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閨蜜一起逛街,中午時候在飯館吃飯,閨蜜指著鍋貼說「這不就是煎餃嗎?為什麼非得叫鍋貼呢?」我反覆給她解釋了幾遍,她還是似懂非懂的狀態。很多人都認為鍋貼就是煎餃,其實是不對的,鍋貼和煎餃有著本質的區別。今天小編就跟您聊聊這倆「孿生兄弟」,還贈送給您4種經典鍋貼的做法,保證您會喜歡。
鍋貼,屬於煎烙餡類的美食,其製作精良,味道可口,深受大家的喜愛。可以根據不同季節的蔬菜,來搭配最合理的吃法。其形狀各地不同,一般是兩頭開口,非常考驗調餡人的手法。我大概算了一下,一大鍋豬肉餡的鍋貼不到3塊錢,看著挺複雜的,其實做起來非常簡單,隨便捏就能吃,可以一次多包一些放入冰箱冷凍,想吃的時候拿出來製作就可以。
【豬肉三鮮鍋貼】餃子皮的和面方法在文章末端,喜歡的童鞋別錯過。
原料:餃子皮40張,蝦仁200克,豬肉餡200克,胡椒粉適量,鹽適量,韭菜100克,蠔油20克,味極鮮30克,香油少許,蔥姜個20克。
製作,1:漿肉餡,將攪好的肉餡放在盆中,然後加入蔥薑末,味極鮮,蠔油,料酒,胡椒粉醃製30分鐘。
2:蝦仁剔除蝦線,清洗乾淨,韭菜切末,水發木耳切末,一同放在肉餡中拌勻。
3:餃子皮擀成橢圓形,放入適量餡料,包的時候每個裡邊放一個蝦仁,中間捏緊兩遍不要封口。
4:鍋內加入少許底油,依次放入包好的鍋貼中小火煎制,見底步微微發黃定型,倒入清水,迅速蓋上蓋子。
5:燜至水分收幹,打開蓋子再稍微煎一會讓底邊形成脆底即可出鍋。
【大蔥羊肉鍋貼】原料:羊肉,大蔥,餃子皮,味極鮮,料酒,胡椒粉,蔥姜,蔥油。做法:新鮮羊肉剁成肉泥,加入蔥姜,胡椒粉,料酒,鹽,味極鮮攪拌均勻,花椒粉分兩次加入。然後放入切好的大蔥末,蔥油拌勻即可,包起來就可以。出鍋前撒上一小把黑芝麻,就ok了。
【西葫蘆鍋貼】原料:西葫蘆,雞蛋,木耳,鹽,胡椒粉,蔥油。做法:西葫蘆擦成細絲加鹽醃製,然後攥幹水分。雞蛋提前炒熟涼透,木耳切絲。將上述原料拌勻,加鹽,胡椒粉,蔥油甜味,包起來煎制就可了。
【韭菜鍋貼】原料:五花肉餡,韭菜,蔥薑末,花椒粉,雞汁,味極鮮,香油,鹽,白糖,蔥油。做法。五花肉攪成肉餡,加入上述調料醃製30分鐘,韭菜切末,拌勻即可,出鍋前撒上白芝麻就可以了。
小廚有話說:
1:餡料的調製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家可以隨季節選用新鮮的蔬菜。
2:煎的時候,一定要煎制底部微黃再倒水,水量大約是鍋貼的三分之一。
3:最好是用醋水,就是醋+水攪勻即可,放醋水吃起來更脆,麵皮也會更鬆軟。
4:待水分消失聽到滋滋聲後關火,肉餡大約需要10分鐘,素餡大約需要7分鐘。
5:做鍋貼必須要蓋鍋蓋,既能提高縮短時間,又能讓麵皮更柔軟,口感更好。
煎餃的做法與鍋貼完全相同,餃子是全封閉的沒有留口的,而鍋貼則是兩邊都要開口的,這就是從形狀上的區別。更有網友打趣道:吃了20多年餃子,才知道「鍋貼」和「煎餃」的區別,沒想到做這麼簡單。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如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讚轉發關注,感恩閱讀,感謝有您……
做鍋貼麵皮的技巧:
1:鍋貼或者水餃,多以冷水和面,最好是在和面的時候加入一個雞蛋和少許鹽,會使口感更勁道。
2:麵粉與水的比例為,2:1,500克麵粉最少要加入250克左右的清水。
3:鍋貼最好是擀成橢圓的形狀,也可以直接買現成的餃子皮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