃的零食硬塞給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曙光公社」在紅山外來工子弟學校的英語興趣班已經順利開班,雖然這期間有波折,有坎坷,但大學生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而他們在活動中也發現,外來工的孩子們不僅有知識的需求,更有情感上交流的渴望,「英語興趣班只是一個起點,我們會更注重與孩子們的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我們一定會努力做得更好。」薛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