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世界經理人經授權轉載。
「我們老闆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怕是更年期到了!」
小潘嘟著嘴,跟我吐槽她領導的「莫名其妙」。
老闆前兩天在工作群發了個任務安排,小潘隔了2小時看到消息,回了個「ok」,意思是自己收到了,會去做。
沒想到老闆在群裡直接@她開懟:你這什麼態度?什麼叫ok?有意見可以直說!
小潘不敢當眾頂撞,但越想越委屈氣憤,差點直接退群打離職報告了。
「你說,我老闆是不是有病?我怎麼就沒態度了?」
我說,讓我們冷靜下來,嘗試站在老闆角度,想想這個問題。
我自己是個創業者,帶著個10人規模的小團隊,給員工安排工作時,他們也經常簡單回復個「ok」或者「收到」。
我基本上覺得都ok。因為作為老闆,我更關注的,顯然是結果,只要最後拿出讓我滿意的結果,如何回復又有多少關係?
但是,為什麼有的管理者會特別計較,甚至大發脾氣呢?
這跟「更年期」或者小心眼,還真不一定有關係。
一、回復「ok」會惹領導生氣的3種原因
1.回復者平時就不愛響應,既往工作結果又差,領導在借題發揮
我真的帶過不少這樣的「悶葫蘆」,你平時不問,他是絕不會主動聯繫,更別指望他自發來匯報工作進展。
這樣的人,如果還經常性掉鏈子,拿不出好的結果,又剛好碰到領導心情不好,或者任務緊急時,還仍輕描淡寫發個「ok」,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麼?
2.領導注重態度和工作思路
領導向下屬布置任務,通常特別看重兩點:
第一, 你態度如何,是積極還是消極;
第二,你思路如何,是不是真的知道我在表達什麼。
因為,態度好,有思路,是取得良好結果的先決條件。
讓我們舉個例子對比一下。
領導:剛接到客戶通知,讓咱把版面抓緊排一下,張三、李四,你倆各出一版吧,明早給我。
張三:ok。
李四:沒問題老闆,我想再多確認一些細節:客戶有沒有更具體需求,比如傾向於什麼風格、受眾主要面向什麼群體等?當然,如果都沒說的話,我就按咱們先前給他們交付過的,先給出一個通用版。
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更喜歡誰?
3. 領導多少都有掌控欲,都希望任務隨時可控
一個任務布置下去,領導最在意的,當然是能否收到滿意結果。
但千萬別以為只要給他結果就好,多數領導同樣在意另外一件事:過程可控。
事情如何開展,進度有沒有滯後,是不是始終在可控範圍?
你越讓他清晰明了,就越能滿足他沒有說出口的掌控欲。
且從事物發展規律來講,唯有每一個分解項都在計劃內,按部就班推進,也才能讓領導真正放心可以拿到預期結果。
回到張三李四的例子,張三隻說「ok」,既讓領導沒有掌控欲,又總是提心弔膽,相比之下,李四當然更讓人有信心得多。
即便他倆最終交付的結果其實差不多,領導也必定更喜歡李四的回覆。
二、當領導布置任務時,除了「ok」和「收到」,還可以從4方面進行補充
落回這個問題本身,為了避免領導生氣,我們在接到任務時,除了最常規的「ok」、「好的」、「收到」,最好再額外多說點什麼。
當然,這不是讓你沒話找話,就公子所見,你至少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補充。
1.細節確認
前面張三李四的例子中,因為領導的任務其實相對含混,李四所做的,就是確認細節,以便工作更有針對性地開展。
我們再舉個例子,比如一個重要客戶要來公司考察,老闆安排員工做接洽。
甲:ok。
乙:ok老闆,他們一行幾人?怎麼過來?我需要安排什麼規格的接待標準?車輛和酒店我這就去協調。
相比之下,員工乙是不是看起來靠譜得多,把任務交給他,也必定更讓人放心踏實。
誠如麥當勞創始人克洛克所說: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
2.表達積極態度
「好的領導,我現在就著手去做,爭取XX時間前就拿出來,請領導放心。」
「ok領導,我明白這個任務對公司意義重大,感謝領導信任,我一定不會辜負這份信任。」
相比冷冰冰的一句「ok」,這樣說明顯更有溫度,態度也積極得多,也自然更容易獲得認可。
3.提出細化思路步驟
「好的領導,我初步考慮,想這樣來做,您看合不合適?第一……第二……第三……」
即便因為任務多半是即時安排,你並沒有充足準備的時間,說得或許不那麼準確,至少,會讓領導感覺到,你是在用心對待這個任務。
4.迭代已有案例
「好的領導,類似的case,咱們之前做過,只是場景略微不同。咱們可以在原有方案上進行延伸匹配,這樣效率應該更高,把握性也更大,領導覺得是否可以?」
能夠想到把既有案例拿過來,不斷延伸迭代,是複利思維的體現,也是一家公司得以不斷做大的核心原因,能從這點進行考慮,領導不滿意都找不出藉口。
三、當你真的「ok」時,回復「ok」也ok
很多人總是糾結於領導因為自己一句話就生氣,進而認定該領導沒有格局,不跟也罷。
不可否認,確有一部分領導沒水平也沒格局,但若你只會這樣想,對成長也毫無益處。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有的人即便這樣回復,也並無問題,因為他們能持續幹成事,早已在領導心中立起了堅實的口碑。
比如,我現在的員工也經常只是回個「ok」,但因為他們實際執行力得到過驗證,已多次超預期完成過任務,我內心很篤定,他們只要確認收到,就一定能做到。因而,我從不介意,也不擔心。
所以回復「ok」究竟ok不ok,分人的。
你能力ok,做事ok,自然怎麼回復都ok,否則,還是老實點吧。
身在職場,儘可能嘗試拋開情緒,以職業化的心態面對同事、領導的言論和行為,你會發現,其實他們真的沒那麼討厭,很多時候說的話讓你不爽,無非立場不同而已。
先讓自己成為真正「ok」的人,才能讓你在下次回復時,不再那麼戰戰兢兢,想說什麼說什麼。
記住,信任是相互的,也是自己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