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報十幾個興趣班值得嗎?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12-21 南方新聞網

「我成了『最苦惱的人』」,在浙江杭州的一名五年級小學生的一篇作文裡,他開啟了這樣的「吐槽模式」。而讓他苦惱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生活裡「只有學習和興趣班」,甚至說一周排下來就有近10個興趣班。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陳芳庭)「我成了『最苦惱的人』」,在浙江杭州的一名五年級小學生的一篇作文裡,他開啟了這樣的「吐槽模式」。而讓他苦惱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生活裡「只有學習和興趣班」,甚至說一周排下來就有近10個興趣班。

  而這個現象也受到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廣州中學首任校長吳穎民和「最強大腦」、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的關注。20日,在廣州舉行的卓越教育發布會後臺,兩位專家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們認為,孩子應該在學有餘力之外,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上多少興趣班合適則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報班要考慮孩子承受力

  「作為學生,完成校內的學習任務是必須的、首要的。」吳穎民表示,當學有餘力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愛好,同時他認為,目前學校對於學生的課外活動重視程度普遍不夠,這也給校外教育機構提供了生存發展的空間。

  吳穎民支持教育方式應當更加多元化,包括美學、科學、體育、傳統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應該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讓學生得到接觸,為他們儘可能多的提供興趣觸發點,積極運用創新的課堂形式。「不過報十幾門興趣班我覺得還是過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承受能力。」

  十幾門興趣班是不是超過了學生的承受能力?對此,魏坤琳和吳穎民持不同的觀點。「有時候,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還是應該回歸到以孩子為本位,先問孩子能否承受,孩子喜歡、孩子覺得可以,那麼就沒有問題。「我的基本觀點是科學、放鬆。培養孩子的一些通用能力,讓他自己找到他的興趣,他們會適應這個時代比我們適應得更好,我們去幫他們規劃未來反而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作為許多「最強大腦」的科學判官,魏坤琳見證了許多天才少年的誕生和成長。魏坤琳告訴記者,在這些天才少年身上,除了天賦,更重要的是充分保持了個性化優勢的發揮,以及多元的知識結構和基礎。「天才少年有一定的先天基礎,但更多的發展是在後天。」


  孩子需要爸爸陪伴

  魏坤琳不僅是一位腦科學專家,也是一位父親,這讓他在實踐中練就了自己的「科學育兒經」。他直言,升級為父親讓他更加重視教育,除了發揮所長,重視激發孩子的腦力以外,魏坤琳尤其重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收穫。「我建議爸爸們都應該多投入時間和精力到孩子的陪伴上。」

  現場,科學界「網紅」、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也同意這樣的觀點。「只要孩子有興趣,你會發現他們連量子物理的知識都能看進去,還會想要動手做實驗,他們從中就能有收穫,體驗快樂。」

  怎麼培養孩子的興趣?李淼說,一定要用接地氣的方式。「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逛書店的時候讓孩子隨便瀏覽,讓孩子挑選自己的興趣,給他自由選擇的空間。比如我的孩子,他考金融、學經濟,我完全不懂經濟,但是我可以給他空間。」

  明年廣東「新高一」將實施「新高考」,面對上海和浙江目前物理選考人數較少的情況,李淼和「憂慮」的同行們持不同觀點。「如果只能學一門理科,那麼我認為是數學。物理、生物、化學都是選考,我想數學學好了,如果有志於在物理方面深造的學生也會有很大空間。」

  作為一名科學家、作家、健身愛好者……跨界是李淼的一個標籤,他認為多元能力對人生的意義重大。今年卓越教育也將戰略升級為「向未來生長」,並以培養孩子的多元人生為方向,積極展開多元化產品布局,推動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為孩子打造個性化的教育平臺,為孩子量身定製學習方案和產品,讓孩子獲得更加有效的個性化教育。

 

