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百吃:一碗好米線一份好心情

2020-08-28 大宛城洋仔

雖然很喜歡美食欄目,偶也做個菜得多精華,但小禾老師每期的花樣百吃,專業大廚做法精彩紛呈,自嘆還是技不如人,就做個安靜的饞客欣賞學習。這期的花樣百吃居然是「米線」,真的讓我眼前一亮,生在米線之鄉又是個標準廚娘,該我登場亮相了,認真做了美食作業,採買食材,連吃了四天的米線才交了卷。
——題記

米線是雲南最著名的地方小吃,也是當地人最喜愛的家常食物。


雲南人長期在外或旅遊歸來,回家第一件事必是先過碗米線癮飽下口福再論其他事。朋友相聚最簡單的吃法是:走,甩碗米線去!


雲南米線製作就是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後磨製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口感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製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後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糊化成型,稱為「幹漿米線」,其曬乾後即為「幹米線」,方便攜帶貯藏。

雲南人把米線的吃法發揮到了極致,各地州米線煮法多種多樣也自成地方特色小吃,其中蒙自過橋米線馳名中外,過橋米線的美麗感人傳說廣為流傳。

家常帽子米線(一):雜醬米線

所謂「帽子」,昆明叫「罩帽」,即決定一碗米線味道的主料。

準備食材:豬筒骨湯、酸漿米線、昭通醬、豬磨肉、韭菜、酸醃菜、腐皮、香菜、油辣子等。

大鍋米線的湯很重要,是一碗米線的精華,選用豬筒骨用電燉鍋熬成高湯。

炒雜醬帽子:選用雲南百年老醬昭通醬與鮮豬磨肉下油鍋炒成香噴噴的雜醬。(昭通醬口感微辣)。

水煮沸後,將酸漿米線用清水瀝過下鍋用沸水燙一分鐘,米線本滑軟,別燙軟爛了,一分鐘就好。

韭菜切段、腐皮用水發軟後切絲下水燙熟,香菜、酸醃菜切成細段備用。

放高湯淹過燙好的米線,加配料及雜醬帽子、油辣子、生抽等,由於湯有鹽味,雜醬鮮香,根本不用再放味精、雞精調味哦,雜醬米線是雲南人最大眾最尋常不過的早點米線,爽口又富有營養。

家常帽子米線(二):香菇燜肉米線

準備食材:豬筒骨湯、酸漿米線、湯池老醬、鮮豬肉切丁、香菇腳、涪陵榨菜、豆腐丁、蔥花、油辣子等。

鮮豬瘦肉切丁,香菇腳用清水發軟後切丁,雲南湯池老醬備用(湯池老醬口感稍辣)。

下油鍋放幹辣子放鍋後,將湯池老醬炒出香味後與肉丁、香菇丁合炒再調小火燜成香菇燜肉帽子。

新鮮老豆腐切丁下油鍋煎黃放少許生抽炒幹、涪陵榨菜、蔥切碎做配料。

放高湯淹過燙好的米線,加配料及香菇燜肉帽子、油辣子、生抽等,一碗香噴噴的香菇燜肉米線看著實在是賣相好而食指大動。

米線的重頭戲:小鍋米線

所謂小鍋米線 ,就是一鍋煮一碗的米線,放在火上的鍋,比碗大不了多少,紅銅做的,鍋內依次放入:高湯、鮮磨肉、生抽、韭菜、米線、酸醃菜、豌豆尖、雜醬肉、油辣子等,這是煮傳統小鍋米線最基本的食材與調料。

傳統小鍋米線食材準備:高湯、酸漿米線、鮮磨肉、嫩韭菜、酸醃菜、豌豆尖、雜醬肉、油辣子等。

銅鍋放火上,依次先放入高湯、鮮磨肉、生抽、韭菜,再放入米線、酸醃菜、豌豆尖、雜醬肉,最後調上香菜、胡椒粉、油辣子起鍋盛碗。

這是昆明人煮小鍋米線的家常傳統煮法,韭菜與酸醃菜這倆調料是必需的味,缺一不可呢!新派小鍋米線又搭配進了更多的食材,就有了舌尖上各種各味的小鍋米線!

