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老人3個理由讓人信服

2020-12-23 小微情感世界

導語

我們大家都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國家的老齡化人口越來越多,再加上我們現在的獨生子女也愈來愈多,因此如何安排好我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就成為了一件特別頭疼的事情。

好在現在越來越多養老院的興起,就讓我們一些老人找到了晚年的「歸屬」,這在一定程度上面,也解決了我們很多老人的養老問題,按理說,老人去養老院養老,這不僅僅是未來的一種「趨勢」,而且養老院還有自己獨到的優勢,理應受到我們所有老人的「追捧」才對。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些老人,卻對於養老院並不認可,他們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當事人自己是怎麼說的。

68歲的的郭阿姨

郭阿姨今年已經68歲了,她在40多歲的時候,因為感情問題就和丈夫離了婚,離婚以後,她處於各方面的考慮和著想,就再也沒有結婚,而是自己獨自一人,把三個子女拉扯大,並且還幫忙他們成了家。

最開始的時候,郭阿姨還是和大兒子一起住在自己的平房裡面,大家彼此在一起,互相還有個照應,可是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小平房明顯就「容納」不了這麼多人了,大兒子索性就花錢買了一套大房子,然後一家人就搬出去住了。

曾經熙熙攘攘的小平房,一下子就變得冷清了許多,這個時候郭阿姨的心裡就別提有多難受了,可是即便如此,郭阿姨還是能理解大兒子的,他知道子女大了,終歸要回歸到他們獨立的小家庭裡面,不可能就和自己這麼一直住下去的。

可是子女們都有自己的家了,而自己孤苦伶仃一人,也應該有個「歸屬」才對,於是她就電話通知三個子女,想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三個子女回到家後,意見竟然出奇的一致,也就是說他們一致同意老母親去養老院。

聽完三個子女,把養老院說的如何如何的好之後,郭阿姨並沒有順著三個子女的意思,而是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說自己就只想找個保姆,並不想去養老院,三個子女一聽就愣了。

大兒子連忙說:「媽,你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隨後郭阿姨就闡述了自己的幾點意見和看法。

「老人為什麼寧願找保姆,也不去養老院」?老人說出3個理由

一.我花同樣的錢,找保姆可以享受到「一對一」服務,而養老院卻很難

很多時候,我們現在的養老院,確實可以為老人,提供到各種各樣的服務,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現在的養老院多半的是一種「盈利機構」,那麼從成本考慮和出發,養老院的護工就是很有限的,而這就極有可能出現一個護工,照顧好幾個老人的現象,人多了,老人所享受的服務難免就會下降。

郭阿姨說:「就算養老院的護工,也都能做到盡職盡責,可是一個人的精力和體力畢竟有限的,想讓所有老人就都能享受到同樣的服務質量,多半是不可能實現的」。

郭阿姨直言:畢竟保姆她就只是照顧自己一個人,那麼她的時間、精力、體力等等各方面,相比較而言,就會特別的充足,自然她的服務質量也能得到一個有效的保證,花同樣的錢,自己當然選擇服務質量好的,而養老院多半是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二.我花錢找個保姆,在家養老自由、氛圍好,而花錢住養老院多半難盡人意

我們都知道,養老院作為一個獨立的養老機構,它必然會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飲食作息規律等等,當然養老院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我們不可否認,這樣一來,老人在養老院的活動就會處處的受限,而且養老院的養老氛圍也不會那麼的好。

郭阿姨說:「老人一旦住在了養老院,那麼老人的活動範圍,多半就只限在養老院裡面,老人不能隨便的出入,而且老人長時間生活在這樣一種環境裡面,老人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就會越來越重」。

郭阿姨覺得:我找個保姆在家,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而且有保姆陪在身邊,「安全」方面也會有所保障,平時在家種種花養養草,陶冶一些情操,沒事還可以走親訪友,心情舒暢自然就會精神愉悅,而養老院多半是做不到這點的。

三.我花錢找個保姆,能感覺到一種「尊嚴感」,而花錢住養老院就不一定了

我們老人住在養老院,那多半都是花了錢的,老人和養老院之間,二者就應該是一種平等互利的關係,可是事實上,我們的老人住在養老院,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老人的心裏面,無形之中就會感覺自己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郭阿姨說:「老人住進養老院,雖然老人也是花錢了,可是老人卻是一種被管理者的身份出現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人在養老院裡面,就會顯得戰戰兢兢和唯唯諾諾的」。

郭阿姨坦言:我花錢找個保姆,我就是她的僱主,她理應就是處處都要聽從我的計劃和安排,我是管理她的,而不是她來管理我,這種關係的確立,就會讓我很有「尊嚴感」,而同樣都是花錢,養老院卻恰恰相反,我自然不同意去養老院了。

當郭阿姨說完這3個理由之後,她的三個子女也都覺得老母親說得非常有道理,也沒有任何狡辯和反駁的意思,後來他們也就不再勉強什麼,一致同意老母親,花錢找個保姆來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

