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人生的五大階段及其養生要領

2020-11-24 騰訊網

  五行,其實就是五大類。

  萬事萬物都可以歸入五行中去分析、類比、聯想、檢驗、領悟。

  我們有必要先在手頭準備這樣一張表:

  這張表還可以持續不斷地往下填,甚至把萬事萬物都填進去。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其中,暑季又叫長夏(夏至後到秋分前),這樣,就有了五季,應對五行。

  在一年中,動物和植物都會經歷一個生、長、化、收、藏的過程。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

  人的一生,也經歷「生長化收藏」的階段,也叫「生長壯老已」。不同階段,養生的方式不一樣。所謂養生,不僅僅是保持健康、不生病,而且是養生生之氣

  按照五行,人生大體上可以這樣來分階段:

  0-15歲屬木,15-30歲屬火,30歲-45歲屬土,45歲-60歲屬金,60歲以後屬水。

  0-15歲

  屬木

  木主生發,所以,人在這段時間內生長最快。

  木曰曲直,木頭是能屈能伸的,柔韌。這個階段的孩子,筋骨柔韌,人格也有很強的可塑性。合理的引導和教育非常重要。

  木喜條達,要像春天的小樹那樣任他生長、抽芽,不能壓抑他。

  要觀察他平時有哪些興趣愛好,然後加以引導。在教育上要揚長避短,愛學的就讓他學去、愛幹的就讓他幹去、愛玩的就讓他玩去,當然,前提是對他人、對自己沒有傷害。

  我的外甥小時候愛拆電器,我就把各種舊電器給他拆,有人提醒我說:「要不要給你兒子留點兒?」我說:「我兒子到時候可不一定愛這個。」果然,他愛講故事,根本不愛拆電器。小孩和小孩是不一樣的,沒必要去比

  肝屬木,人在這段時間內,肝氣用事,所以,小孩脾氣大,易怒,這是正常的。但不能因為他易怒,你就打擊他、壓制他。畢竟肝喜條達,你必須讓他發洩。不要說別人家的小孩乖,那都是壓抑出來的。

  壓抑多了,格局就小了

  如何讓他別那麼易怒呢?要培養他的仁心。

  所謂仁心,就是感同身受的慈悲之心,多引導他同情弱者,愛護小動物,在交往中與人將心比心。這樣就能讓他變得平和了。

  在疾病方面:

  肝木主風,主筋,所以,小孩容易招風感冒,如果感冒誤治,可能抽風,這些現象在中醫裡都屬於風象

  肝木克脾土,所以,孩子容易脾胃不好,脾胃不好的直接後果就是不愛吃飯,或者食積。所以,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要順著他,不要讓他生氣,否則會傷他的脾胃。

  再如,多動症之類,出現抽掣,都是風象。這些也源於情緒的壓抑

  我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在他們的身後,永遠站著一個有強迫症或控制欲極強的父母,對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要糾正,語氣也一直是責備的。

  我們看,肝、木、風、筋、怒、仁、生,等這一系列屬於「木」的事物,我們都在這裡聯繫起來了。這就是五行的思維。它能把很多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歸到同一類,然後聯繫起來。

  但這些道理以後在講五臟六腑的時候還會講到。這裡點到為止,大家有個印象就行。

  對了,0-15歲的孩子,要注意養肝,防止鬱怒傷肝、熬夜傷肝。肝開竅於目,所以,要特別注意保護眼睛,避免用眼過度,造成近視。

  15-30歲

  屬火

  火是光明的,心屬火。

  15-30歲之間,心火用事,是人生學習、明理的大好時機。

  所以,孔子「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要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火,要能把它控制在可以把握的範圍內,但也不能壓抑。如果壓抑多了,就會有青春痘之類。諸痛瘡瘍,皆屬於火

  在人生的這一階段,人陽氣旺,人不容易生病,一般也就不會關注健康。但要注意養這股陽氣,不要熬夜,不要吃冷飲,這些都是傷陽的。當時可能沒有感覺,到了中年以後,麻煩就出來了。

  老來的病,都是年輕的時候折騰出來的。

  30-45歲

  屬土

  土主化,就是運化。

  植物在長夏季節,要把春生夏長積蓄的能量運化成可供收藏的東西。

  人生也要在30-45歲之間,把自己之前積累、學習的東西運化成你想要的:比如金錢、名譽、地位。人生要成功,最關鍵就是在這15年。這15年沒成功,以後成功的希望就渺茫了,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大器晚成的人。

  土主肌肉,很多人在這段時間內,開始發福

  所以要多運動,脾主運化,脾又主四肢,四肢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脾的運化,身上的水溼濁氣得到了脾的運化,才能不堆積,否則就油膩了。

  這段時間要注意健脾,而健脾的最好方式就是飲食有節,適量的運動

  45-60歲

  屬金

  金曰從革,從革的解釋有很多,其實,革就是「去掉」的意思,從革就是做減法

  人到了45歲以後,就要開始做減法,開始收斂了。金氣收斂嘛。這時候,就要儘量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在「生長壯老已」的過程中,這階段屬於「老」,老並不是old,在中國文化中,它有成熟、老成、老練等很多意思。比如,「老中醫」,「庾信文章老更成」,老的境界,應該是人生的巔峰。

  身體上,要減少勞累,學會修養精神。45歲以後,很多人會感覺精力、體力都不如以前,這是正常現象,也提醒我們該收斂了。

  這段時間要注意養肺,否則,痰可能會越來越多。

  其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麼?

