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2020-12-19 說說咱家娃

孩子說喜歡跆拳道,花大價錢辦了卡,可去了沒幾次,孩子又變成了喜歡街舞,難道又要辦卡?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

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但無一例外,每個孩子也都會遇到一開始熱情滿滿,幾天後又想換班的情況。

雖然常見,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才是對孩子興趣培養最有利的。

下文中,咱們一起來思考和探討一下。

1、選擇時不要太草率

初養孩子,只希望他健康快樂,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的貪心也開始萌芽,尤其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會這會那,就更著急了,興趣班的事情就被提上了日程。

可市面上那麼多興趣班,唱歌、跳舞、各種體育項目、繪畫、下棋、書法、演講、戲劇……隨便數數就十幾個,學什麼好呢?似乎每個都有理由學,那要怎麼選呢?

既然不好選,那就尊重孩子的意見,只要他喜歡咱就學!

這很不靠譜!

因為,孩子的喜歡也許只是因為這個課有粉紅色娃娃套裝,卻不知道他這一點頭背後所付出的代價。

於是,就出現了當初哭著喊著要學的是她,沒幾天覺得不好玩了太難了哭著喊著不學的還是她。

所以,家長幫孩子選擇興趣班時,一定要謹慎,尤其那些入門成本很高,需要勤學苦練的項目,一定要多考慮。

2、家長要端正心態

老粉們都知道,我給娃報了鋼琴課,剛開始學習的階段,我跟所有的家長一樣,多少帶有點功利性,甚至請了專門的鋼琴老師來家裡教娃練琴,可以說「下血本」了。

然而,老師的教學進度,真的令人堪憂,讓橙子一度懷疑,老師是不是在故意拖拖拉拉混學費?

老師在了解我的顧慮後,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知道毛頭和果果很聰明,推一推他們可以學得更快,但是我認為,孩子們剛接觸鋼琴,這個入門的階段是非常珍貴的,應該儘量延長而不是著急結束它。因為這個階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對音樂和鋼琴的興趣,這時要放慢腳步讓他們盡情的享受彈奏鋼琴帶來的快樂。

所以,現在我讓他們學一些輕鬆愉快的曲子,不給他們太大壓力,讓鋼琴慢慢的滲透到他們的生活裡,成為他們心目中很美好的存在。等到他們長大一點了,到了可以精進技術的時候,一定會遇到瓶頸,也會陷入焦躁和自我懷疑中,這個關頭,入門階段的那段感受就非常重要了,孩子會因為回憶中鋼琴給他的美好感受,而對鋼琴有很深的情感羈絆,就算是遭遇很大的挫敗和阻礙,他們內心也會非常難以割捨這個愛好,就幾乎不太可能會放棄了,只要不放棄,他們就能繼續接著進步。

看,一個興趣愛好,是一輩子的事。千萬別太在意一時的效果顯著,而是要讓這個興趣中,最美好、最有趣、最讓人享受的部分展示給孩子,讓他們在這條漫漫長路,就算沒人督促,也能自我驅動、堅持走下去啊!

3、孩子的三分鐘熱度,你有責任

說到三分鐘熱度,家長尚且有這「毛病」,就更別提孩子了。

簡單說,這很正常。

對孩子來說,很多事情都是新鮮的、有趣的,什麼都想嘗試一下,這種心理再正常不過了。只是當好奇和新鮮度一過,孩子自然就會出現倦怠心理。

因為堅持興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它褪去了新鮮度,要想繼續,就要承受它枯燥、無趣的一面,這對孩子來說,是有挑戰性的。

這時,家長就該上場了。(悄咪咪,看你有沒有給娃拖後腿)

首先,反思一下你是否就是一個做事三分鐘熱度的人,簡單說,你是否給娃做了正確的示範。身教重於言傳,如果家長在生活工作中能夠做到嚴於律己、持之以恆,孩子經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堅持。

其次,很少參與孩子的興趣培養。培養孩子的興趣,不是報了興趣班就沒家長的事了,不是這個責任就全部委託給興趣班的老師了。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家長最好也培養一下興趣,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經常和孩子互動,也能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使堅持沒那麼難。

