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夥鄭州街頭現場做印度飛餅 精湛技藝眾人叫好

2020-12-23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攝影 許俊文

1月13日,鄭州市一家餐館門前,兩名年輕的印度小夥正忙碌著為顧客現場製作家鄉的美食——印度飛餅。其上下翻飛的精湛技藝吸引不少客人拍手叫絕。

倆小夥從和面、擀麵到飛餅,再到攤雞蛋、煎餅和切餅,動作嫻熟技藝精湛,很快將一份焦黃酥香爽口的家鄉美食呈現客人面前,香味香得人直流口水。

據一年輕外籍小夥告訴記者,倆人都來自印度,印度飛餅是自己家鄉的一種美食小吃之一,其名子也是製作飛餅時上下翻飛時的動作流程。他們在此賣餅才3天時間。

據了解,印度飛餅共分雞蛋飛餅、香蕉飛餅、榴槤飛餅、菠蘿飛餅和咖喱牛肉飛餅5種口味,最便宜的18元一份,最貴的32元一份,不少客人都慕名來品嘗印度飛餅。市民郭先生品嘗一口酥香爽口剛出鍋的雞蛋印度飛餅連聲說,嗯,焦香,好吃,好吃,貨真價實。

線索提供 吳先生 新聞熱線 0371——96211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侯昺昊