相關焦點

  • 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聽聽園長怎麼說
    相信不少家長在孩子適應了幼兒園之後,就會開始考慮給孩子選興趣班的事。我家樂樂就是這樣,小班下學期幼兒園裡就開設了各種課後興趣班,家長們紛紛商量要給孩子報哪些。園長似乎也很了解家長的心思,還特意給家長們開了個會。會上園長說的話也讓慢媽我受益良多。孩子上了幼兒園,興趣班該如何選?
  • 興趣班能帶給孩子什麼?別讓猶豫拖了孩子後腿,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無論是已婚還是未婚,「剁手」產品一般都是鞋子、包包、美妝、家居日用等等但已經做父母的小夥伴,千萬不要忘記給孩子「剁一剁」興趣班哦~現在的家長,給娃報興趣班:3個是標配,4-7個是高配,8個以上是土豪專配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這對家長來說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神獸只要一回家,可能就會面臨不好管、不聽話、不學習等系列難題。當然,很多家長也想好了應對之策,就是給他們報興趣班,讓神獸們「大補特補」起來! 之前小編的一個閨蜜,她當時也是為了圖省事兒,給孩子隨便報了幾個興趣班、補習班,花了不少錢不說,最後孩子成績不但沒有提升上來,反而增添了很多的厭學情緒。現在孩子一提到上補習班就排斥的不行,再向給他們重新報班,重新規劃已經是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 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報了興趣班,孩子學兩天就學不下去時,家長該逼著他們學下去嗎? 如果你也有這些疑問,那這篇文章或許能提供一些解答。是不是自己喧賓奪主,或者沒有注意興趣課程的內容和形式,走進了一些誤區?有家長提問:「我們給女兒報了各種興趣班,彈鋼琴、學畫畫、練舞蹈等。孩子每次剛開始都很高興,但過不了幾天就開始想放棄,堅持不下去。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堅持興趣學習呢?」這位家長首先要考慮的,是在選擇興趣班之前,要以孩子為優先,花時間分析孩子的天賦和特長,而不是從自己出發。表面上看,孩子明明想學,但堅持不下去。
  • 媽媽給孩子報十幾個班,一家人顧不上吃飯,爸爸抱電視離家出走
    原來,男人哭泣的原因是來源於自己的家庭,他說他的妻子太過於厲害了,以至於連電視也不讓看,一下給寶寶報了上不完的興趣班,也不徵求孩子的同意,孩子才上一年級,一個幾歲的孩子還沒有懂事,甚至比成年人還不容易。
  • 幼兒園該不該上興趣班?家長別盲目跟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李玫瑾:不要盲目跟風,理智看待興趣班生活中,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快人一步在幼兒園便給孩子報一個甚至多個興趣班的家長是非常多的, 他們也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有多餘的精力學習興趣班,往往是錢花了,知識沒學到,這樣的情況也讓無數家長為之頭疼。
  • 李玫瑾坦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還沒用
    文\張媽編輯\張媽生活在如今這個競爭壓力如此巨大的社會中,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會給孩子報上一兩個興趣班,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有一技傍身。甚至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全面」發展,給孩子報了很多個興趣班,將孩子周末的空餘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的。但是興趣班有這麼多,並不是每個興趣班都適合孩子。
  • 以下興趣班是「毒瘤」,就算免費也別給孩子報,可別花了錢還坑娃
    文|好孕姐如今家長熱衷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上各種興趣班了,鋼琴、繪畫。口才,應有盡有。可是,你真的確定你報對班了嗎?普通家庭父母自己省吃儉用,卻要每年花上萬給孩子報興趣班,結果本來還蠻有好奇心、興致勃勃地學習的孩子徹底對此喪失了興趣。可見,報錯班、誤入歧途比不報班更嚴重。家長肯定是為了孩子好才報班的,但很多時候,因為家長不懂篩選報錯班,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估量。那麼,家長該如何防坑?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這位媽媽號稱「魔鬼媽媽」,在4年的時間裡花了20萬,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不過,興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 暑假來臨報不報興趣班:如何正確看待孩子興趣培養問題
