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扭腰後冰敷?熱敷?
受傷了趕緊拿紅花油搓一搓,揉一揉,回去熱敷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腰扭了,腳崴了,第一時間就會有人這麼告訴你處理。這些處理似乎成了我們的生活常識。然而多少人被這個誤區傷害了呢。
很多患者本來是一個小的扭傷拉傷,搓一搓,揉一揉後出現症狀加重,損傷部位腫一個大包。後期要耗費更大的精力和財力,才能消腫和鎮痛。今天,就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給大家普及一些冰敷與熱敷的知識。
冰 敷
什麼時候冰敷?
有人說「24小時內冰敷。」
這樣說不嚴謹。組織損傷後,冰敷可以「熱脹冷縮」,使毛細血管收縮,防止出血腫脹,控制發炎範圍。損傷的程度不同,急性期的時間也是不同的,損傷輕的,24小時後症狀就已經相對穩定,而損傷嚴重的,2~3天後炎症仍然很活躍。所以,具體什麼時候用冰敷,要根據患者損傷部位的情況決定。
當損傷部位有很明顯的紅,腫,熱,痛的時候,考慮使用冰敷處理。損傷進入慢性期後,如果某天活動較多,損傷部位受到刺激症狀加重,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同樣屬於急性期。所以,冰敷的使用時機還是要具體看患者的症狀,而不是時間。
從臨床實際出發,如果只是輕度的扭傷,5-7天之內都要冷敷;中度以上的扭傷,傷後4-6周之內都要做冷敷。冷敷次數從5-7次/天逐漸減到2-3次/天。
用什麼敷?
有人說「大冰塊,有條件用乾冰」。
這樣不正確。冰敷最好採用冰水混合物,如果只有冰塊,很容易造成損傷,更不要說乾冰了。
敷多長時間?
冰水混合物隔單層毛巾,敷10分鐘,如果是4-7度的冷水,要適當延長冷敷時間,15-20分鐘為宜。一周之內每天5-7次。冷敷時間不是越長越好,過長時間會引起機體局部毛細血管反射性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滲出更多,局部更腫脹。
熱 敷
什麼時候熱敷?
有人說「24小時後再熱敷。」
這樣不嚴謹。熱敷是理療的一種,掌握熱敷時間,很重要。急性期炎症還在擴散,這時候採用熱敷就是在「火上澆油」,「24小時」不是絕對的,只有當患處症狀穩定,沒有明顯的紅腫熱痛時,才可以利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幫助消除腫脹、疼痛,促進癒合。
怎麼敷?
有人說「當然是越久越好。」
這樣不正確。除了熱敷使用的時機,熱敷的方法也很重要,早期症狀剛穩定的話,熱敷的溫度不宜過高,在40°~50°就好;時間不易太長,一般熱敷15~20分鐘即可。可以用熱毛巾敷,也可以泡在熱水裡。
冰敷、熱敷使用合理才能促進組織修復,使用不當則起到反作用,會加重組織的損傷。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