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魚,潮汕人愛吃的海魚,那多刺多骨的魚尾巴,用來煮湯最為鮮美

2020-10-01 小五的吃喝玩樂





麻魚,學名海鰻,我們潮汕人很愛吃的一種肉食性海魚,以蝦、蟹、小魚……為食物,性格兇殘,但魚肉極為細嫩鮮美。但吃麻魚得小心再小心,因為魚肉中還帶有小小的魚刺,尤其是魚尾部分,多刺有多骨,但麻魚的鮮美還是吸引了無數食客。

其實,麻魚的魚尾部分用來煮湯最好,搭配肉片、鹹菜與番茄,那一口湯水鮮美到極致,不會吃魚的人,喝湯就好。那一碗熱乎滾燙、鮮美無比的魚湯會讓你念念不忘的。吃得了魚的人,當然也不會錯過美味的麻魚。

【食材】麻魚(海鰻)300g、豬肉100g(醃料:鹽1g、清水5g、澱粉5g)、番茄1個、鹹菜100g

【做法】

1. 麻魚選尾巴部位,切塊,清洗乾淨。

2. 豬肉切片洗淨,加點鹽、清水與澱粉,抓勻,靜置15分鐘。

3. 鹹菜切絲,用清水衝洗乾淨;番茄洗淨,切塊待用。

4. 煮開水,下鹹菜。

5. 下麻魚,繼續用大火煮開。

6. 下肉片,煮至肉片變色。

7. 下番茄,再次煮開時,即可熄火,試一下味道,若覺得味道偏淡,可以加點鹽調味。

【小五食記】

麻魚肉質很緊緻,用來做滾湯,不用擔心魚刺會跑到湯中,老人與小孩也可以放心吃。

相關焦點

  • 潮汕人愛吃的麻魚,學名海鰻,傳統的食材搭配為鹹菜與番茄
    潮汕人愛吃的麻魚,學名海鰻,深海裡的一種肉食性大魚。成年的海鰻約有一兩米長,牙尖齒利,體滑靈敏,相當兇殘,但魚肉卻細嫩鮮美,深受大眾喜愛。在市場上,麻魚都是切塊出售,在潮汕煮麻魚(海鰻),最經典的食材搭配就是鹹菜與番茄,那一點點酸把魚的鮮味發揮得淋漓盡致,用來下飯超級開胃。
  • 潮汕人愛吃的麻魚,學名海鰻,傳統的食材搭配為鹹菜與番茄
    潮汕人愛吃的麻魚成年的海鰻約有一兩米長,牙尖齒利,體滑靈敏,相當兇殘,但魚肉卻細嫩鮮美,深受大眾喜愛。在市場上,麻魚都是切塊出售,在潮汕煮麻魚(海鰻),最經典的食材搭配就是鹹菜與番茄,那一點點酸把魚的鮮味發揮得淋漓盡致,用來下飯超級開胃。【食材】麻魚(海鰻)500g、鹹菜1/4個(約200g)、番茄1個、鹽5g、芹菜1小把、姜1小塊、食用油1湯匙、清水適量【做法】1.
  • 別看這魚巴掌大小,50元一斤,卻是潮汕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海魚
    有一位北方朋友前幾天剛從潮汕回來,回來滔滔不絕地跟我說各種潮汕美食,讓我比較差異的是畢竟他是南方人,沒想到第一次去潮汕就流連忘返,回來沒多久又計劃著過一陣再去潮汕這座傳統美食之都打卡。潮汕人和客家人一樣都特別好客、熱情,而且潮汕菜的風味始終保留得很好。潮汕人也愛吃,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是一座沿海城市,海產品自然也更豐富,所以這裡的人對各種海產都不陌生。
  • 農村這種魚以前很便宜,現在想買買不到,用來煮湯營養最好
    潮汕有個俗語,叫做「市中無魚杉馬貴」,相信潮汕沿海地區的朋友都知道這句話的含義,說的是市場上的食用魚很少,那麼有一種種杉馬魚就貴。,全身刺多鱗硬,體長大約3至5釐米,學名目前不清楚。杉馬魚含鈣量非常豐富,用來煮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特別適合哺乳期媽媽下奶,小孩老人補充營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煮魚湯,那麼這種營養豐富的小海魚,也就成為人們的日常選擇。喜歡的人多了,它的價格也就越來越高,從以前一斤幾毛錢甚至沒人要,現在一斤已經賣到了15元,價格漲幅之快令人咋舌,而且也不是想買就能買得到的,簡直就是買個魚還要看緣分。
