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2020-12-27 網易新聞

俗話說得好,「再窮不能窮教育」,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教育息息相關!況且,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就連明星的媽媽也不例外。

易烊千璽在2歲時就報了興趣班,5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舞蹈,這才成就了他的未來。

不過,易烊千璽的媽媽是聰明的,她發現易烊千璽對舞蹈的天賦後,就重點專攻這一塊兒,中國舞、民族舞、拉丁舞全部安排上去。

所以,網友才會覺得易烊千璽在「三小隻」中的舞蹈最棒!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

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

「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

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孩子從6歲開始學鋼琴,大約有一年半了,不過這位媽媽和老師想盡各種辦法,都沒辦法調動起孩子對鋼琴的喜愛。

對此,孩子的爸爸指責道:

你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太盲目、一點理性!絲毫不知道孩子的優勢和興趣,孩子沒天分、不肯努力的項目,你的堅持就是浪費時間。

於是,這位「魔鬼媽媽」就總結了近年來給孩子報的興趣班。

1.藝術類——畫畫

特點:門檻低、夥伴多,孩子不反感

孩子堅持學習畫畫2年,費用花了2萬,不過「魔鬼媽媽」還是放棄了,原因就在於畫畫雖然門檻低,但是講究天分!

藝術上的事情,沒有天分空有努力也很難有成就感。

2.語言啟蒙——線下少兒英語

特點:朋友推薦、幼小銜接

「魔鬼媽媽」在家裡給孩子做了英語啟蒙輔導後,覺得應該進行系統的輔導,這才報了英語班。

不過,她懷了二胎,再加上興趣班離家太遠,孩子堅持1年沒放棄,她卻放棄了,實在折騰不起!

3.武術類——跆拳道

特點:強身健體

孩子學了1年半,費用是1萬元。不過,孩子對跆拳道一點也不感興趣,即使如此,他也拿到了綠帶,可見天賦是有的,「魔鬼媽媽」覺得非常遺憾。

4.體育類——足球

特點:集體活動

時區的霧霾天太多,孩子只會在場上亂跑。況且,孩子是在學英語的時候路過國際學校踢球,可能會影響學習英語,堅持了半年就放棄了,花費4000元。

5.學科啟蒙——線上英語

特點:幼小銜接

「魔鬼媽媽」覺得英語學習不能斷,在放棄了線下少兒英語後,就選擇了線上英語。

孩子對英語並不反感,聽力和口語都很棒,這說明他對英語是有興趣的。

雖然費用較高足足4萬,但是「魔鬼媽媽」覺得值得。

6.藝術類——鋼琴

特點:樂器

孩子6歲時,「魔鬼媽媽」給他報了鋼琴班,學習了1年半,成果並不顯著,孩子著實不喜歡,3萬大鈔打水漂。

7.「工具人」——法國視唱

特點:配合鋼琴

「魔鬼媽媽」想通過法國視唱配合鋼琴學習,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樂理知識和樂感等。

但是,孩子對樂器和音樂沒有好感,只好放棄。

8.社交類——朗誦

特點:培養自信心

「魔鬼媽媽」覺得孩子相貌英俊、口齒伶俐,練習朗誦肯定會培養自信心。

不過,老公太懶,不想送孩子去朗誦班,學習1年就作罷!

由此可見,「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多么正確。

9.體育類——滑雪

特點:追求自由

孩子6歲時學了滑雪,直到現在依然堅持,雖然費用花費了5萬元,但是孩子真的喜歡這項運動。

10.藝術類——書法

特點:陶冶情操

孩子6歲半時學的書法,直到現在也在堅持,就算發燒生病也要去上課,這就是真愛的力量。

剩下的4個項目分別是高爾夫、桌球、樂高和數學思維班,孩子都比較喜歡,所以也學到了些東西。

只不過,孩子從3歲半開始上興趣班,整整4年花費了20萬元,學到的東西卻非常有限!

「魔鬼媽媽」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可是孩子真正從中受益的卻少之又少,結果錢和時間都花出去了,孩子得到的卻不多,這20萬元花的屬實不值當!

直到現在,這位「魔鬼媽媽」才懂得興趣班的真正涵義,它不是家長打著「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工具,而是按照孩子興趣來報的「人間天堂」。

如果孩子沒有興趣,那麼興趣班就會變成「人間煉獄」,家長白費錢,孩子去也可能是浪費時間。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沒啥作用,還費時費錢

現如今,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全方位發展,我們在看那些高考狀元的介紹時也會發現,他們都有許多特長,這可能就是興趣班的功勞。

不過,興趣班可以隨便報嗎?答案呼之欲出,那樣的話豈不就是跟「魔鬼媽媽」一樣費時費錢,作用有限了?

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就曾公開表示:「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

1.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

近年來,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報書法班、繪畫班和舞蹈班等,有些孩子學習就很快,鋼琴考級異常輕鬆、圍棋升段輕而易舉!