小微結語

作為子女的要清楚:為人子女的,要是真正的孝敬老人,那么子女就要多聽從老人的話,只要老人的建議和想法,能夠經得起一系列的推敲和反駁,子女就應該全力以赴去支持和幫助,子女只有這樣做,才算是對「百善孝為先」一種最好的踐行。

作為老人的要明白:老人不管是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和行為,都要通過擺事實和講道理等的方式,來取得子女的首肯,而不是通過倚老賣老或者是胡攪蠻纏,任何時候,老人的一些想法和訴求,都應該是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之上。

所以說,人到晚年,老人不管是找保姆還是去養老院,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出發和考慮,畢竟每位老人的實際情況,就都是不一樣的,一味的去「下個」找保姆好或者是養老院好等的結論,就都是不負責任的,也是非常武斷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句話在什麼時候都適用,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他退休工資8千想找老伴,保姆:工資再高,我也寧願做一個保姆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如果身邊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那麼晚年生活會非常孤獨。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離異或者喪偶的女性們,她們就不願意找老伴了,寧願自己去給別人當保姆,也不願意找個人一起過晚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老人退休工資5000為啥女人寧願做保姆也不願意嫁他,吳媽說出原因
    劉大爺百思不解,自己的條件不是很差,為什麼吳媽不答應他,不發展和他的關係,只做他的保姆,他希望吳媽給他答案,給他一個拒絕的理由。吳媽笑著說劉大爺我不可能嫁給你也不可能和你談戀愛,我只想做我的保姆。雖然我是外鄉人,也想要一個自己的家,我只想掙一份保姆錢,我也想回到家鄉,我不可能和男人在外地結婚的。在這裡幫你做事情,做家務你給我3500,那是我的保姆費,是我的勞動報酬,如果和你結婚了,你會給我3500嗎?就是你想給我也不好意思拿,你要怎麼看我?你的兒子怎麼看我,不是把我當成貪圖你的財產的壞女人了嗎?
  • 70歲老人自述: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照顧也不去兒子家被啃老
    所以有老人說,人到晚年,寧願請保姆也不願意和兒子一起住,不想被他們啃老。01我和妻子都是教師,有一個兒子,我們對他的管家也比較嚴格,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太過嚴苛,再加上男孩子比較叛逆,所以他從小就頑皮,雖然學習上尚可,卻總喜歡和我們對著幹,怎麼都說不聽,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更是找不著人,每天都不知道在幹什麼。
  • 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
    問題:中國老齡化嚴重,你覺得現在的老人在養老院養老好還是在家養老?這種現象很正常,國外更普遍。我國目前已經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該如何更好的安度晚年是擺在眼前的問題。中國傳統的觀念是子女滿堂,四世同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老年人越來越需要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和更好的被照料,養老院是個不錯的選擇。從絕大多數老年人而言,他們是希望在家養老,故土難離,老窩難捨。他們多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改變已經熟悉的生活。因此當前實際情況是許多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寧願呆在家裡安度晚年。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則顧保姆居家養老。
  • 現在的人為什麼要把不能動的老年人送進養老院
    兩口子8個老人,還有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下,老人不送養老院又能怎麼辦?能夠做到把老人送養老院,說明他們已經很能幹了,送養老院也要用錢。我的一個朋友小周,姐姐遠嫁,他和老婆住在嶽父母家裡。媽媽去世以後,爸爸一個人在農村老家,他不放心。
  • 辛辛苦苦養大孩子,老了只能去養老院,原因真的很無奈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都是非常擔心的,擔心孩子身邊沒個人照顧生活怎麼能順當呢。擔心孩子不生育老了之後孤孤單單。勸孩子結婚生子大部分的理由也都是說有孩子了有人給養老,不至於沒人照顧去養老院。但是現在的養老方式和從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校花」婚後做全職寶媽,被丈夫拍視頻挖苦是免費保姆,讓人心疼
    這段文字無論出於什麼心態發的,都讓人覺得心寒,為什麼做了全職寶媽之後,就變成了這樣呢?全職寶媽正在經歷什麼——喪偶式育兒是常態在韓國全職寶媽有一個偏貶義的稱呼——媽蟲,所謂媽蟲的意思就是每天什麼都不做,依靠著丈夫像蟲子一樣生活。