當然,若大勢已去,家長就要試著去放棄了。放過孩子,放過自己,讓家庭回歸往日的溫馨和諧。

4、適時放棄也很重要

相信我,不管你之前花了多少心血在培養孩子的興趣上,一旦過了3-5歲,最先放棄大多不是孩子,而是你。

因為,孩子要上學或者已經上學了,開始有課業壓力了,連作業都寫不過來,更別提堅持去興趣班報到了。

咬牙堅持吧,感覺實在很痛苦!可放棄吧,一方面心疼沉沒成本,一方面又怕孩子回頭怪你:「你當初怎麼沒逼我一下!」

其實,「放棄」這個詞雖然看起來有點負能量,但它其實是個中性詞,無非是權衡利弊所做出的一種選擇而已。如果一件事物帶來的壞處已經比帶來的好處要多得多,那麼「堅持」只是一種執迷不悟和一廂情願,放棄反而是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智慧。

就像有些特長看著挺酷,可一旦入坑深似海,超級花錢、花時間、花精力,讓你隨時都有負擔不起的感覺,就算是孩子還算喜歡,那也該退退吧。

所以,當你考慮要不要讓孩子放棄這個特長學習的時候,不要有太大的道德負擔,只需要理性的去分析它給你和孩子的生活,帶來的作用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就可以了。

最後,希望每個學習特長的孩子,都能留下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也希望每一個家長,慢慢來,放輕鬆。