所以家鄉人戲言:人生就是一碗昆明小鍋米線,合適的人在一起才能精彩紛呈!

豆花米線是雲南昆明有名的漢族小吃,尤以昆明「德勝橋」豆花米線以味正爽口人氣最高,昆明人戲稱解饞食品,吃了還想吃,一輩子吃不夠。

豆花米線準備食材:酸漿米線、生韭菜切碎、幹冬菜切碎、去皮熟花生碎、雜醬帽子、水豆腐、油辣子、生抽、甜醬油、芝麻油等。

花生用炒鍋炒香後再用搗罐搗碎,這個是很必需的配料,讓米線提味增香。

燙過的米線盛碗,加放所有配料(韭菜要用生的切碎)幹冬菜、水豆腐、生韭菜碎這三樣配料是豆花米線的重要提味配料,缺一不可。

豆花米線分素、葷兩種味,就是素不放雜醬帽子,葷放雜醬帽子的意思。

瀝上少許生抽、甜醬油,油辣子,喜歡吃辣的再放一小勺湯匙老醬,各種配料裹著米線在舌尖上滑嫩鮮香,辣味刺激著舌蕾神經,一碗經典豆花米線下肚,實在是帶勁可口又解饞。

(除了一張過橋米線圖出自網絡外,略表謝意!其它圖片均為本人烹飪過程中拍照的原創圖片)