    的確,興趣培養帶給孩子的,不像一場考試那樣立竿見影,沒有一紙試卷那樣目標清晰,也很有可能付出了時間、耗費了精力,成效微小,甚至半途而廢。那麼如何看到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呢?報培訓班之前,我鄭重其事的告訴她,高跟鞋和公主裙特別美麗,媽媽也覺得很美,但是更美好的是你穿上它認真的樣子。學習舞蹈一定會很辛苦,每一個動作的展現都是反覆練習達成的,這個過程會疼、會累、會覺得很辛苦,上課也會佔用周末的時間,你還要學嗎?她堅持說要學。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很多孩子一天要上好幾個興趣班,從早忙到晚,可這對孩子來說,真的有用嗎? 孩子上了很久的興趣班,一點效果都沒有 表妹小茜的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小茜準備女兒報個興趣班,一來是鍛鍊孩子的性格和口才,二來是學個特長,將來萬一用得上。
  • 周末沒給兒子報興趣班,結果找不到一個玩伴,難道我真的做錯了嗎
    把周末還給孩子吧,別讓興趣班奪去了孩子快樂的童年時光,家長可以帶孩子親近大自然,隨意出去走走。第二天他女兒上午還有英語興趣班,下午還有一個小提琴興趣班。他說是她自己想學的,不是他要她學的,既然她想學就讓她學了。我家兒子周末一個興趣班都沒有。不報的理由是周末了可以帶他出去玩玩啊,有了興趣班不是哪兒都去不了了嗎?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李玫瑾: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累斷家長腿」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家長的常態。過分宣傳的興趣班 有些興趣班打著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進行誇大宣傳,讓家長乖乖交了錢,慢慢的發現師資力量方面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在試聽課的時候可能會很好的展現給家長與孩子,等到真正交了錢,就會原形畢露,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檫亮眼睛,不要上當受騙。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沒必要給孩子報,沒用還白花錢
    我這一輩的大人結婚了的,孩子基本上就在4、5歲左右,湊在一起了聊天的話題自然都是關於孩子的。 然後就說到孩子們寒假的安排,我聽著她們基本上都給孩子辦了興趣班,想要趁著假期培養孩子一門興趣愛好。 經濟條件好一點,更是一下子給孩子報了3個興趣班。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在當下這個競爭壓力大的大環境之下,多數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名一兩個興趣班,以此提升孩子的個人能力,有的家長甚至會為孩子報名多個興趣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予以他們過多的壓力,這也使得多數孩子在被問及是否想要參加興趣班時,都是報以一副不情願的態度,但若問到孩子的父母
  • 報各種興趣班,孩子太累。課餘VS業餘,怎麼樣選擇,孩子更優質
    很多的孩子在很努力地為父母爭氣,他們上一對一輔導課,上線上直播課,上各種興趣班等等。但孩子上那麼多的課,上那麼多的補習班,真正學到了東西麼?但有一點就是孩子整得很累,很疲憊。有沒有必要讓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學;如果孩子感興趣,也可以學。
  • 剛開學家長微信群成了興趣班招生群,報還是不報家長左右為難,哎
    學校微信群成為興趣班營銷群,應接不暇的招生廣告讓我不知所措,是報還是不報十分為難。生了個兒子卻未曾想到生了一個需要這樣伺候的小祖宗。開學沒兩天,發現微信群成為興趣班營銷群,一個接著一個,什麼國畫,籃球,網球,機器人,書法,小小主持人等等。家長像瘋了一樣,班主任一發,馬上報名接龍,生怕名額滿了報不進去。
  • 5歲孩子報17個培優班 專家:莫透支兒童興趣精力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聲樂,周四英語,周五鋼琴,周末識字和數學……  武漢的徐女士先後為兒子報了17個培優班,近年來累計花費近12萬元。因此被稱為「最著急」家長。  此種「快馬加鞭」的培養到底圖啥?
  • 李玫瑾教授:不建議給孩子報4種興趣班,費時費錢,家長需理性
    許多家長覺得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小時候那樣,除了學習便沒有其他任何的興趣愛好,於是紛紛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就給孩子報幾個興趣班。這哪是孩子的興趣班,分明是傳銷啊!這種興趣班不上也罷!2、超過家庭經濟範疇的班不能報:不管多好的學習班,一旦經濟壓力太大,又不確定孩子的駕馭能力,家長真沒必要給孩子報這樣的學習班,當真是投資不見收效的,關鍵是家庭經濟過大,還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心態。甚至是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