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趣班也開始有鄙視鏈,普通的興趣班甚至會讓人「瞧不起」。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
評論:前陣子爆火的《三十而已》中,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課,而孩子其實並不喜歡這門課程,馬術課只是顧佳打入富太圈的敲門磚。興趣班鄙視鏈的形成,源頭無疑是一些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很多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的潛能,一不小心卻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成了最不重要的。其實,結合孩子的興趣特長,選擇合適的興趣班,才能更好地發揮孩子的潛能。如果家長將自己的「虛榮心」「攀比心」強加給孩子,不顧其意願,強迫其參加「冷門興趣班」,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為孩子挑選興趣班,家長要從「虛榮心」「攀比心」等功利思想中走出來,認真聽取、尊重孩子的意願,讓興趣班真正回歸「興趣」的本義。
(黃寶珠)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