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不建議給孩子報4種興趣班,費時費錢,家長需理性

2020-12-19 寶貝好媽媽

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時新鮮而接受父母的安排,但是時間長了,孩子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興趣班便出現牴觸心理,有的孩子索性直接不去。

1、總是營銷的興趣班:這種興趣班並不是以教孩子特長為目的,而是經常在家長群中發各種優惠消息,特別是老生帶新生,機構就會給抵課券,或者獎勵某某課。特別是一到節假日的時候,就大肆鼓勵老客戶帶新客戶,一旦新顧客成功報名,群裡就各種表揚老顧客。這哪是孩子的興趣班,分明是傳銷啊!這種興趣班不上也罷!

2、超過家庭經濟範疇的班不能報:不管多好的學習班,一旦經濟壓力太大,又不確定孩子的駕馭能力,家長真沒必要給孩子報這樣的學習班,當真是投資不見收效的,關鍵是家庭經濟過大,還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心態。甚至是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程度。

3、師資不透明的興趣班:如今的興趣班、幼兒園、各類託管培訓機構遍地開花,他們的教學資質更是良莠不齊,並且有很多培訓的老師都是無證上崗,。然而有一切興趣班對於老師自身的要求是極高的,就好比舞蹈類,跆拳道類的興趣班,如果老師不專業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在興趣培訓的時候出現危險,跆拳道、散打班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受傷的事件更是時有發生。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別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家長也不妨從這本書中去學習培養、教育孩子,從繪本中學習行為。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4、過於「打包票」的興趣班:有些興趣班的宣傳做得非常誘人,說讓孩子報了這個班,一個學期內就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還能參加什麼比賽拿什麼獎,這樣的興趣班宣傳就是戳中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實際上孩子是否能學好,不僅跟興趣班的教學有關,還跟孩子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天賦有關。另外,速成的教育,永遠都是只學皮毛不學精細的。

興趣班只是輔助孩子成功的一條路,學習才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因為興趣班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從而耽誤孩子的前程。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興趣班一周最好是一到兩個就夠。各位家長,請我們理性育兒吧,別再把錢花在沒用的事情上了,有時間多和孩子一起學習看書,一起玩耍,這比上興趣班更有用。