相關焦點

  • 孩子對於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但無一例外,每個孩子也都會遇到一開始熱情滿滿,幾天後又想換班的情況。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沒用還白花錢
    其實不僅僅是我家這樣,身邊的很多家長就是如此,都沒少給孩子報興趣班。 不過,興趣班這種事情,還是應當以孩子熱愛為前提,最起碼也有有興趣,而不是無感或者是抗拒。 否則,家長真的是白費功夫。
  • 興趣班能帶給孩子什麼?別讓猶豫拖了孩子後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剁手」產品一般都是鞋子、包包、美妝、家居日用等等但已經做父母的小夥伴,千萬不要忘記給孩子「剁一剁」興趣班哦~現在的家長,給娃報興趣班:3個是標配,4-7個是高配,8個以上是土豪專配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興趣班要不要堅持?先分清是誰的興趣
    現代小學生,大部分都會參加幾個不同的興趣班,一來開闊視野,擺脫單純學科學習的沉悶,二來培養孩子興趣,讓童年更加豐富多彩。舞蹈、鋼琴、繪畫、外語、書法……沒有幾項特長興趣班「加持」,家長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 各種興趣班,這真的是孩子的需要嗎
    選擇外語興趣班的家長們近六成是出於對孩子將來升學就業的考慮,而選擇音樂、繪畫興趣班的,大多是希望孩子能夠掌握多方面知識,培養興趣。以音樂學習為例,39。2%的孩子正在參加音樂興趣班,32。4%的孩子雖然沒有參加過但很有興趣,僅6,2%的孩子對音樂興趣班不感興趣。由此看來,選擇上興趣班的孩子絕對不在少數,而一些家長考慮得不可謂不長遠。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對此,孩子的爸爸指責道:「你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太盲目、一點理性!絲毫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孩子沒天分、不肯努力的項目,你的堅持就是浪費時間。」不過,她懷了二胎,再加上興趣班離家太遠,孩子堅持1年沒放棄,她卻放棄了,實在折騰不起!3.武術類——跆拳道特點:強身健體孩子學了1年半,費用是1萬元。不過,孩子對跆拳道一點也不感興趣,即使如此,他也拿到了綠帶,可見天賦是有的,「魔鬼媽媽」覺得非常遺憾。
  • 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這樣即使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家長也能夠及時做出調整,不會因為覺得浪費資源而強迫孩子學習已經沒興趣的事情。孩子的興趣可能廣泛又不穩定,如果是孩子自己選擇的,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的某項樂器或者其他道具,那麼他們堅持的時間也會更長。孩子想堅持學某樣興趣特長,家長大多是願意鼓勵和支持的。但還有一種棘手的情況,那就是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就不想學了,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 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聽聽園長怎麼說
    相信不少家長在孩子適應了幼兒園之後,就會開始考慮給孩子選興趣班的事。我家樂樂就是這樣,小班下學期幼兒園裡就開設了各種課後興趣班,家長們紛紛商量要給孩子報哪些。園長似乎也很了解家長的心思,還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會。會上園長說的話也讓慢媽我受益良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
  • 虎媽教育VS快樂教育: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興」趣還是「滅」趣?
    02不要盲目投入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上,父母真的不要盲目投入,要認清孩子的天花板在哪裡。對於一些孩子完全沒天分,他也不願意去嘗試和努力的項目,家長可以試驗甚至試錯,但切記要迷途知返,不要一條道走到黑。因為盲目投入,不僅浪費時間,還消耗了孩子學習的激情和樂趣,有可能導致孩子對所有的興趣班都心生厭煩。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在當下這個競爭壓力大的大環境之下,多數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名一兩個興趣班,以此提升孩子的個人能力,有的家長甚至會為孩子報名多個興趣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予以他們過多的壓力,這也使得多數孩子在被問及是否想要參加興趣班時,都是報以一副不情願的態度,但若問到孩子的父母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全面」發展,給孩子報了很多個興趣班,將孩子周末的空餘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的。但是興趣班有這麼多,並不是每個興趣班都適合孩子。給孩子報興趣班有很大講究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
  • 剛開學家長微信群成了興趣班招生群,報還是不報家長左右為難,哎
    學校微信群成為興趣班營銷群,應接不暇的招生廣告讓我不知所措,是報還是不報十分為難。沒過幾分鐘,報名人數達到三十人,一個班總共才四十人。我開始掙扎了:糾結啊,報還是不報。我在想難道不用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嗎?萬一孩子不喜歡怎麼辦呢?家長或許認為這是孩子上臺的一次絕好機會,給孩子鍛鍊鍛鍊也不錯,萬一選上了出名了那就更好了。
  • 李玫瑾教授:不建議給孩子報4種興趣班,費時費錢,家長需理性
    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時新鮮而接受父母的安排,但是時間長了,孩子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興趣班便出現牴觸心理,有的孩子索性直接不去。1、總是營銷的興趣班:這種興趣班並不是以教孩子特長為目的,而是經常在家長群中發各種優惠消息,特別是老生帶新生,機構就會給抵課券,或者獎勵某某課。
  • 暑假來臨報不報興趣班:如何正確看待孩子興趣培養問題
    有人說,看到現在的孩子如此辛苦,感謝父母沒文化,當年對自己的放養;有人說,看到身邊的人多才多藝,傷心父母當年的放鬆,興趣愛好沒能堅持。現實中很多父母糾結於緊張學業和興趣培養的平衡。的確,興趣培養帶給孩子的,不像一場考試那樣立竿見影,沒有一紙試卷那樣目標清晰,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成效微小,甚至半途而廢。那麼如何看到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呢?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硬是讓孩子學就是浪費時間、金錢,消磨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二、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不要報還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跨越階層」,會為孩子選擇一些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
  • 學遊泳的孩子竟然接連溺水,面對暑假興趣班,父母應當如何挑選?
    給孩子報名興趣班,如今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頭等大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除了五花八門的「早教班」之外,還有利用暑假或者寒假,進行美術、遊泳、書法、跆拳道甚至少兒編程等不同種類的興趣班級,這種現象是否正確呢?對孩子真的有好處嗎?這是值得每個家長思考的問題。最近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杭州男童溺水案」為所有的家長敲響了警鐘。
  • 孩子幾歲適合上興趣班?合適的年齡上合適的興趣班,才能事半功倍
    看看現在的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小小的年齡就被各種興趣班淹沒了,有經濟條件,多開發孩子的潛能,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是挺好的,但是家長太多的情緒是焦慮的,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早早的就上了英語班了,自己的孩子也得趕緊的,不然就落後了,其實孩子自身的發展是得順其自然的,不同的興趣班對孩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不在合適的年齡裡去上,反而是有害無益的。
  • 湖州:不得辦幼兒興趣班 但放學後孩子放哪?
    實驗幼兒園告知只有照顧班,主要讓孩子在教室裡看書,玩玩具,今年費用有所調整,為每月60元。不開設興趣班,是因為幼兒園的教學主要以遊戲為主,興趣娛樂已經滲透在每日教學之中,如果學校每天正常開展教學活動,也不需要其他的興趣班加以補充。照顧班到下午5點半左右,但園方希望家裡有老人的話還是儘量早點把孩子接回家。
  • 花了6年的時間,終於知道孩子的興趣班應該要怎麼選?
    第四,一個興趣班能夠得以堅持,雖然家長要起到60%以上的作用,但如果孩子特別反感,興趣不大,每次上課就像上刑一樣掙扎痛苦,個人覺得就真的不要繼續了。我看過那種在音樂考級考場外面,一邊被媽媽罵得淚水連連,一邊歪著頭拉小提琴的孩子,從他的眼神裡,感覺考級結束後,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願意再拉小提琴了。這樣的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