可是,有些孩子學習卻很慢,譬如他們學習繪畫,有些孩子畫的又快又好,有些孩子卻畫的又慢又差,這裡面的差異不僅是天賦上的,還有愛好!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喜歡這項活動,他們就會用心學習,反之就可能會出現牴觸心理,不僅無法學到技能,還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科目。

2.給孩子報補習班

補習班不是興趣班!興趣班是提升孩子在課堂外的知識,激發他們的興趣,擴展視野的課外班,通常又叫做「特長班」。

補習班,是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不好時,通過課餘時間為孩子輔導功課的課外班,目的是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

初中生和高中生上補習班,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上補習班,可能就有些過分。

補習班不一定就會幫助孩子提升成績,他們的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只會討厭家長和補習班佔據自己的自由。

3.離家太遠的興趣班

家長給孩子挑選的興趣班離家太遠的時候,孩子就會嫌棄麻煩,浪費時間,同時家長接送孩子也不方便。

孩子上課只需要花費2小時,可是加上來迴路上的時間卻是半天。

長此下去,不僅家長覺得厭煩、懶惰,孩子也會出現厭學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陳女士家中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眼看跟孩子同個年紀的小朋友都報名了一些興趣班,這下陳女士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和丈夫一陣商談之後,她便為孩子報名了兩個興趣班,分別是鋼琴和聲樂,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 李玫瑾教授:不建議給孩子報4種興趣班,費時費錢,家長需理性
    這哪是孩子的興趣班,分明是傳銷啊!這種興趣班不上也罷!2、超過家庭經濟範疇的班不能報:不管多好的學習班,一旦經濟壓力太大,又不確定孩子的駕馭能力,家長真沒必要給孩子報這樣的學習班,當真是投資不見收效的,關鍵是家庭經濟過大,還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心態。甚至是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程度。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之前的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將近38.8%的家庭年收入的2、3成都花在了教育上。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意外,我們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好像沒有幾個家長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不報的家長基本被劃成「異類」一樣的存在了。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千萬別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毫無效果
    關於興趣班,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了解過,因為這種興趣班往往都會打出一些宣傳語,通過製造焦慮讓家長知道如果不加把勁的話孩子落後在 別人身後,因此,許多家長會被這種感染情緒,甚至沒和孩子商量就給報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李玫瑾: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累斷家長腿」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家長的常態。>這3種「興趣班」不僅浪費家長錢,而且沒有太大用處,家長和孩子都很累。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別讓孩子去,費錢還沒用,最後坑了娃 1.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三種興趣班,最好不要給孩子報第一種:宣傳過於誇張的興趣班現在市面上的興趣班可謂是魚龍混雜,常常會有一些宣傳誇張的興趣班出現,這些興趣班總會打著幫助孩子「快速記憶」,幫助孩子短時間成長的標語吸引父母報班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可是,冷靜下來想想,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6歲前,孩子每天東奔西跑連個玩的時間都沒有,多可憐!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沒用還白花錢
    我這一輩的大人結婚了的,孩子基本上就在4、5歲左右,湊在一起了聊天的話題自然都是關於孩子的。 然後就說到孩子們寒假的安排,我聽著她們基本上都給孩子辦了興趣班,想要趁著假期培養孩子一門興趣愛好。 經濟條件好一點,更是一下子給孩子報了3個興趣班。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家長圈不成文說法:自家孩子沒上過興趣班,父母都不好意思說。 現在這個社會,除了拼錢,就是拼教育、拼孩子了!而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不輸起跑線,就開始熱衷於給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 幼兒園該不該上興趣班?家長別盲目跟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不要盲目跟風,理智看待興趣班生活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人一步在幼兒園便給孩子報一個甚至多個興趣班的家長是非常多的, 他們也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有多餘的精力學習興趣班,往往是錢花了,知識沒學到,這樣的情況也讓無數家長為之頭疼。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吧~《家有兒女》中,劉星抱怨媽媽小時候沒有逼他學藝術:「哎,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提供一些解答。
  • 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別報,沒啥效果,還浪費時間和金錢
    無論是學前教育,還是各類興趣班,都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大街小巷掛起了招牌。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齡孩子的興趣班,甚至很多在6歲之前的孩子都會報各類興趣班去學習,但是這樣真的會有效果嗎?李女士就是無數憂慮父母中的一位,她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慢了一步,於是咬著牙花了一大筆錢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希望能培養孩子的鋼琴技能。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暑假來臨報不報興趣班:如何正確看待孩子興趣培養問題
    有人說,看到現在的孩子如此辛苦,感謝父母沒文化,當年對自己的放養;有人說,看到身邊的人多才多藝,傷心父母當年的放鬆,興趣愛好沒能堅持。現實中很多父母糾結於緊張學業和興趣培養的平衡。的確,興趣培養帶給孩子的,不像一場考試那樣立竿見影,沒有一紙試卷那樣目標清晰,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成效微小,甚至半途而廢。那麼如何看到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呢?
  •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孩子吃飯有3個「表現」,將來情商會很低!
    演講者是公安大學知名教授李玫瑾。在講座中,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一生分為幾個階段,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三個「表現」,他長大後情商大多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看到這裡,可能會有非常多的家長滿腹疑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為什麼能談育兒?內容靠譜嗎?
  • 虎媽教育VS快樂教育: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興」趣還是「滅」趣?
    這句話現在經常出現在人們面臨選擇的場合裡。同樣的,給不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針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現在分成兩派。一派奉行「虎媽教育」理念。習得任何一種才藝,都需要付出時間和金錢才能掌握,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班,想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老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如果所選項目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孩子會因為跟不上或感覺不到進步而產生挫敗感,那麼他就有可能什麼都學不好。
  • 家裡再窮,這3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李玫瑾教授,作為最近兩年的「育兒明星」,想必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她的育兒經,不過李玫瑾教授作為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和育兒到底是怎樣產生聯繫的呢?
  • 該不該給孩子報學習班? 孩子:我的假期我做主
    直到下午三點,同學給他打電話,叫他出去踢球,他這才從綿軟的床上爬起來,簡單收拾幾下後,便從媽媽的眼皮底下溜之大吉。「曉明,你今天作業還沒做呢!」「才放假嘛,作業少……我過幾天再做……」  情景2 「黃琳音,你還想學書法課不?」「不想……英語、奧數、鋼琴,我都學了三門了,好累嘛!」小音很不情願地從床上爬走來,有氣無力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