相關焦點

  • 在雲南,一碗過橋米線是濃濃的鄉愁
    對於土生土長的雲南人來說,米線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雲南的米線花樣繁多,而最有新意也最有名當屬過橋米線了。過橋米線起源於蒙自地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過橋米線運用大米發酵過後磨成的米漿製成。工藝雖然複雜,但是製作出來的米線筋道爽口,細滑美味。加上用大骨、老母雞、火腿經長時間熬煮而成的濃湯,口感鮮嫩爽滑。
  • 一碗283℃的過橋米線不僅過橋 還可以過冬
    香辣牛肉過橋米線。    雖說今年深圳的冬天不太冷,但是早晚還是能夠感到涼意。這個時候要是能夠來上一碗熱騰騰的過橋米線,熱湯暖胃,米線爽口,絕對舒坦到你心裡。但對大部分上班族而言,為了吃一碗正宗的過橋米線便走一趟雲南太過奢侈,好在如今深圳也有了一家正宗的過橋米線餐廳:雲味館。「世界很大,雲南不遠。」正如餐廳牆上掛著的這幾個字所言,雲味館的過橋米線保留了雲南傳統過橋米線的製作精華,並融合了更加多的食材創新元素,更加契合本地人的口味。
  • 火車站附近餐館很猖狂 一份冷麵一碗米線賣三百
    來自長清區的小王向本報爆料,22日,他在火車站附近某排骨米飯店就餐時,一份冷麵加一碗米線,店老闆開口要價300元。自本報揭露火車站周邊小餐館瘋狂宰客行為後,由天橋區食安辦牽頭,協調工商和食藥部門,聯合整頓無照小餐館。一個多月過去,小餐館宰客行為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更加猖狂。  25歲的小王來自長清區。
  • 沒有什麼秋愁,是一碗土雞米線治癒不了的!
    十字街米線金黃的土雞湯配上雪白細軟的米線鋪上一層香味獨特的油辣子再放進美味可口的本地土雞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就此誕生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碗老味道——十字街土雞米線不褪色的美味說起十字街土雞米線每天清晨都能看到店裡擠滿了食客,土雞米線香飄四溢。顧客們紛紛表示,店鋪乾淨,老闆態度好,加上米線味道非常合口味,大家對十字街的米線百吃不厭,不光早餐吃,有時候中午也會過來吃上一碗。除了開遠本地人之外,店內也有不少外地食客慕名前來。
  • 好上手又好吃的麻辣米線,不知道吃啥就來一碗,味蕾非常滿足
    在我們日常做那麼多家常飯的時候,很多人就是面臨一個不知道要吃什麼這樣的一個難題,這個難題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都是問過自己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在家做飯,不可能天天做大菜,花樣也沒有那麼多,最多的是傾向於一些做法比較簡單,同時又非常好吃的菜了。
  • 包頭去哪吃|一碗濃湯戰嚴寒,我的米線進化論~
    上學的時候天一冷就會選擇去食堂吃一碗米線,暖暖的一碗湯,滑滑的一碗粉,一份米線下肚,不僅肚子飽了,渾身上下也都暖暖的~~米線1.0最早吃的米線都是7塊一碗,是學生時代美食記憶,標配就是魚丸、金針菇和油麥菜,吃的連湯都不剩
  • 過橋米線的來歷
    過橋米線的故事傳說也為這道美食添加了情感色彩,相傳清朝時一位秀才常常去蒙自市外的一個小島上讀書,她的妻子常常會製作秀才喜歡吃的米線送去給他,可路程一遠,米線到了秀才手裡不僅涼了,也失去了美味。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發現雞湯上厚厚的雞油能給雞湯保溫,等要吃的時候再把米線倒入雞湯中,加上切得薄薄的肉片,不僅米線鮮香爽口,連剛燙好的肉片也鮮嫩有味,之後這種製作米線的方法就被傳開了。因為到小島上需要經過一座橋,所以這道美食就被叫做過橋米線。現在到雲南吃過橋米線自然不用真的過橋。
  • 徐州米線地圖,每一碗都讓人沉醉。
    牛肉麵線也是首選,麻辣的啊,說實在的之前從來沒有吃過的。要了一碗麵線以後呢,再來一根烤腸。加一個雞蛋或者是一份鵪鶉蛋,這是我吃米線的套路。團購了一個小碗米線套餐,有一份小碗米線,一個滷蛋和一根烤腸。 進店驗證一下,老闆娘就幫我做了,烤腸有點涼還用微波爐幫我加熱了一下。
  • 花樣百吃:紅酥手 黃金酒 端著米線不撒手
    話說蘇東坡時期是把米線稱作"米攬"的好伐?雲南米線最委婉,它說:我們不爭不搶。我們是一位美麗的少婦為了給她的官人送飯,每次送吃的都要過橋,飯涼了官人胃不舒服,才想起來用熱湯泡上米線送給官人,米線泡在沸水裡等送到了,米線泡軟了,湯還是熱的呢!我不管哪個是老祖宗,反正雲南過橋米線最有名。
  • 一碗米線的幸福