從孩子的未來著眼,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才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但是,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不要人云亦云跟著感覺走,也不要病急亂投醫。尊重孩子的愛好,理智地選擇孩子喜歡和適合的興趣班,才能讓孩子有興趣學習並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這對家長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神獸只要一回家,可能就會面臨不好管、不聽話、不學習等系列難題。當然,很多家長也想好了應對之策,就是給他們報興趣班,讓神獸們「大補特補」起來! 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意外,我們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好像沒有幾個家長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不報的家長基本被劃成「異類」一樣的存在了。
  • 李玫瑾: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累斷家長腿」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家長的常態。>這3種「興趣班」不僅浪費家長錢,而且沒有太大用處,家長和孩子都很累。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別讓孩子去,費錢還沒用,最後坑了娃 1.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千萬別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毫無效果
    關於興趣班,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了解過,因為這種興趣班往往都會打出一些宣傳語,通過製造焦慮讓家長知道如果不加把勁的話孩子落後在 別人身後,因此,許多家長會被這種感染情緒,甚至沒和孩子商量就給報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幼兒園該不該上興趣班?家長別盲目跟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這個競爭壓力如此之大的社會中,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人一步,也因此衍生出了許多興趣班,許多家長不禁開始糾結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又該什麼時候報興趣班。李玫瑾:不要盲目跟風,理智看待興趣班生活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人一步在幼兒園便給孩子報一個甚至多個興趣班的家長是非常多的, 他們也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有多餘的精力學習興趣班,往往是錢花了,知識沒學到,這樣的情況也讓無數家長為之頭疼。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在當下這個競爭壓力大的大環境之下,多數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名一兩個興趣班,以此提升孩子的個人能力,有的家長甚至會為孩子報名多個興趣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予以他們過多的壓力,這也使得多數孩子在被問及是否想要參加興趣班時,都是報以一副不情願的態度,但若問到孩子的父母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文\張媽編輯\張媽生活在如今這個競爭壓力如此巨大的社會中,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會給孩子報上一兩個興趣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有一技傍身。給孩子報興趣班有很大講究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沒用還白花錢
    我這一輩的大人結婚了的,孩子基本上就在4、5歲左右,湊在一起了聊天的話題自然都是關於孩子的。 然後就說到孩子們寒假的安排,我聽著她們基本上都給孩子辦了興趣班,想要趁著假期培養孩子一門興趣愛好。 經濟條件好一點,更是一下子給孩子報了3個興趣班。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可是,冷靜下來想想,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6歲前,孩子每天東奔西跑連個玩的時間都沒有,多可憐!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據媽媽回憶,千璽小時候非常熱衷於舞蹈,每天乘坐4個小時的公交車往返家中和舞蹈學校,當其他孩子在玩泥巴打遊戲時,他卻把時間用來學習舞蹈。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也曾給家長支招,回答了用什麼標準去判斷孩子音樂潛能的問題。當孩子對某個興趣班或者某項運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即使老師沒有要求,課下也能自覺地進行練習,那麼他的興趣和天賦,很可能就在與此。
  • 剛開學家長微信群成了興趣班招生群,報還是不報家長左右為難,哎
    學校微信群成為興趣班營銷群,應接不暇的招生廣告讓我不知所措,是報還是不報十分為難。沒過幾分鐘,報名人數達到三十人,一個班總共才四十人。我開始掙扎了:糾結啊,報還是不報。我在想難道不用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嗎?萬一孩子不喜歡怎麼辦呢?家長或許認為這是孩子上臺的一次絕好機會,給孩子鍛鍊鍛鍊也不錯,萬一選上了出名了那就更好了。
  • 李玫瑾教授:你越管,孩子越叛逆?建議家長試試皮格利翁效應
    很多孩子再青春期時,都難免會遇上叛逆期。很多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對孩子硬碰硬。其實,家長選擇硬碰硬的方式,雖然可以理解,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實用,且並不適合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李玫瑾教授曾經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你讓他站住,他站住了,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僅沒站住,而且還進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門關上,這時候孩子就是進入了叛逆期。小張的孩子今年就遇上了與眾多孩子相同的情況。孩子進入到青春期後,就開始與父母在思想上作鬥爭。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希望自己生命的延續能夠書寫出一段精彩,甚至是創造一段傳奇。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孩子對於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孩子說喜歡跆拳道,花大價錢辦了卡,可去了沒幾次,孩子又變成了喜歡街舞,難道又要辦卡?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
  • 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孩子說喜歡跆拳道,花大價錢辦了卡,可去了沒幾次,孩子又變成了喜歡街舞,難道又要辦卡?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
  • 暑假來臨報不報興趣班:如何正確看待孩子興趣培養問題
    的確,興趣培養帶給孩子的,不像一場考試那樣立竿見影,沒有一紙試卷那樣目標清晰,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成效微小,甚至半途而廢。那麼如何看到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呢?興趣的三種境界:興趣、樂趣和志趣 你在哪一層知乎上有一條問答,關於孩子是否報興趣班的討論。有一個答主說到,自己從四歲的時候參加過素描、舞蹈、桌球、寫作、鋼琴等等,其中唯獨舞蹈從四歲堅持到十六歲,直到因病不能繼續跳舞。
  • 孩子總是玻璃心,經不起老師和家長批評,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方法
    ——愛默生家裡的孩子玻璃心,批評不到兩句就哭了,怎麼辦?很多家長都很困惑,孩子一哭,就不知道怎麼跟孩子講道理了。特別是現在還經常看到,孩子因為受到打擊而做到想不開的事情。家長就更加不敢批評孩子了。很多老師也說,現在的孩子太金貴了,我們不敢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