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時新鮮而接受父母的安排,但是時間長了,孩子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個興趣班便出現牴觸心理,有的孩子索性直接不去。
1、總是營銷的興趣班:這種興趣班並不是以教孩子特長為目的,而是經常在家長群中發各種優惠消息,特別是老生帶新生,機構就會給抵課券,或者獎勵某某課。特別是一到節假日的時候,就大肆鼓勵老客戶帶新客戶,一旦新顧客成功報名,群裡就各種表揚老顧客。這哪是孩子的興趣班,分明是傳銷啊!這種興趣班不上也罷!
2、超過家庭經濟範疇的班不能報:不管多好的學習班,一旦經濟壓力太大,又不確定孩子的駕馭能力,家長真沒必要給孩子報這樣的學習班,當真是投資不見收效的,關鍵是家庭經濟過大,還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心態。甚至是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程度。
3、師資不透明的興趣班:如今的興趣班、幼兒園、各類託管培訓機構遍地開花,他們的教學資質更是良莠不齊,並且有很多培訓的老師都是無證上崗,。然而有一切興趣班對於老師自身的要求是極高的,就好比舞蹈類,跆拳道類的興趣班,如果老師不專業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在興趣培訓的時候出現危險,跆拳道、散打班的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受傷的事件更是時有發生。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別的習慣和愛好!閱讀、聽故事要代替電視機、打遊戲!閱讀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家長也不妨從這本書中去學習培養、教育孩子,從繪本中學習行為。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4、過於「打包票」的興趣班:有些興趣班的宣傳做得非常誘人,說讓孩子報了這個班,一個學期內就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還能參加什麼比賽拿什麼獎,這樣的興趣班宣傳就是戳中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實際上孩子是否能學好,不僅跟興趣班的教學有關,還跟孩子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天賦有關。另外,速成的教育,永遠都是只學皮毛不學精細的。
興趣班只是輔助孩子成功的一條路,學習才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不要因為興趣班而耽誤了孩子的學習,從而耽誤孩子的前程。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興趣班一周最好是一到兩個就夠。各位家長,請我們理性育兒吧,別再把錢花在沒用的事情上了,有時間多和孩子一起學習看書,一起玩耍,這比上興趣班更有用。
從孩子的未來著眼,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才藝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但是,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不要人云亦云跟著感覺走,也不要病急亂投醫。尊重孩子的愛好,理智地選擇孩子喜歡和適合的興趣班,才能讓孩子有興趣學習並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