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荷媽美食,每天為大家分享接地氣又美味的家庭美食,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在家自製餃子,喜歡就點個關注吧,一起聊聊美食,一起交流學習!
餃子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主食之一,在北方比較常見,而南方僅僅是將它將當早餐,偶爾吃吃。雖說我家時不時也會包餃子,但是我重來沒有自己在家做過餃子皮,主要是不會擀麵皮,一直不敢嘗試。
正好清明放假有時間,買了小麥高筋粉,諮詢了群裡的麵食高手,自己在家也學著做。雖然過程耗時比較長,但最後收穫的美味真的非常值得,而且還帶動了孩子一起參與,讓這個假期更加充實富有樂趣。第一次做餃子,餃皮勁道,餡料鮮香,上桌後全家都說好吃!
以前,一直都買現成的機制子皮餃,總覺得味道不對,口感也不好,還易破皮,久而久之也包的比較少。不過通過這次實戰操作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動手做的真的不一樣,太好吃了。做好餃子皮其實不難,注意幾點,你也能在家做出筋道好吃的餃子呢!
如何做出柔軟勁道的餃子皮呢?我總結了這幾點,大家請仔細閱讀。
首先麵粉的選用是關鍵。我這裡用的是專用餃子粉,也可以用高筋麵粉。這兩種麵粉做出的皮筋道有嚼勁。
第二,不要直接加水和面,先在麵粉中加點鹽拌勻,通常一斤麵粉放3g鹽,這樣皮筋道不易破。
第三,冷水和面,冷水和面的餃子皮具有很好的彈性,勁道而且還比較耐煮,煮餃子不易破皮。和面時水要慢慢加入,拌成雪花狀就可以揉面了。一般200g麵粉加100g左右的清水,根據麵粉吸水性不同酌情增減。
最後最關鍵的一點醒面並多揉面,醒好的面變得柔軟有彈性,再反覆揉搓做的餃子皮更有筋道好吃。
看到我總結的這幾點後,是不是發現自製手工水餃並不難吧,像我一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發現看似複雜的東西其實沒想像中那麼難。第一次自製手工餃,做得不夠完美,還望大家多指正。
自製韭菜豬肉餡水餃
準備好500g麵粉,我用的專用小麥粉,加2g食用鹽拌勻,再準備250g左右的冷水,慢慢加入麵粉中,用筷子拌成紊狀
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溫布放置一旁醒面30分鐘。
醒面的時間來調個肉餡,準300g豬肉餡,放入5g薑末,1g胡椒粉,3g鹽,5g料酒,10g生抽
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筷子拌起來太費勁,用手攪打弟摔打,一會兒就拌好了,如圖示這樣。
雞蛋3個打入碗中,加1勺清水打散,倒入油鍋裡炒熟盛出放涼備用。
韭菜切細末,同雞蛋一起放入肉餡中拌勻。
再放入2勺香油拌勻,放入冰箱冷藏一會兒。
醒好的麵團揉一揉,搓條切大小均勻的小劑子,並用擀麵杖擀成厚薄適中的麵皮。第一次動手擀,厚薄不均,不圓,請見諒。
取出餡料,取一張麵皮,放一團肉餡,對摺收口,
把放好餡兒的餃子,放在左手或者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 把另一隻手也放在餃子上,這時候餃子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間。兩隻手一起使勁,捏下去,同時,兩隻拇指都往下,往裡扣。就是同時往裡用力捏,這樣餃子肚就被擠出來了。如圖示,包餃子我最先學會的就這種,又快又好,一捏一個。
全部包好後,吃不完的就冷凍保存。不過個人覺得還是現包現煮的餃子好吃。
自製在家擀麵皮,還可以叫上兩寶起學著包,看,這些不太好看的就是大寶包的。
最後就是煮餃子了,煮餃子的水要多點,加1小勺鹽,增加餃子皮的耐煮力。水開後放餃子,要不時充分攪拌,防止餃子粘鍋。
等鍋裡水煮開後,加一碗清水,如此反覆三次,當水餃肚子鼓鼓的,就煮好了。
盛出,配上一碟醬汁,完美。第一次吃自己擀餃皮包的餃子,皮筋道,餡鮮美,真是太美味了,兒子一口氣連吃一盤,還一直誇我做的好,比買的皮包的好吃,還讓經常包這樣的手工餃。
圖文均為本人原創,抄襲必究。我是荷媽,一個愛美食、愛分享、愛生活的兩寶媽媽。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更多家常美味做法,請關注「荷媽美食」!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如果你有更好的做法想要分享,歡迎評論留言,一起相互學習,交流下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