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村,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青山綠水,水秀山明。但由於地處西和縣洛峪鎮大山深處,當地居民收入主要以務農為主,收入不穩定,並且產業結構單一,又缺乏資金技術支撐。近年來清水村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探索新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特色種養殖,拓寬當地貧困人口收入來源,取得顯著成效。
張林是清水村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家裡是貧困戶,90後的他初中畢業就開始為生活奔波,他的哥哥張建波也常年在外為飼養場運送飼料,兄弟倆慢慢發現養殖行業很有前景,也看到相關回鄉創業的政策,發現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大,這讓他們很心動,當時他們就想著不光要自己致富,還要帶動村裡的村民一起致富,讓自己的家鄉走出貧困,他們說幹就幹,聯繫了幾個當地貧困戶,經過調查了解後從山東濟寧市汶上星公司引進來了蘆花雞苗進行餵養。2017年開始蘆花雞的鳴叫驚開了清水村群眾的致富之夢。
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張林:我們這個合作社是從2017年由我們5個人組織成立的,剛開始我們是引進的山東的雞苗,慢慢的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的,由當初的5000多隻發展成現在的幾萬隻,開始帶貧10戶貧困戶,後來再帶動12戶貧困戶和我們一起發展,並給貧困戶提供雞苗,讓他們自己飼養,我們幫他們銷售,我們還想著自己育苗,建立冷庫運輸車,往外面城市銷售成品雞和雞蛋。
合作社成立後,他們自己學習飼養技術,摸索研究飼料配方,在突破養殖難點後,飼養的小雞們開始健壯成長,據了解,張林所養的蘆花雞有「黑色保健食品」之說,其肉質緊湊細膩、低脂精肉,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而且蘆花雞習性喜攀爬,抗病能力強,食物鏈廣泛,產蛋量高,是食用的佳餚美味,一般養殖6個月能達到3-4斤左右,是銷售的最佳時機,每隻能賣到100元。
他們在飼養成功後,銷路卻成了讓張林及養殖戶頭疼的問題,蘆花雞肉質一流但體型小,價格卻比本地雞貴的多,根本打不開當地的市場,眼看著雞苗一天天的長大,馬上就要錯過最佳銷售期,可沒有銷路,張林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張林:在發展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定的挫折,面對種種困難,我們堅持到這一步也不容易,我們的雞是肉質好,營養價值高,但是我們的雞體型小,比起肉雞,我們這個雞太小了,周邊的朋友經常幫助我們盡力宣傳,後來在省政協和蘭州市城關區環衛局的幫助下,我們把雞下的蛋也慢慢的銷售了出去,周邊的市場也慢慢打開了。
在他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下,蘆花雞慢慢開始被市場接受,有了市場銷路,憑藉著蘆花雞的優質特點,上門來訂購蘆花雞的人開始多了起來,以至發展到訂戶絡繹不絕。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現在他們的蘆花雞已經可供應到蘭州等周邊城市,合作社每年能出欄蘆花雞近3萬隻,切實為當地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
上門客戶 何彥 :這個蘆花雞是我們的朋友在這裡買過,感覺到這個雞肉質好,好吃。尤其蘆花雞的雞蛋更好吃,因為我們吃過就和山雞蛋一樣,雞蛋是綠皮的特別好吃。
張育紅是清水村的貧困戶,2017年村裡的這一聲雞鳴,解決了他的憂愁,他的兒子和兒媳都外出務工,只有孫子留在自己身邊,為了照顧年幼的孫子,他只能在附近的村莊打點臨工貼補家用,忙碌不說,掙錢也不多,還得家裡工地兩頭跑,讓他每天很犯愁,2017年萬農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始建修,村委會聯繫他,他就從這時拿著獎補的資金入股了合作社,在合作社務工每天就能收入100元,年底還能拿合作社的分紅,這樣打消了張育紅的煩惱,在家門口就能掙錢不說,孫子也能在自己的照看下健康成長。
張育紅:我是清水的貧困戶,從合作社成立開始,我就來這兒打工,一天100塊,我就一直在這山上幹活,我們10個貧困戶,給我們每戶分紅一年是800塊,沒活幹的時候我們就回家了,閒的時間我們就山上轉一轉,打掃一下衛生,除一下雞糞,走遠點又不行,家裡有孫子,兒媳婦在外面打工,每天給100塊錢,我把家裡也能照顧上,一便在這裡也可以掙到錢。
現在合作社一共帶動了十戶像張育紅這樣的貧困戶,幫助他們每個月的增收近2500元,貧困戶終於可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目前,在各級幫扶單位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新的孵化基地正在建設中,以後就可以自己孵化培育蘆花雞苗,清水村計劃下一步還將要打造成蘆花雞特色示範村。這個山村小雞將發展成為清水村群眾致富的金鳳凰。
來源:隴南西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