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龍鎮黑雞變身致富「金鳳凰」

2020-12-26 上蔡知事

記者來到位於上蔡縣五龍鎮展莊村的劉行專業養殖合作社,只見一片蔥綠的竹林下,一個個毛色烏亮、身姿矯健的「五黑雞」正在歡快地啄食林子裡的雜草、蟲子,工作人員在竹林裡穿梭,忙著拾雞蛋、加飼料。

「五黑雞」又名「黑毛烏骨雞」,特徵為「五黑一綠」,毛、皮、肉、骨、內臟黑,蛋殼綠,具有獨特的營養、滋補、觀賞價值。

合作社負責人劉永行之前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他回鄉創業養殖七彩山雞,經過幾年的發展,養殖場的效益非常可觀。見到效益後的他,就琢磨著擴大規模改良品種,今年6月份從外地引進1500隻「五黑雞」試養,成活率達到95%以上。

合作社負責人劉永行在選品種的時候也比較慎重,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終選擇了五黑雞這個品種。利用農村閒置的竹林地放養,養出來了雞肉品質好,營養價值高,受到新老客戶一致好評。

合作社的發展不僅為劉永行打開了致富之門,同時也為附近的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自養雞場建成以來,李妮旦就來這裡幫忙打理,在家門口的養雞場裡打工,一月一千多塊錢,既有了一份收入,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劉永行告訴記者,青殼雞蛋1.5元錢一個,五黑雞80元一隻,價格優勢明顯,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到逢年過節更是供不應求。

