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68億併購英國維多麥 食品巨頭用資本換資源

2020-12-27 中國網財經

  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5日晚間向記者證實,對英國維多麥公司的併購已經完成交割,該項目交易對價近6.8億英鎊約合68億元人民幣,包括購買60%的股權和承擔部分債務。這次交易是迄今為止中國食品行業最大宗的海外併購。 

  光明完成海外併購「最大單」

  據光明集團透露,維多麥是英國第二大穀物類和穀物條食品生產商,主要產品為早餐麥片,在英國的市場份額佔到14.5%,同時產品出口到全球80多個國家。維多麥的企業價值是12億英鎊,不包括負債的股權價值為3億英鎊,維多麥9億英鎊的負債中,5億英鎊由光明食品進行債務再融資。

  光明食品董事長王宗南表示,光明食品此次併購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標誌著光明食品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品牌進入英國乃至全球食品市場;另一方面光明還將利用一切有利於該品牌的資源,協助其開拓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事實上,光明的海外併購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10年初對澳大利亞最大粗糖生產商CSR糖業公司的收購,最終被豐益國際「橫刀奪愛」。隨後,光明在英國聯合餅乾公司、美國維生素零售商建安喜等海外併購案中也以失敗告終。去年初,在競購全球第二大酸奶製造商——法國優諾公司51%股權時,以高出美國通用磨坊約1億歐元的報價反被對方擊敗,讓業界愕然。

  但是,近兩年來,光明食品也成功完成了四次海外併購。除了收購英國維他麥60%股權之外,此前還收購了紐西蘭新萊特乳業50%的股權、澳大利亞瑪納森食品75%的股權以及今年6月收購法國迪瓦波爾多葡萄酒公司70%股權。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研究員宋亮認為,開拓海外市場將有助於借當地品牌優勢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對於光明而言,此次併購關注的不僅僅是如何將該品牌引入國內,同時也是在彰顯自己的國際化運作能力。

  做大做強必須有能力配置全球資源

  事實上,近年來食品巨頭紛紛轉戰國外,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中糧、光明等食品製造巨頭,正迫不及待嘗試「用資本換資源」。

  我國另一食品巨頭中糧集團也不斷向海外擴張,在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紛紛投資,並多次公開表示,計劃未來五年將斥資100多億美元用於海外併購,重點市場包括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國家,以確保國內的糖、小麥以及大豆等原料的供應。

  此外,我國乳品企業也正在積極「出海」,向國外尋找更多的安全奶源,提升自身的質量水平。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認為,中國企業尋找「海外」資源主要是因為在發展過程中日益感受到來自兩方面的壓力:一是資源瓶頸的約束,中國國內的資源供給已經不能滿足行業日益膨脹的需求,原材料價格的攀升進一步促使企業到全球範圍內尋求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勞動力成本的提升和升值壓力促使國內企業轉變已有的分工角色定位,謀求向高附加值轉型。因此,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有能力配置全球資源。

  事實上,在食品領域,通過併購整合全球資源壯大企業也是通行做法。

  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分析說,中國食品企業目前用資本換資源的心態迫切,光明食品此次的收購,不僅是資源布局,更重要的是對中國早餐穀物這一市場前景的看好,同時顯示自己品牌的國際形象,「這說明中國食品企業海外併購已經越來越多元化。」

  海外併購要善用金融資本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已越來越善於運用金融資本和金融槓桿。對於這筆涉及近68億元人民幣的海外併購,光明的融資方案顯得十分「精明」:先通過一年期的過橋貸款募得資金完成交割,然後找合適的時間窗口在海外發債。

  光明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透露,光明也是學習國際上通行有效的做法,採取全槓桿融資。參與銀行有中資的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外資銀行有蘇格蘭皇家、巴克萊、滙豐、澳新、荷蘭合作銀行等。而在收購完成後,光明還計劃儘快將維多麥在香港上市,釋放債務風險。據粗略測算,此次全槓桿融資可將融資成本從4%降到3%-3.2%。

  專家認為,融資難、融資渠道方式相對單一是我國海外併購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商業銀行參與海外併購和海外融資積極性不高。因此企業主和資金擁有者在經濟疲軟的形勢下,對併購也更加謹慎。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我國海外併購下滑明顯,尤其三季度披露金額共計18.63億美元,同比下降57.9%,環比下降高達74.4%,降至自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

  張暉明稱,我國高額的外匯儲備與實業企業海外併購獲得投資借款難成本高的現象並存,尚未形成良性互動關係。國內企業在進行海外併購時要善於運用金融資本和金融槓桿,降低融資成本和併購風險。