  不說啦。先做到上面這幾點吧,不要貪多,這也是「收斂」。

  60歲以後

  屬水

  從60歲以後,就到了「已」的階段的。

  已,不是死的意思,而是休息、不折騰。所以,人到了60歲以後會退休。

  但水是源遠流長的,只要養得好,您屬水的時間可以很長很長,活到一百多歲的,大有人在。

  水性柔潤,老人性子不宜剛強。如果像蘇大強那樣愛折騰,對身體就不好。

  60歲以後,要注意養腎,腎主藏精。精氣充足,人才能長壽,否則,燈油不夠了,燈就容易滅。

  《王孟英醫案》裡有這麼個案例,有個老頭,八十多歲了,身體還很好,忽然有一天,他想娶小老婆了,於是跟兒女鬧,過了一段時間,他就中風而亡。這種現象,俗稱「迴光返照」,從醫理上說,就是腎不能藏,所以不合時宜地出現各種非分之想

  水主靜,又能流動,流水不腐。

  所以,老年人養生,要以靜為主,身心都要靜,靜中求動,散散步,練練書法,也就夠了。

  以上,0-15歲講得最詳細,後面我就簡略地講了,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內容。這些內容,其實從科學的角度講,是不夠嚴謹的,但用傳統的思維方式,講五行又往往是這樣講。

  五行的思維,是普遍聯繫的思維,是聯想、類比的思維,與我們現在接受的教育中提倡的思維方式大不相同。我在這裡拋磚引玉,大家還可以根據五行的普遍聯繫,進行聯想,結合實際生活,就可以想明白很多事兒。

  這就叫「悟」!

  你的心量越廣大,能理解和接受的東西就會越多。

  順便提一下,本人寫的《思考中藥》一書,也是按照木、火、土、金、水來對中藥進行分類的。其中對於五行的特徵多有描述,對於我們培養五行的思維方式,是大有好處的;對於基本中藥和藥方的介紹也通俗易懂,大家在學中醫的過程中也可以參考。