下一步,劉永行準備把五黑雞作為場裡長期飼養的一個品種,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周邊的村民一起來做這個事業,為鄉村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安龍農商銀行:支持 「五黑雞」成致富「金鳳凰」
    「我養的這些雞,是一種特殊的品種,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黑,所有叫做五黑雞」楊瓊站在雞群中,扳著手指頭給大家介紹,「這種雞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吃了對人的身體特別好。」 安龍縣龍廣鎮坡關村的楊瓊,往年長期在外務工,還做過煤炭生意,但效果一直不好,沒有掙到多少錢。
  • 雞鳴之後便是天明,他養殖的五黑雞帶領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幾年前,返鄉創業的龍駒看準了「五黑雞」養殖前景,帶著村民一起建起了「五黑雞」專業合作社,並採用生態養殖模式飼養「五黑雞」,龍駒還通過多種渠道及平臺成功打開了「五黑雞」銷路,如今龍駒的「五黑雞」養殖場效益十分可觀,轉瞬間「五黑雞」成了龍駒和村民們發家致富的「金鳳凰」。龍駒,祖籍雙峰縣青樹坪鎮,幼年隨父母遷居貴州。
  • 景東無量山烏骨雞變身致富「金鳳凰」
    一個是高中生,一個是大學生,丁再強夫婦是景東縣龍街鄉小龍街村南卡村民小組的文化人,但他倆卻放棄城裡的就業機會,毅然回村養殖景東無量山烏骨雞,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無量山烏骨雞以獨有的生態保健、藥用、營養價值高等優點佔據市場,不僅吸引了大學生回鄉創業,同時激發了群眾的養殖熱情,截止11月,全縣無量山烏骨雞存欄222.12萬隻,累計出欄320萬隻,除供應普洱市以外,主要銷往景洪、大理、楚雄、昆明等地,與深圳市的活雞運輸通道正在探索……景東無量山烏骨雞正變身為致富「金鳳凰」,展翅飛出山窩窩,帶領群眾奔向小康之路。
  • 雅安雨城區:「雞窩」裡飛出「金鳳凰」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王衛東 通訊員 冉梅 李鳳 徐子珊):雅安市雨城區望魚鎮大溪村的駐村工作隊素有「最帥駐村工作隊」的稱號,工作隊的隊員們不僅顏值高,還能吃苦、敢攻堅、懂致富,是村民公認的「又帥又能打,有顏有才華」的脫貧攻堅隊。
  • 烏骨雞變身「金鳳凰」,浙江大學實力闡述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怎麼...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獲評教育部第三屆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的:浙江大學「產業扶貧:讓烏骨雞變身『金鳳凰』」。今天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在剛剛過去的教育部第三屆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評選中,浙江大學「產業扶貧:讓烏骨雞變身『金鳳凰』」項目,從43所高校的45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獲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 退伍軍人譚子超:紮根大山的致富帶頭人 專注養殖五黑雞10餘年
    10多年來,他始終保持頑強拼搏、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軍人本色,紮根大山,專注五黑雞原生態放養養殖,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特色養殖之路。放眼望去養殖基地,樹下成群的土雞或低頭覓食,或「閒庭信步」,這些散養的雞從毛色、皮膚到雞爪全部都是黑色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譚子超發現餵養五黑雞效益不錯,如果放在林下散養不僅能節約成本,而且品質更優。
  • 吳文杰:養殖五黑雞,走穩小康路
    烏拉特中旗新忽熱蘇木牧民吳文杰在穩定脫貧後,還養起來五黑雞,開闢增收致富新門路。走進吳文杰新居的養殖棚圈內,1000隻五黑雞歡快地採食。定時投食、餵水、打掃雞舍,撿拾雞蛋,然後還要在微信平臺上推銷雞蛋。
  • 新疆民豐縣:黑雞帶來致富新「雞」遇
    4月8日,記者來到民豐縣若克雅鄉草原村,在村集體的一片棗地旁,14個雞舍裡剛領到的2800隻雞苗羽毛烏黑亮麗,在雞舍裡活蹦亂跳的,村民喀伍力·斯力木一邊給黑雞餵食一邊給記者說。喀伍力口中的公司就是新疆崑崙尼雅生態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公司為民豐縣發展特色養殖產業提供了新動力,已建成種植基地、尼雅黑雞繁育基地、生態散養基地、綜合加工基地、冷鏈物流公司、科培基地等,在產業上形成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二、三產融合產業鏈,既確保了尼雅黑雞的基因純度越來越高,又保證了尼雅黑雞的孵化量,延伸了尼雅黑雞的產業鏈,擴大了銷售途徑,帶動了周邊農牧民群眾積極就業
  • 黑雞茶油合唱幸福歌
    (養殖的黑雞)5月底,來到賀衛國的富源養殖場時,滿山的黑雞引人注目。「這種雞叫印尼黑雞,又稱烏雞,從外到內包括肉、內臟都是黑的,其肉味道鮮美,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賀司令對烏雞情有獨鍾,興致勃勃地介紹,黑雞價格昂貴,每斤售價60元,但還是「落地不巴灰」。
  • 脫貧攻堅丨景頗族女能人排南邊的屋後有一群「五黑雞」
