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人的眼裡,青島是「哈啤酒吃蛤蜊」的地方,在青島,有那麼一條街,它不僅坐落在青島啤酒的發源地,還因為有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啤酒文化而聞名於世,這就是登州路,一條因啤酒而逐漸嬗變成一條啤酒特色街。
據地方志記載,登州路是青島第一條馬路,迄今約500多年,明朝時為通往即墨縣城的古驛道,素有「九曲八彎」之說,青島建市後,又是前往臺東鎮的主幹道。現在的登州路,由三條支路組成,南起大學路,北到松山路,向東止於延安二路,大體呈「T」字型結構,全長5000餘米。
登州路東端入口與著名的臺東步行街接壤,由東往西進入拱形門,啤酒街大門的造型,是由酒瓶、噴出的酒水和酒杯組成的。路面鋪設青啤基色-綠色瀝青;配上老式啤酒杯、浪花、蛤蜊等20餘種抽象圖案;井蓋上面可愛的卡通動物形象圖案是歷屆啤酒節吉祥物,展現了啤酒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浪漫情懷。
一眼望去,街道兩旁酒店林立,醉翁卡通、圓柱形的儲酒罐等啤酒元素隨處可見,整條街道的空氣中飄蕩著啤酒麥芽的香味。腳下人行道採用了綠、紅、白等8種顏色的馬牙石路,頭頂上是宛如波濤一般的曲線街蓬,還有身旁那紅磚白邊尖頂羅馬柱的歐式建築,仿佛讓人置身於異國情調之中。
啤酒街全長1200米,經營面積4.5萬平米,現共有各類商戶150家, 2005年8月開街,2010年被評為「中國特色商業街」。登州路56號就是青島啤酒一廠和啤酒博物館就坐落於此。
每到炎炎夏日,青島人喜歡喝散啤,所謂散啤就是當天的鮮啤酒,口感十分涼爽,醇香。就近喝上一杯,或者用專用塑膠袋裝上拎回家而成青島一大獨特市井文化,然而,在啤酒街上,啤酒的種類卻多的出奇扎啤、生啤、原漿、黑啤等,其中最受消費者喜歡的要數扎啤和原漿啤酒,據了解,所謂扎啤和原漿都屬於一種沒有經過發酵的生啤酒,其中原漿是沒有經過過濾的一種啤酒,酒色略混濁,營養價值極高,口感涼爽醇綿,清香撲鼻,街上的店家們每天把啤酒廠剛剛出產出來的原漿啤酒,直接通過專供管道輸送到各個店家,十分新鮮,而令人心曠神怡。據不完全統計,僅登州路啤酒街一天的銷量就達到上百噸,著實讓人嘆為觀止。
青島人喝啤酒最喜歡搭配的一道菜當數蛤蜊。蛤蜊的做法也很講究:有石煮蛤蜊,辣炒蛤蜊,蛤蜊汆湯…..在登州路各家酒店中,做法不下十幾種,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品嘗的是原汁原味,突出的是鮮嫩爽口。在林林總總諸多做法之中,無疑,辣炒蛤蜊是最著名的一道菜:蛤蜊須是當地最好的紅島蛤蜊,皮薄肉嫩,鮮中帶甜,買回後吐淨泥沙,下鍋時加蔥姜蒜和少許辣子、料酒猛火急炒2-3分鐘後開蓋即出鍋,最大保留了蛤蜊的營養成分,且鮮香辣俱佳。
不論是啤酒還是蛤蜊,青鳥人歷經百年卻始終如一,堅守那不變的味道,不管是高朋貴客,還是好友相聚,青島人總是喜歡把啤酒和蛤蜊,作為一道必選酒菜。啤酒能夠催發出一種激情與豪氣,讓這座城市有了一種獨特氣質,而小小的蛤蜊,卻包含青島人對這片膠州灣綿綿不斷的綣戀之情,縱使走遍千山萬水,也仍然無法忘懷那種獨特的鮮味。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啤酒街也迎來一天最火爆的生意,南來北往的遊客,紛至沓來,沿街圍坐,把酒言歡,激情釋懷,天下一家。
「啤酒流過萬重山,三杯下肚無事愁;酒伴華燈映紅臉南北路人一家歡。」
來源:青島市市北區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