相關焦點

  • 光明食品賣出英國維多麥 美國Post Holding14億英鎊接手
    央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曹蕾)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英國麥片公司維多麥將再次易主,它將被光明集團賣給美國Post Holding,交易價格14億英鎊。維多麥成創辦於1932年,是英國最老牌的早餐麥片與穀物公司,總部位於北安普敦郡,甚至得到了英國皇室的背書,擁有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辦法的皇室認證,產品包括麥片巧克力、麥片食物棒、麥片壓縮餅、含有穀物和水果乾的麥片,英國人習慣了用牛奶衝泡麥片。這家公司一直都是家族管理,直到2004年,美國私募股權雄獅資本將其收入囊中,維多麥的年銷售收入近4.5億英鎊,稅前利潤2040萬英鎊。
  • 「維多麥」被光明食品賣給美國同行?
    「維多麥」被光明食品賣給美國同行?來源:聯商網2017-04-20 09:11中國光明食品集團(Bright FoodGroup)發言人周二表示,該企業集團已同意以17.6億美元(合14億英鎊)把早餐穀物品牌維多麥(Weetabix)出售給美國早餐穀物公司波斯特控股(PostHoldings
  • 【主題演講】光明食品集團國際化品牌之路
    在要素全球流動的背景下,更是成為企業吸引國際人才、資本、信息等資源的重要核心。 光明集團是上海一家集現代食品、加工製造以及食品分銷零售為一體,具有完整食品產業鏈的國資企業集團,它是一個既年輕又厚重的企業。說它年輕,因為2006年8月才重組成立。說它厚重,因為集團旗下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知名品牌。
  • 光明14億出售英國麥片品牌 曾重金購買
    近日,中國光明食品集團確認,將其擁有的英國麥片品牌Weetabix(維多麥)60%的股份以14億英鎊轉讓出售給美國第三大麥片公司Post Holdings。此前,英國的英聯食品和義大利的Barilla都曾有意收購Weetabix。Weetabix昨日也在官網發布公告稱,歡迎Post Holdings的收購,並相信雙方的結合將「促進國際增長機會」。
  • 光明青啤捲入澳洲最大釀酒商資產併購
    眼下,這家澳大利亞最大的酒業集團公司被中國消費者關注,則是因為它與光明食品、青島啤酒之間的緋聞。來自消息人士的說法,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光明食品」)正在研究福斯特公司的葡萄酒資產和啤酒資產。中國啤酒業的巨頭之一青島啤酒則有意收購福斯特的啤酒部門。6月3日,有接近光明食品和青島啤酒的消息人士則進一步向本報證實了上述消息。
  • 中國光明食品有意收購英國早餐麥片生產商維他麥
    國際在線消息(駐英國記者塗贇):目前,總部設在上海的光明食品集團正在與英國麥片生產商維他麥的所有者進行接洽,希望能夠成為這個英國第二大早餐麥片品牌的新東家。光明食品目前正在同維他麥的所有者——利安資本進行商談。據悉,雙方接觸已有數周時間。
  • 光明集團混改提速:牛奶集團資產或分拆注入上市公司
    事實上,除了人事洗牌,上海梅林和光明乳業的工商登記資料也在近期進行修改。工商資料顯示,3月6日,上海梅林的註冊資本由原來的6.23億變為9.38億,新增3.15億。光明乳業也在今年1月5日變更了註冊資本,由原來的12.2449億減少至12.2446億,幅度為3萬元。  「上海梅林和光明乳業的變化與傳聞中的牛奶集團的資產注入密切相關,此舉具有多贏效應。
  • 卡夫將收購英國聯合餅乾分公司 全球食品業又掀併購潮
    全球食品行業近日又掀起了併購的波瀾。據美聯社報導,僅次於瑞士雀巢的全球第二大食品生產巨頭———卡夫公司,本周一表示,它將斥資10.7億美元收購它的同行———英國食品巨頭聯合餅乾(United B iscu its)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分公司。同時,卡夫公司還宣布收回餅乾生產企業納貝斯克(Nabisco)在歐盟、東歐、中東和非洲的商標。
  • 泰合資本:「併購新常態」下的戰略選擇及交易要點
    併購類型上,相較此前主要是巨頭以大吃小,或者小巨頭之間合併同類項,新常態下交易金額1億美金到10億美金之間中型企業之間的合併,以及產業鏈縱深整合的類型也將越來越多;3.併購類型上,相較此前主要是巨頭以大吃小,或者小巨頭之間合併同類項,新常態下交易金額1億美金到10億美金之間中型企業之間的合併,以及產業鏈縱深整合的類型也將越來越多。
  • 光明食品擬收購英國聯合餅乾
    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光明食品(BrightFood)正就收購英國聯合餅乾公司(UnitedBiscuits)進行排他性談判。聯合餅乾擁有麥維他(McVities)品牌。光明食品是一家國有企業,由中國政府掌握最終控制權,該公司目前已經是中國最大的食品集團之一,年營業額超過40億英鎊(合63億美元),品牌包括大白兔奶糖和石庫門黃酒。
