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花錢選一個靠譜的教練,還是跟著健身APP練?
智能健身時代, 也有一個APP解決不了的問題
常報全媒體訊 最近記者在健身房中留意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鍛鍊的時候會看手機裡的健身APP,跟著這些健身APP做動作,仿佛一個經驗豐富的健身私教就在身邊。一些健身APP的「高段位玩家」也時常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通關」進程,每天都在朋友圈「打卡」。最近,記者就邀請自己朋友圈中一位堅持使用健身APP的朋友王潔體驗了一次健身私教課。記者原以為王潔至少有健身基礎,私教課程至少可以順利完成,然而現實與預想的結果有所不同,王潔在課程中不是基本動作不到位,就是體力明顯不支。「訓練者從線上到線下的轉變,明顯暴露了很多問題。」我市專業健身教練胡偉東說。
現在健身到底是花錢選一個靠譜的教練,還是跟著健身APP練?
早在幾年前,我相信所有人都是有答案的,自然是跟著教練咯,APP隔著屏幕怎麼知道你到底學沒學會,動作對不對?
但可能現在的科技越來越先進了,什麼心率測量、動作感應、卡路裡消耗量……五花八門的高科技開始運用到訓練中來,智能健身時代的來臨,漸漸地讓很多明白人都開始困惑了:健身APP是不是真的可以取代健身私教了?
一個在家,一個在專業場地
「免費的東西有用的話,為何還要收費找人指導?」胡偉東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健身私教和健身APP之間的區別:「對於聰明而又有自制力的健身『小白』而言,跟著APP訓練或許大概能夠摸到一些健身的門兒,但對於不那麼聰明但自制力缺乏的『小白』而言,跟著APP訓練估計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假如真的堅持訓練了,能不能保證動作做對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胡偉東看來,訓練場地的不同是兩者之間的首要差別。「你想想你家有啥訓練器械?就算是特別愛健身的人,家裡最多買個瑜伽墊和一些小道具。那健身房裡又有什麼器械?幾十萬幾百萬的訓練器械現在已經很普遍了。選擇健身私教教學一般是在健身房內進行,健身房內的設備比較完善,能夠滿足我們不同訓練的需求,以及不同訓練重量的需求。而跟著健身APP的運動一般是在家裡進行,家裡的健身設備一般不夠充足,那麼訓練就比較有局限,很多的訓練動作都是徒手進行。這種情況下,健身房的訓練一般會比在家徒手訓練的效果好。」胡偉東說。
胡偉東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你做深蹲,同樣是做深蹲,為什麼自己的訓練效果不如其他人呢,因為配重不同呀,人家用的是10公斤,甚至20公斤做組,而你如果只是一直徒手深蹲,那麼訓練效果不如別人顯著,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一個誰都教,一個只教你
「你想想健身APP針對的是誰?幾十萬幾百萬的用戶,每個人都用類似的計劃。你想想健身教練針對的是誰?幾百塊錢一個小時,只針對你。」胡偉東說,雖然近幾年的健身APP的教學內容也做的越來越精細化,但畢竟也要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在教學的內容上也不可能做到因人而異,但是健身教練是一個生動真實存在的人,除了原有的基礎動作教學外,他們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制定私人化的訓練計劃。
說到健身計劃,胡偉東還表示,身邊經常有朋友讓他幫忙制定一個訓練計劃,列出了自己的這些那些目標,想讓他量身定製。他說:「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很想告訴大家,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訓練水平不同,訓練頻率不同,甚至身體的恢復能力也不同,如果我直接給大家制定好了訓練計劃送到大家手上,這是對大家的不負責。我只能說,把個人的身體情況、訓練情況、恢復情況等等非常詳細地告訴我,我可以為這樣的朋友提供一些我力所能及的訓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