  • 潮汕人愛吃兇殘「麻魚」,一斤得賣上百元,簡單清蒸吃著皮彈肉嫩
    大家都知道,潮汕地區物產豐饒,自古以來潮汕人就是很會吃的,這點從當地的美食就能看出來了,走在潮汕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美食店或者小吃攤,而且潮汕人對吃非常講究,就拿海鮮來說,只有當天捕撈的才吃,而隔天的海鮮當地人一吃就知道了,所以說潮汕人的嘴是很刁的。
  • 魚肉鮮美,但是刺太多怎麼辦?潮汕人:做成魚丸就沒有刺了!
    潮汕的魚丸用的都是海魚,所以最擅長製作魚丸的當然就是海邊的居民了,其中以汕頭達濠產的魚丸最為出名。正宗的達濠魚丸,必須是手工製作,口感綿密細膩的同時還爽脆彈滑,咬一口就讓人忘不了。據了解,那邊的魚丸所用的原材料全部都是新鮮海魚,主要用到的是一種叫那哥魚的廉價海魚。
  • 潮汕人常喜歡吃這魚,貴一點也值了,不用加鹽的做法,鮮美忘不了
    有一位北方朋友前幾天剛從潮汕回來,回來滔滔不絕地跟我說各種潮汕美食,讓我比較差異的是畢竟他是南方人,沒想到第一次去潮汕就流連忘返,回來沒多久又計劃著過一陣再去潮汕這座傳統美食之都打卡。潮汕人和客家人一樣都特別好客、熱情,而且潮汕菜的風味始終保留得很好。潮汕人也愛吃,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是一座沿海城市,海產品自然也更豐富,所以這裡的人對各種海產都不陌生。
  • 這5種海魚,經常被人「誤解」,基本都是純野生,老漁民最愛吃
    粵菜講究的一個字就是「鮮」,所以廣東人對於烹飪海魚的方式十分簡單,多為清蒸或是煮湯,才能品嘗到海鮮的原汁原味。而一些小的海魚,經常被我們嫌棄,一看個頭這麼小,肉並不多,因此經常被人「誤解」。,跟我說別看這些海魚不大,但是味道最為鮮美了,基本都是純野生的海魚,我們這些老漁民最喜歡吃了。
  • 別看這魚太小,卻是潮汕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海魚,不加鹽都很美味
    我喜歡給孩子多吃魚,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喜歡,淡水魚一般以鱸魚、鯽魚、草魚等,做法也不一樣,而海魚品種就太多了,雖然我不是海邊城市長大的孩子,但是我知道讓孩子多吃海魚,好處多多。正在上學的孩子正是需要用腦的時候,腦部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而各種魚肉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小時候老人們都說多愛吃魚的孩子很聰明,現在自己為人母了也成天對孩子這麼說。
  • 假如你是一條魚,千萬不要去潮汕!
    魚有多鮮,配料就有多努力潮汕,位於中國廣東東南沿海。靠海吃海,所以潮汕宴席上,除了滷鵝,海鮮也是絕對的主角。而對漁民來說,最地道的組合,是麻魚+潮汕鹹菜。▲曬潮汕鹹菜,場面很壯觀 圖/《風味原產地 潮汕》蔥姜下鍋爆香,魚肉入鍋翻炒,去腥提鮮。加入潮汕鹹菜和芹菜,增添香氣。這樣的麻魚吃起來肉質緊實,少刺肉厚,還帶著潮汕鹹菜獨特的鹹香鮮味。
  • 小海魚有哪些是沒有小刺的?
    (儘量不要油炸,營養損失太可惜了)或紅燜,熟了之後用筷子夾著尾巴一抖,小蒜瓣一樣潔白鮮美的魚肉就都掉下來了,非常好吃!辮子魚多用來紅燒、紅燜,感覺煙臺人最拿手的就是燜或者白灼和蒸,不過這樣會吃出海鮮天然的美味,營養損失也極少。
  • 這5種便宜海魚,老漁民最愛吃,常被人嫌棄,卻不知道營養很豐富