  • 怡安保險併購韋萊韜悅 或成全球最大保險中介
    倫敦當地時間3月9日上午7點左右,怡安集團(Aon plc,NYSE:AON)和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NASDAQ: WLTW)宣布了一項最終協議,將以換股形式合併,合併後的隱含股權價值約為800億美元。
  • 美國零食業掀併購潮 兩巨頭手60億美元押注健康食品
    路透社報導稱,此次收購不僅意味著兩家公司能夠繼續擴大自己在食品零售市場的份額,也表明美國大型食品企業正試圖迎合美國人日益增長的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美國零食行業掀起併購潮路透社數據顯示,Amplify公司去年的銷售額為2.7億美元,其旗下的SkinnyPop爆米花目前在全美即食爆米花中排名第二,收購完成後,它將成為好時第六大品牌。
  • 雀巢:併購來的食品業帝國
    雀巢的長遠戰略目光在十幾年後得到了體現——對奶源掌握不了主動權導致產品成本過高,2004年左右,世界五大牛奶巨頭法國達能、義大利帕瑪拉特、美國卡夫、英國聯合利華、荷蘭菲仕蘭在該領域相繼黯然退出中國市場,唯有雀巢碩果僅存。
  • 一周全球十大併購 0226-0304
    這將是有史以來在對地觀測領域的最大併購交易。 簡評:雖然現今大部分的衛星都由政府實體操控,但是二者未來有望聯手打造出首個商業衛星領域的私營企業巨頭,這無疑將在商業衛星領域引發一陣地震波。 簡評:交易如果完成,將成為中國企業在英國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收購案之一。它將凸顯出中國資本流入世界各地房地產的趨勢。
  • 美國第二大漢堡連鎖品牌29億美元併購烤翅連鎖店
    美國第二大漢堡連鎖品牌29億美元併購烤翅連鎖店 2017-11-29Buffalo Wild Wings  中新社休斯敦11月28日電 28日,美國第二大漢堡快餐連鎖店Arby's宣布以29億美元併購美國烤翅連鎖店Bufallo Wild Wings。
  • 華興資本併購與戰略投資雙周報 Vol.17
    早在2009年,華興資本就已正式組建併購團隊,為中國及全球的創新經濟企業提供全面深度的併購顧問服務。在當前不確定的市場新常態下,旺盛的併購需求不斷湧現,華興資本始終陪伴創新經濟企業,連接海內外,尋找新機遇。
  • 小零食市場連唱資本大戲 百事可樂加入本土巨頭之爭
    良品鋪子開盤即漲至17.14元/股,其後封死漲停至收盤,市值為68.7億元。  招股書顯示,本次良品鋪子擬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100萬股,不低於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01億股。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5.05億元,淨利潤1.96億元。  良品鋪子公司方面表示,上市募資將用於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倉儲物流建設、信息系統數位化升級、食品研發中心與檢測中心改造升級。
  • 新希望首次披露澳洲KPC併購內幕 厚生投資成推手
    據《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最近一兩年,中國資本對海外農業、食品和餐飲的熱情愈發高漲,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和食品安全形勢,企業間的併購將成食品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食品產業間的併購可以有效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做大做強企業,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一周全球十大併購(6.19-6.25):TMT併購案例26起,京東榜上有名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晨哨併購」(ID:MW-Group),36氪經授權發布。 據晨哨併購統計,本周全球公開披露的跨境併購交易超過75起,涉及行業有能源礦產、金融、零售、製造、TMT、醫藥、農業、食品、消費品、公用事業、文化娛樂、商業地產等。
  • 25億出售全部股份,英國零售巨頭敗走中國!美國巨頭紛紛加碼中國
    正是看到近年來中國零售行業不可阻擋的崛起勢頭,不少國際零售巨頭紛紛跑步入華搶灘市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些在華外企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兩面,一面是敗退,一面是前進。又一零售巨頭敗走中國:英國樂購出售在華全部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