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富民產業風向標 蘆花雞變「金鳳凰」

2020-12-15 全景山東

  魯網10月18日訊 (記者孫詩夢 徐英淦 王雅茜)10月18日,「品味山東2018·全國融媒體濟寧行」採訪採風團走進汶上縣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年繁育蘆花雞雞苗1200萬隻,年總產值達1.3億元,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汶上蘆花雞原生於大汶河最下遊山東省汶上縣境內,後沿小汶河繁生。該雞隱藏於汶水河畔蘆葦蕩內生存,羽毛呈橫斑黑白羽,與蘆葦顏色色澤一致,形成天然的保護色,逃避野獸的侵襲,才得以生存下來,並由此而得名「蘆花雞」。該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體型呈元寶型,又稱「元寶雞」,羽毛豐滿,尾羽高翹,體貌俊俏,擅長飛奔打鬥,肉、蛋品質卓越,集觀賞、娛樂、食用、滋補、保健於一體。

  隨著時間的推移,純正的汶上蘆花雞少之又少。「當時,我組織雞場員工,發動親戚朋友走街串鄉跑遍每個土孵房,走遍全縣每個村莊,共收集了180隻比較純的蘆花雞,依據國家品種資源庫的汶上蘆花雞標準嚴格把關,籠養、人工授精、提純繁育,到2003年,共提純蘆花雞約2000隻。」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賈正國告訴記者,他請來專家,給每一隻蘆花雞作了一下DNA檢測,從基因生物學的角度進一步提純,只留下800隻真正的純汶上蘆花雞。

  經過5年多努力,賈正國擁有了純汶上蘆花雞的核心群,這成為他發展蘆花雞事業的第一步——基因提純。經過基因提純和人工授精,保留了純繁蘆花雞原種12000套,在其公司所屬的兩個樹林下放養,年飼養蘆花雞達30萬隻,既保護國家珍禽,又壯大了自己的事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已成為專門從事我國優良地方雞---汶上蘆花雞選育、種雞擴繁、種苗銷售、商品雞飼養、飼料加工、肉蛋產品深加工以及育種和生產技術研發為一體的濟寧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年出售蘆花雞種雛雞160萬套,商品代雛雞1000萬隻。隨著市場的回歸,雞苗的長途輸出已不再是未破殼的雞蛋,而是爭強免疫力後的小「金鳳凰」乘坐飛機運輸到全國各地的養殖場。

  如今的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汶上縣蘆花雞協會、汶上縣蘆花雞原種場、汶上縣金秋食品有限公司和金秋苗木有限公司;設有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農業大學教學、科研與就業實踐基地。其中,食品廠已成功研發出汶上蘆花雞燒雞、蘆花雞三寶、龍鳳呈祥、汶上蘆花雞醃製雞蛋等十多個品種,並成功進入大潤發、銀座等大型超市,受到市民的歡迎。

  目前,公司種雞場佔地1000餘畝,存欄汶上蘆花雞原種2萬隻,擴繁群10萬隻,年繁育蘆花雞雞苗1200萬隻,年總產值達1.3億元,發展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付出和收穫同在,艱辛和榮譽同行。2015年11月,汶上蘆花雞被農業部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17年,賈正國的企業榮獲「食安山東」全省性畜牧示範性品牌引領企業;2017年6月,被山東省農業廳評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3月,被山東省農業廳評為「山東省農產品區域企業品牌」。此外,「山東名牌」的評審正在進行中。

  記者了解到,現如今,汶上縣擁有汶上蘆花雞養殖基地16家,年孵化雛雞3300萬隻,出欄成雞1000萬隻,汶上蘆花雞系列產品16個,雞苗、產品已遠銷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

 

 