  文 | 唐略

相關焦點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周易的符號是「—」和「--」,每卦三爻,組成八卦,蘊含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也象徵天地間八種基本事物及其陰陽剛柔諸性。八卦相互組合重疊,組成六十四卦,可以具體的表現這個空間之中的萬事萬物,以及事物間的矛盾聯繫。
  • 中國古代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指的是五大行星嗎?
    眾所周知,五大行星分別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而這五大行星的名字又和我國古代常說的金木水火土五行非常相像,那麼這五行指的就是五大行星嗎?答案當時並不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的說法只是中國人才這麼叫,西方對五大行星的稱呼是按照希臘羅馬神話中神的名字,水百星是信使、商業之神墨丘利,金星是愛與美神維納斯,火星是戰神馬爾斯,木星是眾神之王朱庇特,土星是農神薩圖恩。而中國對於這五大行星的稱呼,則是按照五行和肉眼觀測得來的。
  • 看懂了陰陽五行,就領悟了中國人的天地人生!
    無論皇帝、官員,乃至販夫走卒,沒有不知道陰陽五行的。 《周易》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就是說,道就是陰陽的變化。 這可以從《道德經》中得到呼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周易》把人生分六階段,每階段要做的事都不一樣,你在哪階段?
    《周易》把人生分為六個階段,你現在正處在哪一個階段呢?第一階段潛龍勿用:對於廣大剛步入社會的青年,大都屬於潛龍階段,這個時候大多數的能力都有限,至少匹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所以這個時候需要潛伏,需要積蓄自己的力量,不要過早的表現自己。
  • 易經五行顏色改運法
    今天給大家講解用易經五行顏色改運的方法,五行不等於是五種,也不是說世間萬物只有五大類,五行的建立實際上是把世間萬物包括意志精神納入一個既相互矛盾又統一的運動系統,世間萬物不斷的運動,舊的消亡新的取代舊的,平衡不斷建立,又不斷地打破,其遵循的法則就是五行生剋
  • 從五行談中醫養生
    這裡,薛寶釵寥寥三語,卻道出了傳統養生中有關五行生剋的真諦。 [ 中華養生理論·五行生剋的系統論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五大基本要素。《國語》有云:「故先王以土、 金、木、水、火相雜,以成百物。」五行的基本規律是相生與相剋。所謂「相生」,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每一生都有「生我」和「我生」的相向關聯。
  • 桂海傑講易經:五行的起源和五行的思維
    這個五行從哪來的,五行對於我們的類人究竟有什麼作用,尤其是五行的相生相剋,它對於我們人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現在我們的社會上對五行的運用特別流行,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算命算卦當中,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穿衣著裝當中,還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家庭裝修,建築的營造當中。既然大家那麼喜歡運用《易經》當中的五行思維,那說明這種五行對我們是有作用的。
  • 看懂了五行,你就領悟了中國人的天地人生
    這時,五行是姻緣。圖片|馮川NMEMTF-攝圖片|qnjdlll1do4-攝聽起來五行和西方的星座有些相似。其實五行並沒有那麼玄乎,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有意思的部分,區區五個字,便可用來解釋世間萬物。
  • 「五行」決定事物屬性,時間決定事物興衰!
    「五行」區分屬性,「時間」決定興衰!袁民軍今天一提起「五行」大多數人想到的是生克,然而在《煙波釣叟歌》「開口必辨天地乘時」,時間才是最終的主宰。為什麼有「五行」呢?因為世間萬事萬物會相互產生作用,為了更好的辨別它們的作用關系所以就把萬事萬物劃分為五大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行」。「五行」依附於事物而論屬性作用,絕不可單獨論述。有的物質可能同時具備多種「五行」屬性,在不同的時間其強弱也不盡相同。
  • 五行規律在卦位上的體現
    卦位既然有時間順序,則必然五行順行,所以筆者重點在這裡要探索卦位的五行規律。卦位的其它規律,古今賢者已均有論述,當屬習《易》者常識矣,惟卦位的五行屬性及規律尚未見有現成論述,故筆者冒昧先試先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供大家參考。
  • 道教五大真君你可知道,與五行理論相映,掌管四方星辰
    在道教中便有五大星神。《上清靈寶濟度金書》云:"東方木德重華星君,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方金德太白星君,北方水德伺辰星君,中央土德地侯星君。是為五德星君也。"它們分別與五行學說相映。接下來就由小編來逐一解釋。
  • 天地五行生剋之悔!《資深五行探討》
    大家好,我們今天來探討什麼是正五行?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洪範)不但把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分別歸屬於五行並且對五行的性質與特徵都作了界定。「木曰曲直」是說木具有生長生發的特性,「火曰炎上"是說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土曰稼穡"是說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金曰從革」是說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說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古人認為,五行存在相生相剋的道理。
  • 七彩人生:兒童家具國家標準及其解讀
    現在很多業主在裝修房子的時候都會隔出一個兒童房出來,作為以後兒童的成長空間,兒童房的裝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裝修的時候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來選擇材料、家具、設計等等,才能讓兒童有一個快樂的成長空間,那麼兒童家具執行標準是什麼,讓我們隨著七彩人生兒童家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我們老是說「五行」 你知道什麼是五行嗎?附:五行事物對照表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佔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浸潤)、火(代表破滅)、金(代表斂聚)、木(代表生長)、土(代表融合)。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
  • 五行相生相剋,你真的懂了嗎?
    【導讀】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中國人都知道,但和身邊人探討過程中,發現更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談論一下這個話題,和讀者共饗!文\伏櫪老馬五行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將古代哲學理論中以木、火、土、金、水五類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規律來認識、解釋自然的系統結構,並把這一方法論運用到中醫學、風水學、佔卜術等領域的一本學問。稍微了解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的人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一規律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很多領域擴展和應用。
  • 汲天地五行之玄幻 《魔俠傳》五行幻境
    在《魔俠傳》裡就為所有俠米們提供了這樣一個供幫派間進行比拼卻無須刀刀見血拳拳到肉廝殺的好去處:汲天地五行之玄幻的「五行幻境」。每周一次,幫派實力大比拼比拼殺敵速度,實力方為王道每周六晚上,洛陽城裡的天衍散人都會開放五行幻境。
  • 根據五行配幹支,來理解萬物的時間和狀態:旺相休囚死與十二長生
    地支配以五行生剋的狀態(旺、相、休、囚、死)可以每個月的萬物狀態;進而天幹地支同時配五行,推演出五行寄生十二長生(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最終表述了萬物產生、發展、衰敗消亡的整個狀態。地支配五行體現了單個人或事物的狀態;天幹、地支配五行體現了群體的人或事物循環生滅的過程。
  • 人生成長的三個階段
    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自然的階段,天真,幼稚,單純。第二是學習、奮鬥、建功立業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收穫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體驗利害、寵辱與得失。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分水嶺,有的人沉溺在名利和物慾的享受中,有的人超凡脫俗。
  • 五行與中國傳統文化
    至春秋時期,古代思想家們進一步探索這五行之間的關係,提出了「五行相剋」的理論,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可以戰勝、克制另一行。其內容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到戰國時期,繼五行相剋理論之後,又提出了五行相生。所謂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絕世技能驚現《風雲》 五行修煉獨步天下
    最新江湖快報稱:「五行修煉」這項絕世技能已經驚現《風雲(專區 截圖)之問鼎天下》全區,眾英雄莫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領略這門絕世技能的無邊風採。因為這門絕世及技能深得中華武術之精髓,借天地之靈氣,極大地提升自身各種屬性。換言之,誰掌握了這項技能,誰就擁有了獨步天下的雄厚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