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別報,沒啥效果,還浪費時間和金錢

2020-12-27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無論是學前教育,還是各類興趣班,都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大街小巷掛起了招牌。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齡孩子的興趣班,甚至很多在6歲之前的孩子都會報各類興趣班去學習,但是這樣真的會有效果嗎?

李女士就是無數憂慮父母中的一位,她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慢了一步,於是咬著牙花了一大筆錢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希望能培養孩子的鋼琴技能。眾所周知,學鋼琴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小時甚至都要數百元,但是為了孩子,李女士也就慷慨解囊了。

但是學了大半年之後,李女士發現自己的孩子連一首簡單的樂曲都彈得磕磕絆絆,真的令人大失所望。孩子也因為學鋼琴而變得不開心,這樣既花了錢,也沒什麼效果的興趣班真的有用嗎?

這三種興趣班,孩子6歲前別報

1、美術興趣班

美術興趣班是很多父母的選擇,覺得孩子學一下畫畫會有很多方面的提升。但是6歲之前,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如果去學習美術,反而會讓孩子對美術產生排斥。美術需要孩子付出十足的耐心與細心,6歲的孩子很難做到靜下心來一動不動地繪畫。

2、鋼琴興趣班

父母認為學習鋼琴能夠幫助孩子提升氣質,培養音樂修養,提高音樂認知。但是剛剛幾歲的孩子,很難理解那些複雜的鋼琴按鍵和樂譜,這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而不能感受到音樂的快樂。

3、學習科目的興趣班

一些父母還會提前給孩子報了在學校裡學習科目的興趣班,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進入學生的角色,讓孩子提前學習,快人一步。但是這樣會讓小小的孩子以為自己已經學的差不多了,在入學之後有懈怠心理,不能夠跟上老師的教學,反而會落人之後。

為什麼要少報這樣的興趣班?

6歲之前的孩子心智都是不成熟的,有著愛玩的天性,很難去學習複雜困難的事物,也就是說即使報了班,孩子也很難學到真正的東西。這樣的興趣班對孩子來說會扼殺天性,也會浪費大量的金錢而取得不了什麼效果。

強制讓孩子去上這樣的補習班,只會讓孩子對所學的事物產生厭倦,甚至會從心理上排斥。本著為孩子好的目的,反而會提前破壞了孩子的興趣,可謂是得不償失。有的時候,孩子甚至會因為這樣的補習班而與父母產生矛盾。

低齡兒童的學前教育要怎麼做?

與其用不合適的興趣班來填滿孩子的童年,不如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快樂中為學生生涯的開始做好準備,這才是合適的處理辦法。

1、尊重孩子的天性,不強制報班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大、愛玩耍,父母要尊重這樣的客觀規律,尊重孩子的天性,不強制給孩子報班。父母不要把憂慮過分地帶給孩子身上,要允許孩子有一定的時間去發揮自己的天性,讓孩子在玩樂中找到自己的興趣。當孩子的年齡稍大之後,才考慮去通過報班增強孩子的能力。

2、多陪伴孩子,帶孩子增長見識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要給與孩子足夠的陪伴,多陪孩子出去遊玩,增長孩子的見識,開闊孩子的視野。低年紀的孩子與其說要去報班學習,不如在父母的陪伴中發現自己的樂趣,尋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3、多帶孩子運動,增強孩子的體魄

孩子的天性喜歡玩耍,就要多帶孩子出去運動,一是可以增強孩子的體魄,讓孩子身體越來越健康,二是可以幫助孩子在運動中鍛鍊自己的溝通技巧、團隊協作能力等等。運動是培養一個孩子意志力的關鍵所在,可以培養孩子頑強的品質。