相關焦點

  • 蘆花雞:飛出汶上的「金鳳凰」
    清朝光緒年間,汶上縣誌就有「汶上蘆花大公雞」的記載。歷史上汶上蘆花雞分布區域擴展到整個魯西南及周邊省區。這一地方珍品在時代的變遷中曾一度淡出社會的視線,同樣由於時代的變遷讓汶上蘆花雞如同「鳳凰涅槃」般再放光彩。
  • 汶上蘆花雞:蘆葦蕩飛出的「金鳳凰」
    原標題:汶上蘆花雞:蘆葦蕩飛出的「金鳳凰」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蘆花雞變成「金鳳凰」
    早就聽說在素有中都美譽的汶上縣,有一家養殖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和品牌戰略,把尋常百姓的養雞業做成了走向全國的大產業,其養殖的本地「蘆花雞」也聲名鵲起變身為飛向全國的「金鳳凰」。近日,記者走進了這家位於汶上縣次邱鎮的養殖企業——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親身了解了其從小到大、做優做強的歷程。
  • 蘆花雞變成「金鳳凰」
    「這些蘆花雞是從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引進的,屬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畜產品,是魯渝東西協作扶貧發展的一項新產業,得到了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龍駒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扶,目前已經出欄了幾批,成了我們村脫貧致富的『金鳳凰』。」置身養殖基地,梧桐村「第一書記」白新亮難掩欣喜。蘆花雞「飛」到梧桐村梧桐村蘆花雞生態養殖基地位於該村2、3、4組,共390畝。
  • 汶上縣評選出20餘種中都名吃
    人民網濟寧1月6日電 近日,汶上縣聖都杯「中都名吃」評選暨廚師技能大賽,在聯民大酒店成功舉辦。經過層層選拔和激烈角逐,20餘種中都名小吃、中都名菜最終脫穎而出,並將引爆汶上旅遊餐飲市場,為賀年會增添濃濃的味蕾享受。汶上古城中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產富饒。
  • 汶上蘆花雞、黑豬肉……這些特色農產品你值得擁有!
    中都汶水,毓秀之地孕育著傳世千載華勇珍禽——蘆花雞近日,汶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裴豔昌就為網友們推薦起了蘆花雞近年來,汶上蘆花雞產業發展迅速建成了汶上蘆花雞國家級原種繁育中心年孵化雛雞3300萬隻,出欄成雞
  • 甘肅西和:「蘆花雞」成為群眾致富的 「金鳳凰」
    但由於地處西和縣洛峪鎮大山深處,當地居民收入主要以務農為主,收入不穩定,並且產業結構單一,又缺乏資金技術支撐。近年來清水村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探索新的產業發展模式,發展特色種養殖,拓寬當地貧困人口收入來源,取得顯著成效。
  • 蘆花情緣,他是如何通過蘆花雞年入過億的,汶上「雞王」的故事
    他放下年入近百萬的產業,來挽救這個瀕臨滅絕的雞種。從散盡家財到年入過億,他將和蘆花雞結下怎樣的不解之緣,他就是山東省汶上縣的賈正國。在汶上說起蘆花雞,不得不提起他的名字,當地的人還給他起了一個響亮的名號——「蘆花雞王」。
  • 品味山東 | 全國融媒體濟寧行,蘆花雞變成「金鳳凰」、荸薺成為...
    汶上蘆花雞原生於大汶河最下遊山東省汶上縣境內,後沿小汶河繁生。該雞隱藏於汶水河畔蘆葦蕩內生存,羽毛呈橫斑黑白羽,與蘆葦顏色色澤一致,形成天然的保護色,逃避野獸的侵襲,才得以生存下來,並由此而得名「蘆花雞」。該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體型呈元寶型,又稱「元寶雞」,羽毛豐滿,尾羽高翹,體貌俊俏,擅長飛奔打鬥,肉、蛋品質卓越,集觀賞、娛樂、食用、滋補、保健於一體。
  • 山東老字號丨汶水蘆花雞:品種保護提升價值 土雞變身「金鳳凰」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0日訊 汶上蘆花雞原生於大汶河最下遊山東省汶上縣境內,後沿小汶河繁生。該雞隱藏於汶水河畔蘆葦蕩內生存,羽毛呈橫斑黑白羽,與蘆葦顏色色澤一致,形成天然的保護色,逃避野獸的侵襲,才得以生存下來,並由此而得名「蘆花雞」。
  • 減稅降費助力瑤山雞變「金鳳凰」
    同時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飼料、禽藥、運輸等整個養雞產業成本下降,養雞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在當前雞肉市場利好的大環境中,我們感覺更有奔頭了。」廣西貴港市港豐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黎卓炎談起當前的企業發展情況,信心滿滿地說。
  • 3000蘆花雞「落戶」濟寧汶上解家莊 助群眾增收
    原標題:3000蘆花雞「落戶」解家莊  近日,濟寧汶上縣軍屯鄉解家莊村村委大院內人頭攢動,遠遠望去熱鬧非凡。「大熱的天,你們還跑這麼遠來給我們送雞苗,真是太感謝了!」村民楊金花接過商務局駐村工作隊送來的蘆花雞苗高興地說。
  • 「破爛王」變「金鳳凰」 廢紙回收催熱再生產業
    「破爛王」變「金鳳凰」 廢紙回收催熱再生產業   伴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廢紙在生活垃圾中所佔比例大幅上升。資料顯示,廢紙通常是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中大的部分,在環保高壓持續以及國內對進口固廢的收緊背景下,加強廢紙回收刻不容緩。
  • 沙窩蘿蔔產業富民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辛口鎮積極推進沙窩蘿蔔的標準化生產、銷售渠道整合、品牌提升保護等工作,壯大蘿蔔產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旅遊觀光、採摘項目等,真正將沙窩小蘿蔔變成富民大產業。 新華社記者李然攝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種植沙窩蘿蔔的大棚(10月8日無人機拍攝)。 近年來,沙窩蘿蔔已經成為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的一張特色農業名片。
  • 產業花開處處新——甘孜州大力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綜述
    通過土地出租、資產入股等方式,使「飛地」成為鄉村產業支撐,帶動參股戶戶均增收890元。除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也有部分村民像柔吉這樣在園內長期打工,每個月僅工資收入就有2000餘元。目前,該園區100個大棚分給納入該產業扶貧項目的48個參股村,每個村分到兩個大棚,一個大棚一年可為參股村帶來3萬元的保底收益。
  • 蘆花深處迎來「稀客」白骨頂雞
    風起之時,伴著河水煙波浩蕩,白茫茫的蘆葦蕩上,飄起一縷縷蘆花,霧靄迷濛。近日,這片蘆花深處,迎來一群「稀客」棲息。它們全身烏黑、頭頂一道白色羽毛,像鴨子卻又不是鴨子,在河畔蘆葦叢中,一會兒低頭攪動著水花,一會兒又冒出水面,水花裹在它們身上,像是披了珍珠的外衣……據順義區水務局介紹,它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骨頂雞。
  • 茶葉產業成為河源紫金縣特色脫貧產業、富民產業
    近年來,河源市紫金縣深入貫徹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文件精神,緊扣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的產業部署,認真落實「兩個河源」的路徑指引,圍繞生態、安全、優質、高效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為核心,以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為重點,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
  • 臨夏市折橋鎮:生態散養雞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助力脫貧富民
    臨夏市折橋鎮:生態散養雞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 助力脫貧富民 2020-09-05 1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泗陽:大力發展富民產業 引領群眾奔小康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 泗陽報導)近年來,江蘇泗陽縣在創新農業產業富民業態、利益聯結和督查機制體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因地制宜,讓當地優勢產業、特色產業變成「搖錢樹」,讓富民產業「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