    粵菜講究的一個字就是「鮮」,所以廣東人對於烹飪海魚的方式十分簡單,多為清蒸或是煮湯,才能品嘗到海鮮的原汁原味。去買魚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喜歡買個頭比較大的海魚,其肉質肥美,魚刺較少,將中間的主骨去掉,兩面全都是肥厚的魚肉,吃起來非常過癮。而一些小的海魚,經常被我們嫌棄,一看個頭這麼小,肉並不多,因此經常被人嫌棄。
  • 潮汕人都愛吃這魚,15元一條,煎一煎煮一煮,鹹鮮味美特下飯
    在海產資源豐富的沿海一帶,經常能嘗到不少新鮮又味美的各種海魚,內陸城市也有許多愛吃海魚的,但還是沿海城市人民幸福,因為捕撈上來之後,冷鮮送到菜市場時間最短,各類海產特別新鮮,距離越遠,運輸時間長,各項成本加起來,使得普通海魚價格又多了好一些。
  • 潮汕人都愛吃這魚,15元一條,煎一煎煮一煮,鹹鮮味美特下飯
    在海產資源豐富的沿海一帶,經常能嘗到不少新鮮又味美的各種海魚,內陸城市也有許多愛吃海魚的,但還是沿海城市人民幸福,因為捕撈上來之後,冷鮮送到菜市場時間最短,各類海產特別新鮮,距離越遠,運輸時間長,各項成本加起來,使得普通海魚價格又多了好一些。
  • 石乾魚,潮汕人愛吃的小海魚,滋味很鮮美,與菜脯一起煮最美味
    石乾魚,有些地方稱為「石狗公」,也有叫做「虎頭魚」的,是一種色彩豔麗的小海魚,魚身上有不規則的暗色橫紋。魚不大,大概只有半個巴掌大小,但魚肉極其滑嫩鮮美,許多潮汕人都愛吃這種小魚,用來燜菜脯是最經典最常見的一種做法。
  • 石乾魚,潮汕人愛吃的小海魚,滋味很鮮美,與菜脯一起煮最美味
    有些地方稱為「石狗公」,也有叫做「虎頭魚」的,是一種色彩豔麗的小海魚,魚身上有不規則的暗色橫紋。魚不大,大概只有半個巴掌大小,但魚肉極其滑嫩鮮美,許多潮汕人都愛吃這種小魚,用來燜菜脯是最經典最常見的一種做法。只是現在的石乾魚比較少見,偶爾在市場見到,價格也略貴,小的,一斤也要四五十元。
  • 潮汕菜市場上常見到的幾種海魚,下次再去買魚就能對上號了!
    大海裡的魚千千萬萬種,絕大部分朋友都只知道少部分魚類的名稱,去了菜市場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是什麼魚。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下潮汕菜市場上常見的幾種海魚,雖然不全,但至少也可以普及一下,下次別買錯了!,這種魚大部分人都認識。
  • 買魚時,優先選擇這6種魚,肉多刺少營養也高,貴也要多給孩子吃
    1、金鼓魚此魚也叫金錢魚,吃它的身上有著許許多多深色的圓斑,從外表看起來還挺漂亮的。金鼓魚的肉質極為鮮嫩,也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平常大一點的用來清蒸更好,小一點的用來燉湯最為合適,那味道真叫一個鮮,老少皆宜。
  • 買魚時,優先選擇這「8種魚」,刺少肉多營養高,很適合給孩子吃
    這「8種魚」適合給孩子吃,肉多刺少營養足,貴也要多給孩子吃。從小就聽媽媽講要多吃魚,多吃魚會變聰明。魚類富含DHA、EPA,不但營養豐富,和禽畜肉相比,也更容易消化吸收,吃魚好處多多,那麼哪些魚類營養高,肉厚刺少呢?
  • 這魚名字有點怪,和春菜搭配,不用放鹽,是潮汕人最喜歡的家常菜
    前幾天分享了兩篇關於春菜的食譜,其中還有不少潮汕本地人,對於我做菜的方式,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畢竟我並不是潮汕本土人,對於傳統的飲食習慣,只能從潮汕菜館或者小吃店的口味上去琢磨和了解。也有一些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但是網友們給出的評論,讓我看到了他們對於自己老家飲食文化滿滿的驕傲與自信。一個外地人都能對潮汕美食如此嚮往,更何況是他們本地人呢?