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挪威駐上海總領事館、挪威海產局、挪威創新署與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建設基金會、中國航海博物館等單位共同舉辦了一場以「為了可持續海洋的創新」為主題的雲研討會議。在會議上,代表們就海產養殖創新進行了探討,挪威科技企業向大家生動展示運用先進技術養育出的健康成長的魚兒。
挪威地處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部,國土面積達38.5萬平方千米,全國人口約400萬,其西部、南部和北部分別瀕臨挪威海、北海和巴倫支海,海岸線蜿蜒10.1萬km。眾多的峽灣與冰潔的海水為挪威三文魚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同時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挪威的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國家溫和許多,為挪威三文魚的生存提供了適宜生存的氣候條件。
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僅次於石油業的第二大產業,從2010年至今,挪威的海水養殖業每年水產品產量都超過100萬噸,始終保持著世界第二大海產出口國的地位,其中大西洋三文魚的生產和出口佔世界第一。
挪威政府對挪威三文魚養殖業的創新非常重視,長久以來已經從多個角度對挪威三文魚的養殖技術進行了創新。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挪威就對挪威三文魚的魚種進行了選育,經過多代選育使三文魚的生長速度較野生三文魚提高了84%。同時挪威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分析出了三文魚種魚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技術,控制繁殖期,延長了三文魚的產季,並且三文魚的質量也得到了提升。
孵化後的兩到六周,魚苗就可以開始進食飼料,並被轉移到較大的淡水魚池中。在淡水魚池中生活10-16個月後,三文魚們已經可以被轉移至海水中。在這個階段挪威三文魚是生活在獨特的養殖網箱中,網箱裡海水和魚的比例為97.5:2.5。挪威三文魚的養殖網箱運用了高新技術,並且還利用閉路電視系統對三文魚的生長進行了監控,以確保三文魚的健康生長。
為了保證養殖出健康、安全的挪威三文魚,挪威人調配出了多種配料組成的飼料,其中海洋資源佔20%-30%,包括魚油及魚粉,植物油、植物蛋白,而碳水化合物佔70%。
挪威的創新三文魚養殖技術,為其他國家的海產養殖業提供了學習的樣本。
在未來挪威還會繼續三文魚的養殖創新之道,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安全的挪威三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