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都聽說過一句俗語「無雞不成席」,自古以來就有燒雞、叫花雞、荷葉雞,可見人們的喜愛對吃雞的喜愛不言而喻。燒臘店的老闆們經常調侃,每次燒雞一出爐,街坊鄰居們就來「斬料」了。正宗廣東燒雞皮紅,肉質鮮美,皮脆肉嫩,剛燒制出來香氣四溢,確實很吸引人。但加工不好的燒雞就沒那麼吃香了,很多人做燒雞上色不均勻,口感也不是那麼香嫩,這是什麼原因所致?
現在人的燒雞,大部分是由人工飼養的飼料雞,所以味道口感會大打折扣。燒制技術和細節處理上,也有影響燒雞上色不均勻的因素,下面跟大家詳解。
1,選材不佳。雞太瘦,一燒就皮乾巴不易上色
燒雞要做到皮脆肉嫩,建議選材不能過於瘦弱的雞種,當然也不能選老雞。道理很簡單,如果雞養殖的時間過長,肉質老柴,技術再好也做不出皮脆肉嫩的效果了。另外,雞養殖時間長,雞皮粗糙老硬,不好上皮水,更談不上脆皮了。
2,雞沒完全風乾透,燒制時流水影響上色
要想燒雞上色均勻漂亮,上皮水和風乾的環節最為關鍵。燒雞上色靠皮水中的糖,因此調配燒雞皮水時一定要嚴格確定比例成分。上皮水之後的風乾也要徹底!如果風乾不到位,燒制過程中就會出現流水的現象,流水衝淡皮水,沒有皮水的部位就難以上色,燒雞上色不均勻或是花斑等,還會出現燒雞皺皮的現象。
3,雞身出油導致燒雞上色不均勻
人們在殺雞加工過程中,常常因為處理不當導致雞身出油,油脂是不容易粘皮水的,那些局部出油的部位不了色也就是這個原因,這和做燒鴨燒鵝是一樣的原理。
仿照做燒鵝燒鴨的製作經驗,做燒雞步驟並不是太複雜。很多人在加工工藝上沒有什麼大失誤,但就是一些細節沒處理好從而導致燒雞上色不均勻。今天和大家分享這些影響燒雞色澤的因素,希望有幫助。如果有什麼遺漏未提及的,期待您的補充與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