  •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這些網友說出了大實話
    激進派:網友1:這都什麼年代了,為什麼有的人覺得父母一定要帶在身邊才是孝順?與其覺得這樣妥當,是在乎別人說他不孝順吧?網友2:那些說堅決不送的人,要麼是你財務自由,也有大把時間可以陪老人,要麼是你還沒有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站著說話不腰疼!
  • 「我女兒在國外定居」老人養老院攀比,揭露老人晚年生活
    文丨木棉媽媽當我們逐漸老去的那天,會接受養老院生活嗎?養老院對於不同群體的老人,意義不一樣。有些老人會認為:我住養老院挺好,比較方便,有護工照顧。也有的老人會說:我有兒有女,為什麼要去住養老院啊?不管老人是何種態度,現在老人住養老院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而養老院也在逐漸流行一種「攀比」的風氣。
  • 高檔養老院一床難求一個月2000多老人預約
    目前,手續齊備的養老機構有185家,大約一萬張床位,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僅有7000張床位入住老人。從這組數據來看,床位並不緊張。但10月28日,記者從長春市3家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了解到,僅10月份,就有2000多名老年人正在排隊、等待入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 再找老伴還是請保姆?80歲老人:保姆式有償搭伴6年,真的很好
    01、人生瞬間即逝,歲月匆忙,人到老年,如果不幸單身,很多人會選擇再找個老伴一起抵禦生活裡的寂寞孤單,彼此相依相伴著度過餘生。50、60歲的單身老人,有的會選擇領證再婚,給彼此一個婚姻的承諾和保障,也有的選擇搭夥式過日子,彼此不領證,這樣可以來去自由,看感情深淺來決定未來。
  • 養老院回應老人腳趾長蛆:護工不知老人有灰指甲,他女兒也沒說
    所以老人長壽,是家人都希望的。但如果長壽的老人不能自理,那就麻煩了。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家家幾乎都是「雙職工」狀態,子女親自照顧老人有點不現實。他們沒有那麼多精力盡孝,只好幫老人請保姆或送去養老院。而我們普通老百姓能去得起的養老院,環境和護理都令人十分擔憂。
  • 六旬老太在養老院大哭:只生一個不如生塊叉燒,後悔當年沒生二胎
    這不,我的老鄰居六十多歲的王阿姨,剛過完六十大壽沒多久,就被兒媳婦給送進了養老院。美名其曰「養老院的護工更專業」,只因為王阿姨身體不好,偏偏膝下只有一個獨生子,兩口子忙著出門賺錢,可沒時間照顧她。本來想找保姆,但最近又被網上的社會新聞給嚇到,商量之下,就把王阿姨往養老院送了。
  • 找個靠譜保姆感覺比找個男朋友還難!
    不是有句話說嘛,找個靠譜保姆感覺比找個男朋友還難!保姆不得不請,但請回的是天使還是惡魔,似乎成了一件碰運氣的事兒。如何為孩子找一個專業又職業的保姆,成為城市家庭育兒的頭號痛點。每年保姆虐待小孩、老人的新聞不斷。
  • 用刀恐嚇、拿糞桶燻老人。如何避免自己老去後,遇上「執死雞」
    但保姆到家照顧了奶奶幾天,阿芳總看到奶奶臉上有淤青。可是保姆卻說是奶奶自己摔的。阿芳不放心,在房間裡按上了攝像頭。這才發現,奶奶無力坐起來吃飯,本該過去扶奶奶的保姆,毫不客氣的朝奶奶面部扇去了大巴掌。河北70多歲還具有行動力的老奶奶,家裡人擔心老人一個人在家,萬一有什麼時候,沒人能幫襯。於是也請了保姆。
  • 【幸福之城】這家村集體養老院成為老人幸福之家
    今年82歲的傅秀蘭在頤勝源養老院已經居住了半年時間。「醫生說我不能一個人在家,尤其是自己不能一人外出。」傅秀蘭說。兒女們忙於工作,無法全天候照顧,便給她找了個保姆陪護。
  • 北京出現首家念佛養老院 老人喜樂度晚年(圖)
    第3天,她開始吃飯了,第三周,她敢跟著表姐上街了,之前她心懷恐懼,不敢見人。 現在,她已經基本不吃藥了,每天念佛從開始的五千聲長到兩萬聲,最多時候達到過三萬。 田麗麗開心地笑著,不時有感恩的淚花閃動,她說:我計劃好了,準備此生用全力弘揚佛法,讓大家都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
  • 上海小區現「迷你養老院」 家屬叫好居民反對
    小區裡有人開設了一家「迷你養老院」,專門接收附近的失智失能老人,如果你是業主,你同意嗎?近日,位於浦東新區的某小區內,開出了這樣一家「迷你養老院」,而這也成了業主們的熱議的話題。  隨著滬上養老院「一床難求」日趨突出,尤其失智失能老人屢遭拒收後,私人開設的家庭式「迷你養老院」成為一種的新選擇。
  • 「憑什麼把我媽送去養老院,你真不孝」「她再不走,這家就毀了」
    「憑什麼把我媽送去養老院,你真不孝!」面對丈夫的指責,楊柳很委屈,但也沒覺得自己做錯了,她告訴丈夫「她再不走,這家就毀了。」楊柳的丈夫叫甄國華,甄國華的父親很早就出去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所以對母親也是百般照顧和順從。和楊柳結婚後,一家三口住到了一起。
  • 一年半換十多個保姆 找個稱心的保姆怎麼這麼難
    來源:錢江晚報年輕媽媽一年半換了十幾個保姆找個稱心的保姆怎麼這麼難從事家政行業的政協委員:從專業培訓到追蹤服務,全鏈條監督保障雙方利益>家政員也需要專業培訓3年前,「藍色錢江」保姆縱火案,燒毀了一個家庭;半個月前,江蘇溧陽保姆悶死老人的監控視頻令世人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