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惟惟
眼看著寒假就要來了,很多中小學已經發布了提前放假的信息。這對家長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神獸只要一回家,可能就會面臨不好管、不聽話、不學習等系列難題。當然,很多家長也想好了應對之策,就是給他們報興趣班,讓神獸們「大補特補」起來!
但是說起現在市面的興趣班,那可謂是魚龍混珠,啥樣的都有,很多家長也犯了難,究竟哪些班應該報,哪些班是不能報的呢?
之前小編的一個閨蜜,她當時也是為了圖省事兒,給孩子隨便報了幾個興趣班、補習班,花了不少錢不說,最後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升上來,反而增添了很多的厭學情緒。現在孩子一提到上補習班就排斥的不行,再向給他們重新報班,重新規劃已經是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中國式的家長就是有這樣的心聲。哪怕繫緊褲腰帶,還是捨得花大把大把的錢,用在對子女教育投入。
之前的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將近38.8%的家庭年收入的2、3成都花在了教育上。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意外,我們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好像沒有幾個家長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不報的家長基本被劃成「異類」一樣的存在了。
興趣班真的那麼神嗎?其實,興趣班也是有好有壞的,咱們來一起聽聽教育專家李玫瑾的建議,這三張「興趣班」家長大可不必猶豫,因為沒有用還費錢!
1、孩子本身沒有興趣和天賦的
這個其實不必再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但是雖然這個道理家長都知道,但是架不住身邊的人都在報班,家長也就漸漸動搖了,認為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天賦再好的孩子也需要後天的努力。其實,咱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大人長期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職業,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如同嚼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孩子同樣也有這樣的感受。
2、離家太遠的
這個道理也是不言而喻,父母給小朋友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如果距離太遠,小孩上了一整天的課也很疲憊,真是的勞民傷財,大人孩子都痛苦。一天下來所有時間全都浪費在了路上,連休息時間都沒有,最後沒有培養特長,反而還影響了原本的學習。
3、補習班
也有一些家長單純的認為,假期就是給大家時間,哪科不好補哪科。所以他們會給小孩報補習班,這些補習班宣傳的時候都過於誇張,說補習班老師培養出了多少狀元,但家長有沒有想過這些宣傳是否言過其實呢?家長有沒有仔細的核實過補習班的師資和課程設置,真的有輔導機構宣傳的那麼神奇嗎!
說了這麼多,那咱們到底報不報興趣班呢?其實興趣班不是不能報,而是要有選擇性的報。
1、結合自身情況
咱們家長在報興趣班的時候,可以提前做過簡單的調查和了解,而不是盲目跟從別人家孩子的情況。比如輔導機構的師資和配置,學生家長的真實反饋,歷屆的辦班情況及效果,尋找小孩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才能讓他們把特長發揮得更好。
2、不重數量重質量
其實現在很多85後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咱們小時候學的課後班和興趣班也不少,什麼書法、畫畫、舞蹈、鋼琴,現在看來真正學的精的,能算得上是自己的一門特長的,其實沒有幾樣。這就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一味追求興趣班的種類和數量其實沒啥大用,哪怕只報一個,咱們把它學精、學透才是最重要的。
說一千道一萬,誰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報興趣班這條路其實是任重而道遠,我們當家長的再著急、孩子不使勁兒、不走心也是徒勞。建議家長還是看開一些,報興趣班有選擇有針對的報,我們不是不走尋常路,而是要把這條路走得穩、走得長遠,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