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成分是組成人體的各種化學成分的總和,是指人體總重量中不同身體組成成分的 構成比例。身體成分既能反映人體的體質狀況、體型特徵和身材大小,也是準確衡量肥胖 程度的參考依據。通常以體內脂肪含量為參照,體脂百分比是評價身體成分的常用指標。
當男性的體脂百分比處於10%~25%,女性的體脂百分比處於15%~27%時,與體脂有關的各種疾病發生率會相對較低,此時的體脂範圍被稱為最佳範圍。體脂百分比過高容易引發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生活方式病。但是,體脂百分比並非越低越好,過低往往與營養不良和肌肉功能減弱有關,也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體內脂肪含量過少,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運輸功能。女性的體脂百分比過低,則會導致食欲不振、月經不調等身體良狀況的發生。
改善身體成分的方法: 對大部分人而言,改善身體成分就意味著降低體脂百分比。有兩種方法可以達成這 目的,一是要控制飲食、減少能量攝入,但前提是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均衡齊全,所以最好選 擇「高蛋白、低糖、低脂肪」的飲食結構 是增加肌肉含量,需要科學地進行體育鍛鍊。這樣不僅可以使你身材優美、姿態挺拔,還能夠增加基礎 代謝率,更有助於減少體脂。這兩點就是我們經常講的 「管住嘴,邁開腿」。
注意事項:雖然大部分人的身體成分問題是體脂含量過高,但因為「越瘦越美」的錯誤審美觀和缺乏鍛鍊,導致一些同 學體脂含量不足或者肌肉含量過低,這同樣也會影響身 體健康。因此,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高中生要樹立正確的 體重控制觀念,保持合理的身體成分比例,不能過度 節食。 此外,在身體的各種成分中,肌肉含量過低會引起人 體免疫力下降;水分過多會導致身體浮腫甚至水中毒,而水分不足則會導致皮膚乾燥起皺,影響健康甚至威脅生 命;骨骼中鈣含量充足可有效預防中老年骨質疏鬆,但鈣含量過高則有可能是體內有結石或骨質增生所致,過低則會增加骨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