相關焦點

  • 味觸印度︱傳說中的印度飛餅——chapati
    傳說中的印度飛餅——chapati 提到印度的美食,除了咖喱之外還有一樣名揚四海的——印度飛餅。印度飛餅真的會飛嗎?雖說印度人民能歌善舞,但是總不能每天一做飯就嗨得和唱東北二人轉一樣吧?所謂「飛餅」只不過反映了chapati製作過程中,雙手來回傳遞和拍打麵皮的過程。(好吧,場面確實有點像二人轉)而在一些商店,為了招攬顧客加上廚師能歌善舞技藝精湛,麵皮掄快點,丟高點,自然就形成了廚房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印度「飛餅」也由此得名。
  • 印度小夥十堰酒店打工做薄餅 月入過萬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5歲小夥強尼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印度人,現在在十堰天津路一家酒店打工,每月的工資達到1萬多元。強尼的拿手絕活是印度飛餅,根據原材料不同,可做成蘋果味、菠蘿味、香蕉味等多種口味,他做的飛餅深受顧客歡迎。
  • 印度不飛餅……
    國內街巷上的「印度飛餅」然而不少去過印度的朋友大呼:印度根本沒有飛餅!印度飛餅,到底是「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國內杜撰的異域傳說呢?印度街頭的各色餅(吐槽衛生...)Roti是一種是一種圓圓扁扁、未經發酵的薄餅。它雖產自印度,但只在東南亞流行,且在進入新馬一帶後逐漸變得鬆軟潮溼。
  • 「印度飛餅」紅遍中國,在印度卻無人知曉,背後原因竟是這樣的!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有許多「土特產」在海外享有聲譽,去過印度旅遊的國人,大多數都想尋找印度的三大特產:印度咖喱、印度神油、印度飛餅。咖喱在印度無處不在,神油的實際功用是治療風溼,而飛餅卻很難見到,這是為何?
  • 世界美食之旅:印度街頭—正宗印度飛餅
    印度飛餅在國內曾經火過一段時間,然而看過下面這段印度飛餅的圖片,才讓我真正感覺到了印度飛餅的靈魂所在。不是原料的高級,也並非醬料的獨特,印度飛餅的靈魂確在於那雙手。 飛餅原料原漿,全部用手調製。圖片來源:藏鋒Kiven 3人分工,製作飛餅不同環節。
  • 印度小夥中國賣飛餅,一周賣22張,直呼:中國人不識貨!
    世上有很多國家,每個國家之間的文化都存在很大區別,例如中國飲食文化與印度飲食文化各有長處。隨著旅遊業進步,中國與印度之間出現了很多文化交流,飲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中國餐廳開到了印度,印度餐廳開到了中國。談起印度人最愛吃的美食,莫過於印度飛餅,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而且印度人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飛餅,如此美味飛餅店開到中國會怎樣?
  • 印度街頭下午茶,飛餅和「絲襪」奶茶,竟然是這樣做的?
    印度是個佛教國家,可能去印度遊玩旅行,會參觀下當地的宗教聖地,感受下風土人情,但我覺得去印度更應該貼近下當地人的生活,體驗下街邊小吃,不然人生也能沒啥刺激感。去了印度感受了下,當地的下午茶几乎都是以當地特色「印度飛餅」,還有「絲襪」奶茶,沒來印度之前,我是真沒想到印度還有如此特色的奶茶,先不說衛生條件,口感絕對是一流!
  • 印度小夥在中國賣飛餅,三天只賣6個,直言:中國吃貨要求太高
    我們要說的這一位印度小夥,就是因為很喜歡中國的生活,很喜歡中國美食,所以才留在了中國,不過在中國生活,他也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經過了一番調查之後,他發現中國的飲食行業十分發達,而且「印度飛餅」在中國好像也是一個網紅產品,所以他決定賣飛餅,不過開業之後他就後悔了,三天時間才賣出去6個,還表示中國吃貨的要求太多,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印度小夥到中國賣飛餅,開店一周為何去無人買單?
    但在當地有一種美食還是挺受筆者喜歡的,這便是印度飛餅,特別是榴槤夾心肉的那種品嘗起美味無比。接下來我們就說說一個印度賣飛餅的小夥子來到中國做生意的故事,原本以為自己生意會好的他,沒想到卻一再慘澹經營,對此國內的不少遊客看了都表示沒有胃口。
  • 吃我一記印度飛餅
    前幾天幾個好盆友聊天,說到印度人上廁所用手,然後再用水洗手是不是真的,我突然被想到他們那裡的印度飛餅,那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印度飛餅吧,區域文化真強大,在我們這邊從沒看到過,只是在網絡上接觸過,小編看了一下,還是滿簡單的,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做一做,試一試。
  •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
    「印度飛餅」和「中國千層餅」有什麼區別?為何只有印度飛餅火了。提起印度飛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總是能在很多餐廳的門口看到印度飛餅的身影,一位印度的廚師在餐廳的店門口專心地做著飛餅,因為廚師的異國長相,以及做餅時,會在頭頂快速的轉動餅,也因此為餐廳吸引了不少的客人,大家進店後,肯定也會點上一份印度飛餅來嘗一嘗。
  • 印度飛餅,家庭版做法,國外美食帶回家
    小編今天不講燒烤,也不談家常菜,咱們來說說隔壁三哥—印度兄弟最喜歡吃的飛餅,教大家足不出國即可做出正宗的印度飛餅!印度街頭美食飛餅是來自印度首都新德裡的風味食品,是主食中的明星。似乎更應稱作是一件絕妙的手工藝品。
  • 印度小夥把餅扔進油鍋,「砰」一下鼓成氣球,這操作「神」了!
    印度小夥把餅扔進油鍋,「砰」一下鼓成氣球,這操作「神」了!人們生活條件提高之後,除了工作賺錢之外,平時人們也比較注重休閒娛樂生活。節假日休息的時候總是喜歡外出旅行,可以到處去逛逛,看看外面的世界,讓自己也長長見識。
  • 負責任的說,印度真的沒有「飛餅」
    本文共計:1284字,7圖閱讀預計:3分鐘自從我到印度之後,微信上總會收到朋友們奇奇怪怪的問題。他們問:「印度沒有餐具嗎?為什麼大家只用手吃飯?為什麼印度人喜歡邊說話邊點頭?印度街邊的牛怎麼沒有人管理?」其中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嘿,聽說印度飛餅超好吃?你有吃到正宗的印度飛餅嗎?」
  • 印度飛餅的家常版,在家也能吃到好吃的飛餅
    印度飛餅的家常版,在家也能吃到好吃的飛餅,作為吃貨的小編呢,吃過很多種美食,但是在小編吃過的所有美食中,小編最喜歡的就是河南省洛陽市小街天府裡面的一道看似簡單但口感獨特的香蕉味的飛餅,當然了,雖然是叫飛餅,但是她可不會飛奧,小編是愛的不得了,去一次小編都要吃一次,甚至,買一份都滿足不了小編那顆吃貨的心
  • 一張能飛出地球的印度大飛餅,網友:這才是真正的飛餅啊
    一張能飛出地球的印度大飛餅,網友:這才是真正的飛餅啊,說到印度,大家都會忍不住吐槽他們的飲食習慣和黑暗料理,不過印度飛餅大家倒是很不抗拒的。近日在印度街頭,就有一家飛餅店出了名,快跟小編來看看吧。圖片來源於網絡印度飛餅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都是這樣的
  • 印度小夥到中國賣飛餅,開店一周幾乎無人買單,食客:看著沒胃口
    但在當地有一種美食還是挺受筆者喜歡的,這便是印度飛餅,特別是榴槤夾心肉的那種品嘗起美味無比。接下來我們就說說一個印度賣飛餅的小夥子來到中國做生意的故事,原本以為自己生意會好的他,沒想到卻一再慘澹經營,對此國內的不少遊客看了都表示沒有胃口。
  • 被重新發明的印度文化:飛餅-虎嗅網
    他們在北印度跑了一大圈都沒見到飛餅這玩意兒。在知乎上可以搜到這個問題:「印度有飛餅嗎?」那個回答裡面把印度的一種薄餅Rumali Roti稱為飛餅的原型,因為這個餅的塑形方法跟中國的飛餅很像,都是又拋又甩。但是如果你們看到這個手帕餅做出來的樣子,可能無法聯想到國內的飛餅,根本就是不同的兩種食物嘛。
  • 印度飛餅被中國小哥當毛巾甩,改良後的印度飛餅還很好吃
    小妖說的是印度啦,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但小妖對於印度的食物實在是敬而遠之。也不知道是不是兩國人文文化差距太大,小妖對於那些在當地很有名氣的美食,卻是怎麼樣都提不起食慾。不過最近小妖在逛街的時候,卻發現有一種來這印度的美食,被中國人稍加更改並發揚光大。那就是,在印度也很有名氣的印度飛餅啦。你們好不好奇中國人做出來的印度飛餅是怎樣的呢?印度飛餅被中國小哥當毛巾甩,改良後的印度飛餅還很好吃。
  • 印度沒有飛餅,沒有咖喱,更沒有印度神油
    提到印度,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印度的特色飛餅、咖喱和舉世聞名的印度神油和印度瑜伽等等。這都是標誌性的印度文化產物。但是去過印度的朋友會用他們的親身體驗告訴你:印度沒有旋轉的飛餅,沒有咖喱,更沒有印度神油!印度沒有飛餅印度沒有飛餅,這就好比重慶沒有雞公煲,加州沒有牛肉麵,左宗棠不做雞一樣。據說重慶雞公煲的由來是由發明者的名字而命名的,因為發明這道菜的人叫做張重慶。而他是個上海人,所以這道菜叫做重慶雞公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