    記者來到排南邊家看到位於屋後的杉木林下五黑雞歡快地啄食著林子裡的雜草、蟲子,排南邊不時把菜葉撒向雞群。排南邊告訴記者五黑雞是世界罕見的珍禽極品,別稱五黑一綠雞、華綠黑雞、三峽黑雞等,具有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內臟「五黑」特徵,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藥用價值,並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 林州市五龍鎮豐峪村原黨支部書記劉海柱、原村委會委員李合伏接受...
    據林州市紀委監委消息:林州市五龍鎮豐峪村原黨支部書記劉海柱、原村委會委員李合伏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林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劉海柱簡歷劉海柱,男,1969年2月出生,漢族,林州市五龍鎮豐峪村人,198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3月參加工作,高中文化。
  • 鹿寨:扶貧特色產業「五黑雞綠殼蛋」又迎新客戶
    鹿寨縣導江鄉黃坭村扶貧項目——特色產業「五黑雞綠殼蛋」,以其營養價值和優質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在鹿寨及周邊地區已小有名氣,3月5日,黃坭村「五黑雞綠殼蛋」又吸引來了兩家籤約客戶  當天,在導江鄉黨委、政府的牽線搭橋下,中建五局、鹿寨縣碧桂園兩家企業與貧困村黃坭村正式籤訂協議,定點採購黃坭村「五黑雞綠殼蛋」,合作共建精準扶貧「朋友圈」。
  • 廣西鹿寨扶貧產業「五黑雞綠殼蛋」助農增收
    五黑雞。  中新網廣西新聞3月11日電(孫如珠 廖勁南)在廣西鹿寨縣導江鄉官方牽線搭橋及共同見證下,日前中建五局、鹿寨縣碧桂園兩家企業與「十三五」貧困村黃坭村正式籤訂定點採購「五黑雞綠殼蛋」協議,將合作共建精準扶貧「朋友圈」,為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提供助力。
  • 巾幗力量·脫貧"她"身影 | 土雞變身「金鳳凰」 脫貧致富有希望
    巾幗力量·脫貧"她"身影 | 土雞變身「金鳳凰」 脫貧致富有希望 2020-10-1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堰「五黑雞」150元一隻,吃嗎?
    您見過「五黑雞」嗎?所謂「五黑」指的是羽毛黑、雞冠黑、雞腳黑、雞皮黑、內臟黑。今天就來說說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伏山村的貧困戶王波是如何靠當上「五黑雞」雞司令,脫了貧致了富的。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伏山村村民王波:「我無意中看致富經,這個品種非常獨特,它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就引進了這個品種。」王波不顧家人的反對,用借來的5萬多元,跑到福建引進了2000隻雞苗,然而雞苗長大後,他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 甘肅西和:「蘆花雞」成為群眾致富的 「金鳳凰」
    張林是清水村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家裡是貧困戶,90後的他初中畢業就開始為生活奔波,他的哥哥張建波也常年在外為飼養場運送飼料,兄弟倆慢慢發現養殖行業很有前景,也看到相關回鄉創業的政策,發現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大,這讓他們很心動,當時他們就想著不光要自己致富,還要帶動村裡的村民一起致富,讓自己的家鄉走出貧困,他們說幹就幹,聯繫了幾個當地貧困戶,經過調查了解後從山東濟寧市汶上星公司引進來了蘆花雞苗進行餵養
  • 「五黑雞司令」李金福:海外歸來再創業
    2015年回國,靠養五黑雞闖出一條致富路。 從出國拼闖到回國養雞創業,李金福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踏實。然而在他看來,帶領更多的村民走上產業脫貧之路,更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黑雞能賣到100多元一隻,一枚綠殼雞蛋的價格是2.5元。」李金福介紹,在一次福州舉辦的建甌同仁聯誼會上,他的兩隻五黑雞拍出2000元的價格。 「這種雞的原種是和野雞雜交的,所以野性十足。要抓雞還需要用上特製工具,不然徒手抓雞一天都抓不到一隻。」
  • 河南林州:五龍鎮有五龍洞,龍宮有蝦兵蟹將龜丞相
    河南安陽林州市,五龍鎮有五龍洞,龍宮有蝦兵蟹將龜丞相。(王建安 攝影)林州市有個五龍鎮,五龍鎮有個五龍洞。五龍洞因傳說黑龍、白龍、青龍、蒼龍、黃龍五龍在此出生而得名。五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承的五行思想體現,在民間成為保佑風調雨順的神靈。
  • 古藺麻辣雞:「跑山雞」變身「金鳳凰」
    一隻看似普通的「跑山雞」,如何成為一道特色傳統名小吃,進而登上了央視《舌尖2》和《農廣天地》的舞臺,變身「金鳳凰」?  近日,記者走進該美食主產地——古藺縣的一家老牌麻辣雞生產間一探究竟。  用料考究:嚴格選種堅持無菌加工  原來,麻辣雞從選擇原料、宰殺清洗,到入鍋滷製、蘸料調配、包裝運輸等每一項步驟,都有嚴格的講究。
  • 新疆和田特產「尼雅黑雞」,肉質緊實,有嚼勁,你吃過嗎?
    尼雅黑雞是新疆和田民豐縣的特產。尼雅黑雞的登記保護區域是民豐縣,民豐縣古稱「尼雅」,地處新疆和田地區的東部,有「和田東大門」、「和田橋頭堡」之稱。尼雅黑雞生活在沙漠腹地,採用的是在天然草場上進行的傳統粗放式散養,生態綠色。作為和田民豐縣獨有的原生態土雞,尼雅黑雞據考證已經存在1700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