    一碗米線的幸福  個舊人喜歡吃米線。海碗放入滾燙的熱湯,加入各式佐料,再放入燙熱的米線,或做早餐,或做中餐,個舊人就這樣解決了一天中的大部分飲食所需,營養、飽腹,全都在裡面了。  在個舊,大街小巷都藏著大大小小的米線館。
  • 昆明探店:娘子情雲南原味過橋米線
    在雲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雲南過橋米線的由來:娘子和秀才的一段佳話,成就了一份遠古流傳至今、且受人喜愛的雲南代名詞__雲南過橋米線! 但凡來到雲南的人們,都要吃上一頓雲南過橋米線,感覺著不吃,就像是沒來到雲南似的。而雲南本土的人們,對過橋米線也是情有獨鍾,過橋米線的花樣和種類也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多元化。
  • 吃遍昆明的百年老字號,只有這碗米線,這才是百年經典美食
    吃遍昆明的百年老字號,只有這碗米線,這才是百年經典美食說起雲南最驕傲的美食那一定就是過橋米線了,過橋米線發源於雲南蒙自,在清朝年間,蒙自的一個秀才在一座島上讀書,秀才常常吃不好飯,於是他的妻子發明了過橋米線,每天都用滾燙的雞湯,加上米線鮮肉,
  • 在攀枝花,到底有沒有人不喜歡吃羊肉米線?
    在攀枝花,羊肉米線就像一種生活的象徵,每天早起一碗羊肉米線,感覺一整天都神清氣爽的。猶記得第一次吃羊肉米線是在仁和的一家老店,門面不大卻坐滿了客人,大家對著自己的那碗羊肉米線吃的特別認真。那時,我就很好奇,羊肉米線到底是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吃呢?
  • 曲靖殿堂級過橋米線,每天賣半噸米線,最貴88一碗
    1988年,江氏兄弟在雲南蒙自創立橋香園過橋米線,32年來,堅持每天凌晨4點熬湯,使用240度高溫消毒的鋁瓷材料瓷碗,最貴的米線88塊一碗。在來橋香園之前,小編對於一頓吃22個菜的待遇想都不敢想,更何況主食還是一碗米線。小編喜吃素,單吃橋上的素菜對於我來說就已經足夠,桌上的幾盤肉,實在無福消受。最後在朋友的慫恿下,含淚吃光喝乾......
  • 雲南米線界的頂配!
    最好吃的雲南米線一定是在當地的老街角落裡,頭頂是藍天白雲,腳下是百年石磚,坐在小板凳上「甩」一碗米線,最是愜意。米線筋道爽滑,帽子入味可口,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怎麼吃都吃不膩。
  • 藏在昆明菜市場裡的豆花米線:每天只買幾個小時,每碗只要幾塊錢
    雲南的美食有很多,特別本地人對於南北邊食物更有層出不窮的吃法,但其中最為常見的還是一碗花樣百出的米線。其中,豆花米線作為「晌午餐」(昆明方言管午餐或者午後小吃叫做 「晌午」)的最典型,這代表在昆明的米線江湖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勺冒著熱氣兒的豆花、一碗剛剛滷好的醬汁和調料把熱騰騰的米線嚴嚴實實地蓋住,還未開吃,就被一股混搭的清香味兒撩撥著肚子裡的饞蟲
  • 這一碗米線,華南理工人吃的格外香
    這一碗米線,華南理工人吃的格外香 2019-05-17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碗米線利潤有多少?一天賣多少份米線可回本?
    米線應該說是比較暴利的項目了,開一個普普通通的米線店,只要你不是特別懶的那種人,一年盈利十幾萬是輕輕鬆鬆的。因為本身像這樣的小攤成本不是很高,別看一碗米線7、8塊錢,實際利潤能佔75%以上。還有一種就是像張一碗一樣的過錢米線加盟了,雖說沒有達到普通米線店75%利潤率,但是打比方說一碗米線20塊錢,那麼利潤就在12左右。這裡要說明一下,在計算利潤的時候我習慣把房租、水電、服務員廚師的工資一起算上。
  • 西安女娃們狂打CALL的幾家米線店 你一定吃過其中一碗
    還記得童年上學時,中午休息或是晚上放學,就會偷偷用零花錢,跑到學校旁邊的巷子裡,吃一碗很普通的米線,那時候的米線很便宜,3元錢一碗,海帶絲 豆腐皮 兩根青菜,上面飄著一層紅油,最簡單也最美味.時間在一點一點的流逝那碗很簡單的米線,配菜也只是多了木耳豆芽,味道卻一直沒變過,如今的西安,過橋米線 銅鍋米線 幹拌米線,越來越多的種類不斷出現,味道也在不斷變化,米線這種東西雖是街頭小吃
  • 劣質添加劑做米線 一碗米線等於吃六個塑膠袋?
    米線味道鮮美、價格實惠,是很多市民都非常喜歡的一種食品,誰可曾想到那些勁道、爽滑、美味十足的米線,有的可能是用一些劣質食品添加劑瞬間點出來的產物?最近,網上流傳著一種「食用一碗米線等於吃6個塑膠袋」的說法,讓很多喜歡吃米線的市民聞米線色變。  米線和塑膠袋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東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