4、多關心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建立的關鍵階段就是孩子年紀較小,在家庭裡的時候,這段時間是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好時機。父母要多關心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關愛,才能逐漸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建立心靈上的聯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李玫瑾老師就說過,給孩子報班一個星期不要超過兩個,報什麼班要好好考慮,有三種興趣班就沒必要報,浪費錢還沒啥用!硬是讓孩子學就是浪費時間、金錢,消磨孩子對學習的熱情。二、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不要報還有些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跨越階層」,會為孩子選擇一些經濟承受範圍之外的興趣班。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孩子上了很久的興趣班,一點效果都沒有 表妹小茜的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小茜準備女兒報個興趣班,一來是鍛鍊孩子的性格和口才,二來是學個特長,將來萬一用得上。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千萬別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毫無效果
    李女士就是這樣的情況,自己在路上看到興趣班的廣告的時候,以為不給孩子報的話孩子會被耽誤,然而等給孩子報了以後才發現用處不太大。因為沒經過孩子的同意,或者說沒跟孩子商量過,導致孩子的情緒非常牴觸,因此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後他只去過兩三回後就沒主動去過,這一來二回的學費可以說都白費了,這也讓李女士非常後悔。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全面」發展,給孩子報了很多個興趣班,將孩子周末的空餘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的。但是興趣班有這麼多,並不是每個興趣班都適合孩子。李玫瑾教授坦言:這三種興趣班,最好不要給孩子報第一種:宣傳過於誇張的興趣班現在市面上的興趣班可謂是魚龍混雜,常常會有一些宣傳誇張的興趣班出現,這些興趣班總會打著幫助孩子「快速記憶」,幫助孩子短時間成長的標語吸引父母報班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 李玫瑾: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累斷家長腿」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家長的常態。>這3種「興趣班」不僅浪費家長錢,而且沒有太大用處,家長和孩子都很累。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別讓孩子去,費錢還沒用,最後坑了娃 1.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沒用還白花錢
    我這一輩的大人結婚了的,孩子基本上就在4、5歲左右,湊在一起了聊天的話題自然都是關於孩子的。 然後就說到孩子們寒假的安排,我聽著她們基本上都給孩子辦了興趣班,想要趁著假期培養孩子一門興趣愛好。 經濟條件好一點,更是一下子給孩子報了3個興趣班。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之前小編的一個閨蜜,她當時也是為了圖省事兒,給孩子隨便報了幾個興趣班、補習班,花了不少錢不說,最後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升上來,反而增添了很多的厭學情緒。現在孩子一提到上補習班就排斥的不行,再向給他們重新報班,重新規劃已經是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 虎媽教育VS快樂教育: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興」趣還是「滅」趣?
    這句話現在經常出現在人們面臨選擇的場合裡。同樣的,給不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針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現在分成兩派。一派奉行「虎媽教育」理念。習得任何一種才藝,都需要付出時間和金錢才能掌握,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班,想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老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如果所選項目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孩子會因為跟不上或感覺不到進步而產生挫敗感,那麼他就有可能什麼都學不好。
  • 以下興趣班是「毒瘤」,就算免費也別給孩子報,可別花了錢還坑娃
    文|好孕姐如今家長熱衷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上各種興趣班了,鋼琴、繪畫。口才,應有盡有。可是,你真的確定你報對班了嗎?我娃目前上小學三年級,班裡一個同學從小就開始學架子鼓、學畫畫,還有書法和跆拳道。但隨著功課緊張,很多興趣班沒時間上,孩子厭學情緒越來越大,父母不得不給他停課。孩子得知停課後,不是惋惜,而是歡呼雀躍,說再也不用練了!想想每年花出去的白花花的銀子,再看看孩子的真實反應,家長心裡很不是滋味。
  • 暑假來臨報不報興趣班:如何正確看待孩子興趣培養問題
    的確,興趣培養帶給孩子的,不像一場考試那樣立竿見影,沒有一紙試卷那樣目標清晰,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成效微小,甚至半途而廢。那麼如何看到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呢?堅持就是對抗惰性的過程我的女兒在五歲的時候學習跳舞,大部分家長和我的初衷一樣,希望通過舞蹈鍛鍊孩子形體,培養氣質。她也被舞臺上飛舞的裙子和漫畫書上的高跟鞋吸引,非常想要學習。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陳女士家中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眼看跟孩子同個年紀的小朋友都報名了一些興趣班,這下陳女士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和丈夫一陣商談之後,她便為孩子報名了兩個興趣班,分別是鋼琴和聲樂,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 5歲孩子報17個培優班 專家:莫透支兒童興趣精力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聲樂,周四英語,周五鋼琴,周末識字和數學……  武漢的徐女士先後為兒子報了17個培優班,近年來累計花費近12萬元。因此被稱為「最著急」家長。  此種「快馬加鞭」的培養到底圖啥?
  • 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提供一些解答。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父母應該常請他描述一些對象、一件事、一個自然現象等等,並經常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書籍。如果在6、12、18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才能。這類孩子在兩三歲時,就特別注意傾聽有規律的聲音,只要有音樂出現,他就會瞪大眼睛專注地聆聽。這時他所表現出來的專注程度,連七八歲的孩子都比不上。這表明他在音樂方面潛能很大。如果在3、7、15條表現突出,代表他可能在數學和邏輯方面有天賦。
  • 花了6年的時間,終於知道孩子的興趣班應該要怎麼選?
    一來,學鋼琴我並不指望他能成為什麼音樂家,或者走鋼琴藝術生這條路。二來,停掉鋼琴課不是他學不下去,或學的不好,而是他對於練琴沒辦法堅持。僅靠一周一次的課堂學習,根本達不到要求和效果。三來,硬要逼著學不是不可以,只是這肯定需要耗費我們家長和他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於一個馬上要升小學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效果並不好。哪怕以後再撿起來學,這個階段也不適合再繼續了。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寶寶4歲以前,千萬別報這幾種班!
    現如今的孩子,報個興趣班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兒了。但最近,兒科醫生呼籲:這個動作,別再輕易讓孩子做了!一名4歲女童,在家練習下腰時摔倒,幾個小時後,原本活潑亂跳的孩子,全身沒有了知覺甚至不能呼吸。送往兒童醫院後,醫生表示,女童高位截癱,治癒的希望很小。
  • 孩子報興趣班,選跆拳道還是選散打?環境條件很重要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日新月異、推陳出新,家長不再只是死板的盯著文化教育,身體素質教育更成為父母關注的焦點,其中報興趣班逐漸成為家長交談的熱門話題。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在別人之後,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為了孩子的素質教育願意投入大量資金與精力,然而在搏擊術的興趣申報上許多家長都犯了難,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畢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接觸過搏擊運動,而且每位小孩的年齡、身體條件、興趣偏向、生活條件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要綜合考慮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搏擊項目,不恰當的選擇不僅浪費資金,更會對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傷害。
  • 興趣班能帶給孩子什麼?別讓猶豫拖了孩子後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想像中放假,是這樣的▼實際上放假,是這樣的▼作為老母親,不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和姐妹們聊天的時候,怕都抬不起頭(玩歸玩,鬧歸鬧,別拿報興趣班開玩笑)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總是會猶豫不決,就這樣把孩子的時間全都浪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